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

無線電子書    三國騎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建興元年、黃初六年十一月十四;夏歷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長安南郊,長樂坡。

  田信在此大設千人宴,招待馬超以及北府舊人。

  馬超急匆匆跑來關中,自然不是為了什么救死扶傷的仙藥,是為代王劉理一事來感謝田信的。

  這段時間以來,馬超也是好事不斷。

  自光復關隴后,馬超見吳質對關中大族破壞很大,就很好心的收養了一批孤寡女子。經過一年耕耘,這段時間里先后臨盆,子嗣漸漸繁盛起來。

  當一個人專注于某事時,自然會獲得相應的成功。

  按著當下的宗法,馬超今后還要分出庶子過繼到幾個弟弟名下…所以他有這么辛苦的必要,何止是他,今年北府上下幾乎都有添丁進口。

  唯一一場戰爭還是由漢僮義從去打的,北府吏士并未參加遠距離的征伐。他們的家眷不斷從南陽遷移到關中,自然地也就開啟了生育潮流。

  在今年,過往的袍澤、同僚、親友依舊健在;家家生活趨于穩定,這場宴會自然是賓主盡歡。

  馬超不由酒酣,意氣發作臨時提議:“陳公,聽聞龐夫人臨產在即,若是男兒,我愿納為婿;若是女兒,可能許配我家孩兒?”

  田信正端起茶色琉璃杯不由一愣:“此事不急,非我不愿,而是要看長遠。”

  見馬超斂容,田信才不相信這是酒后直言…作為一個頗為自律喜歡飲酒微醺的人,最見不慣的就是故意玩酒后吐真言、耍酒瘋那一套把戲。

  酒只是個情緒催化劑,不是膽量放大器。

  還是飲下琉璃杯中的茶水,田信說:“若是馬氏今后有賢淑女兒,我自會為阿平求娶。龐夫人這里,已有人約定了。”

  把女兒嫁給田平?

  馬超也是意動不已,按著他的猜測,小田平的正妻人選要么是先帝的某個孫女;要么是張飛的孫女,和自己不會有太大交集。

  自己的女兒,哪能比得上先帝、張家的孫女?

  這是個影響力、位格的問題,跟目前彼此的親近程度沒什么關系。

  漢室、三恪,這才是一個級別的;自己雖是公爵,但依舊不如,對此要有清晰認知。

  見他一副很感興趣的模樣,田信就坦言講述:“龐夫人子女,應會與定國、安國子女聯姻。”

  相互聯姻要避免夏侯獻、北海長公主;曹操、丁夫人這樣表兄妹的婚事,今后與關家繼續聯姻是保持親密關系的有效辦法。

  關姬這里生育的孩子不行,現在只能拿龐飛燕生育的這個孩子頂上,先跟關平的子女訂親。唯有這樣,老丈人那里也就放心了一大半。

  至于張家…實在不行,只好辛苦自己上了。

  如果張飛另有其他想法,聯姻一事可以落到下一輩。

  還有跟先帝后裔聯姻,劉禪一系直接被田信忽略,倒是可以跟劉永一系聯姻。

  原因也簡單,門風使然。

  就劉永干練、爽快的性格,以后的子女也不會是多么鬼祟、陰翳的人。

  像劉禪這種,陰極而生陽,即便有性格陽剛的子嗣,也是那種厭惡、叛逆父輩而形成的極端剛烈。

  現在短期內戰爭打不起來,只好做一做‘內功’,如何聯姻,就是一次從上到下的站隊。

  原本太多人都在等待曹丕的死亡,曹丕死后,那魏國請降成為藩屬也就不存在感情障礙。可偏偏這么個一腳踏入鬼門關的人,硬是讓田信拉扯回來。

  那原本期盼的事情不能再指望…田信能以毒攻毒讓曹丕九死一生續命五六年,誰知道五六年后,曹丕會不會再來個百死一生、續命成功?

  目前能上聯姻這個臺面的,也就田、劉、關、張、馬、諸葛、趙、陸、龐這些個家族;其他家族哪怕如魏延這樣執掌徐州軍事,也如習忠、習珍之類,都有些不夠格,因為缺乏基本盤。

  益州方面就更慘了,哪怕自立國以來,益州人常年占據兩個卿位;開國之際甚至拿走四個公卿職務…可他們始終沒有基本盤,他們叛亂是作亂,只有有基本盤的家族叛亂,才叫真正的反叛。

  原本李嚴、雷緒、申儀、文聘、賀齊這樣的在軍中有根基的,但也被田信逐步剪除、捋順。這樣的小山頭糅合成了北府一部分,但依舊是小山頭…但已經從漢室的小山頭,變成了北府內部的小山頭。

  所以在漢室這個大局下,進行全盤聯姻、站隊的時候,這些人沒有資格站隊。

  同樣道理的還有衛軍、中軍、后軍的將領,作為先帝遺留的軍事班底,在當下的普世觀念里,他們也不需要再站隊。

  馬超得到一個田信保底的答復,頓時心情舒暢,又飲一杯,情緒泛濫很是感慨:“大丈夫得遇如此,復有何求?”

  對此田信只是笑笑,只要自己活的好好的,馬超也只能這么感嘆了。

  外圍,身穿赤錦羽絨馬甲的姜維無心飲酒,哪怕隔的遠遠也能聽到馬超那得意的笑聲。

  姜維面容平靜,手掌里緊緊握著漆木小杯。

  當年馬超掀起涼州動亂,羌氐響應作亂,他父親姜冏是天水功曹,守衛城池時抵御亂羌而戰死。

  也因姜冏戰死受到朝廷的嘉獎、撫恤,十二歲的姜維就得到了羽林中郎的封賞,孝期結束在十五歲時去許都朝廷做了兩年的羽林中郎。

  返回天水,又因朝中服役時的表現出眾,被征為州吏,緊接著又轉為天水郡的參軍;再后來,就出現在鷹山決戰的戰場上。

  和數十萬的雙方吏士一樣,姜維如同一個棋子一樣跟著大部隊移動、拼命、逃跑。

  作為田信的同齡人,田信已然大仇得報,戰場上逼死了曹操最有本事的那個兒子,魏主曹丕為了活命,現在如同北府的附庸。

  而自己呢?殺父的罪魁禍首就在里面高坐,自己卻只能在這里默不作聲,生悶氣?

  可能是姜維一副生人勿進的模樣,周圍鄰座的軍吏都已端著酒杯去游走,找相熟的袍澤拼桌飲酒。

  楊先抱著半壇子酒水走來,直接坐在姜維身邊,給姜維面前的黑陶碗里斟酒,低聲說:“那人生性反復,恐難善終。”

  “不必好言安慰…這北府上下,往日仇敵也不差我這一樁。”

  姜維端起酒碗小飲一口,倒是看得開:“多少人是迫不得已的敗軍之將?如今一團和氣,無非公上英明神武,各人又毫無退路。”

  楊先也自己飲一口酒水,臉頰還泛著酒紅,莞爾做笑:“伯約,公上要重改中樞,重申六部權威。很不巧,某遷拜刑部少卿。”

  “少卿?”

  “是,正四品,等用于漢室刑部右侍郎,六部卿等同于六部尚書。”

  楊先又吞咽一口酒水,頗為好笑的口吻:“漢室改制困難重重,至如今,六部尚書遲遲不定品級,十分可笑。”

  按著田信的規劃,漢室的尚書省,尚書令是正一品,左右仆射從一品;六部尚書正二品,右侍郎從二品,左侍郎正三品。

  可是呢,就尚書令黃權資歷穩坐正一品,其他尚書也就二三十歲,如何能服眾?

  要服眾,就得等這批年青的尚書下去,換一批夠資歷的老臣上來,再明確規定尚書省的品級、待遇。

  郡守正四品,按著尚書外放為郡守來看,所以目前漢室的六部尚書拿的是正五品的俸祿、待遇。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無線電子書    三國騎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