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

無線電子書    三國騎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江都朝廷上下,誰不知道皇后懷孕的速度有些快?

  是個人都覺得有點問題,可以用皇后失德來解釋;至于更深層次的答案,許多人下意識就忽略了,也不敢去想。

  畢竟沒有皇后的起居注,又沒有專業的御醫體系,很多事情除了原來的太子近臣會格外關注外,其他人實在是犯不著。

  藍田關的大勝,還有‘青龍見于藍田’的傳說,已經讓天子近臣們失去了一切退路。

  于是倉促間有了個‘騰籠換鳥’的大致計劃,既能解決皇后可能引發的風暴,也能穩住北府,給朝廷爭取過渡的處理時間。

  正統的力量會隨著天下統一、穩定而漸漸高漲;各地士人的成長、滋生,以及數量有限的官位,會使得士人向正統的皇帝靠攏,以獲取進身之階。

  而戰事停息,軍功武勛會漸漸淡化,將領的影響力會衰退;獲得安全感的士民,也不會繼續狂熱的追隨常勝將軍。

  而軍隊的結構注定這是一個向外輸出人才、強奪官位的組織;意味著跟各地豪強、士族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除非田信強制士人服役,給今后出仕的士人打上一塊兒來自軍隊的標簽。

  如果軍隊無法向外輸出人才,那么將成為一潭死水,失去活力,戰斗力快速腐朽、衰退。

  如果軍隊向外輸出的人才得不到體面的職務安排,那軍中活力也會下降,導致戰斗力下降。

  因此,北府一系目前看似如日中天;等穩定生活幾年,各處位置飽滿,那北府的影響力會下降、戰斗力下降,還會跟各地士人關系日益惡劣。

  唯有穩住北府,才有漸漸過度的機會。

  唯一能穩住北府的,就是田嫣了。

  多么美好的計劃,只要成功,就如牛鼻子上的木環,將束縛田信,給朝廷、天子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哪怕最后失敗了,田信總不可能對自己親外甥下手吧?

  隨著陳祗緩緩講述,一個無比真切,所有參與者都有迫切目的的計劃就這么揭開。

  關羽已經聽過一次,此時依舊情緒激蕩,呼吸漸漸沉重;一旁的趙云面上不動聲色,只是縮在袖里的右手不時舒展、又握拳,咯吱作響。

  目光盯著陳祗,隱隱有一拳打碎陳祗腦袋的沖動。

  陳祗最后重申:“下官乃是陛下近臣,無故不得交結重臣,十分無奈,又恐打草驚蛇。見諸人設計,這才毛遂自薦,得以出宮。本想述高長公主當面…不曾想殿下識破諸人奸計。下官別無二法,只好請托正方公。”

  見陳祗屢屢提及自己,李嚴只是垂眉不語。在陳祗構思故事的時候,李嚴也在分析這起最有可能的幾種結局。

  首先皇帝不可能換,齊王很受先帝喜歡,先帝還是把齊王交付給張飛,這是要避免紛爭,把最好的保障給了齊王。

  而代王年幼,又是馬超的預定的女婿,從平日博士教導學業的各方面傳聞來看,代王是一個性格相對遲緩、柔和、溫吞的人。

  不管代王歲數漸長,成年后會有怎樣的性格變化;從現在來看,長期養在皇太后吳氏身邊的代王,顯然不適應如今的局面。

  如果皇帝不換,那么事情就相對好處理了,無非就是把天子近臣換一茬,再換一個各方面都能接受的皇后,最后把孫氏十二侯留一個就行了。

  這樣的話,各方面都能接受,日子還能勉強湊合著過。

  只是新皇后的人選…李嚴腦海中浮現幾個適齡的公卿、兩千石大員家的女兒。

  畢竟是皇后,這次出身一定要嚴格把控,只能從元勛、荊州等舊臣之家推選。其他降臣、半路入伙的…沒資格占這個大便宜。

  李嚴暢懷思索沒有多少心理壓力,有點旁觀者清的味道,目光瞥向院中的將作大匠田睿。

  田睿理政的才能是有的,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方便跟北府舊部打交道,他擔任將作大匠,才能最快速整合各方面資源,以滿足器械、器皿的生產需求。只是如今將作大匠最大的項目難題就來自李嚴。

  田睿察覺李嚴瞥一眼自己,沒有多做考慮,只覺得李嚴依舊不滿意作部的條件。

  瓷器生產正給李嚴家族迅速積累財富,看看那琉光質地的墨綠色瓷器…這是御物才應該有的品質,哪能這么輕易流落民間,成為交易品?

  蜀錦是朝廷財政收入的支柱,而瓷器的發展前景不遜色蜀錦。

  前景如此廣大、深遠的產業,田睿的作部能拿出什么合適的代價?

  拿不出來的,可工作重點就是這個,兩個人之間碰面多少有一點點小尷尬。

  田睿稍稍側身,不用正臉面對李嚴,這點微小的變動毫不起眼。

  轉身之際,陳祗也完成最后的講述,跪伏在地:“罪臣知情不報,心存僥幸,險些貽誤社稷大事,愿聽候朝廷處斷。”

  關羽在這里,趙云也在這里,御史中丞徐庶也在這里,已經可以代表朝廷了。

  讓陳祗心驚的是,如此重大的事情,關羽竟然將尚書令黃權阻隔在外,不予信任。

  一系列要處理,還有一批人要引咎罷官…但總得有個處理的先后順序。

  趙云思緒落定,扭腰側身去看關羽:“大將軍,云愿與大將軍革除兇頑,肅清寰宇。”

  關羽木者臉微微點頭,詢問:“正方、元直如何看?”

  李嚴拱手:“回大將軍,此正撥亂反正之際。”

  徐庶心力交瘁,閉上眼睛吐出兩個字,勉強表態:“亦然。”

  事情來得太突然,原來朝廷爭執的是官學的推廣事宜…推廣官學就面臨兩個問題要討論清楚,一個是官學、私學是否共存的問題;如果允許設立私學,那么該怎么規范管理私學?

  私學必須管理起來,鹿門山這個集團太過強大,收為官學最為穩妥,這也是徐庶與其他一些襄陽人、荊州人的看法;而鹿門山在龐氏、習氏來看,本就是家傳祖業,是私學,哪能因為規模大、影響大,就剝奪收歸官有?

  現在好了,關羽、趙云組合形成的屠刀狠狠刮過一層,董允、費祎自然是支持把鹿門山收歸官有的,很多太子舊人履歷的官員自然也跟著董允、費祎說話,形成了反對鹿門山私有的強大集團。

  雖然這些人目前還沒有執掌多少要害機構,可他們是天子近臣,本身就有強大輿論號召力,也有議政、參政的資格。

  可現在這些人極有可能被一舉掃除,很可能會引發一種惡劣的風氣:凡是反對鹿門山私有的官吏,都是董允、誹議逆黨的成員!

  進而導致沒有人敢繼續阻撓,導致龐宏接任鹿門山山長,完成實質的私有、世襲。

  眼前一時得失不斷什么,可私學影響之遠大,讓徐庶時刻不敢放松警惕。

  他垂眉盯著自己衣袖,袖口刺繡一對正反太極。

  世間的強弱總是交替循環的,在這個強者愈強的時期里,天子近臣又遭遇這種慘烈打擊,對朝廷長遠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就如五月份豆大的冰雹密密麻麻打在田地里一樣,會絕產的!

  所以,必須要站出來收尾巴,從其他方面削弱強者。

無線電子書    三國騎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