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一場入秋小雨后,夏侯尚在營前跑馬射箭,汗氣蒸騰胸臆舒暢。
一壺箭射盡,他打馬回帷幕,跳下馬將戰弓拋給夏侯霸,問司馬懿“真無更好人選?”
司馬懿神情尷尬賠笑“確實沒有,陛下希望大將軍能探清敵軍虛實。”
去哪找一個合適又能出使劉備的重量級使者?
漢室老臣、家族被殺的人才斷層,殘存的老弱婦孺是又怕又恨;跟荊州世族關系親密的人,又是曹丕清洗時的關注重點。
所以現在想找一個體面的使者…沒有。
如果有,那也是不安定因素,鬼知道派到荊州見到劉備會說出什么話來。
世族、官員、名士中找不到合適的,那只好從宗室、近支親黨中尋找。
何晏勉強算,可妻子是曹操的女兒;秦朗的話…親爹秦宜祿是被張飛殺的,估計秦朗走到博望會跟張苞先打起來。
算來算去,反倒是夏侯淵的幾個兒子最方便,誰讓張飛娶了他們的堂妹?
可問題來了,夏侯淵戰死于漢中,夏侯兄弟幾個誰能和顏悅色去荊州完成使命?
夏侯尚有些不滿“仲達,我欺田孝先一回,乃臨陣權變,實屬不得已。今若登門而去,再冒充仲權,就不怕敵國恥笑?”
“伯仁,此機會難得,正好一探荊州虛實。”
司馬懿專程跑過來自然不是干巴巴傳命令的,更是來相勸的“仲權自幼長于中軍,外人不知面貌。伯仁面貌雖為人所知,但知者甚少,如徐商等人多被閑置,余下降軍也認不出伯仁。還請伯仁以國事為重,說不得也是一樁雅事。”
見夏侯尚靜心聆聽,司馬懿又說“于文則學習活人劍逗留至今,宜催促其早歸。”
夏侯尚還是不為所動,司馬懿更進一步“前將軍為伯仁前驅,可好?”
“這…仲達說笑了,某哪敢指揮晉陽侯?”
夏侯尚仰頭看蔚藍天空“既是國家所需,尚當百死相報,何惜顏面乎?”
司馬懿見了指著夏侯尚臉哈哈大笑,夏侯尚也是哈哈大笑“即便仲達不勸,我也有心去荊州一探虛實。”
兩人手把手返回一旁的帷幕,端起溫酒滿飲一杯,司馬懿比夏侯尚要高半個腦袋,體格更雄壯,更像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
司馬懿抬手揩去胡須上酒液,哈一口氣笑說“我也知伯仁心思,這才討來差使來見伯仁。”
說著司馬懿斂去笑容“據江東通報,漢口之戰時田孝先使用白煙侵攻我陣,陣前三軍遇煙后當即陣列大亂,為其弓弩殺傷甚多,吏士因驚懼、傷亡而潰。吳軍前陣也是如此,多因這白煙而潰。”
夏侯尚自滿一杯握著沉吟,司馬懿繼續說“我等推斷田孝先大肆殺戮我軍及吳軍前陣兵,意在滅口,不使我軍知曉白煙底細。此物一日查不明白,我軍就應持續避戰。否則決戰失利,悔之晚矣。”
“白煙?”
夏侯尚飲酒,瞇眼“原來是這?此前也還奇怪漢軍為何大肆殺戮,原來是為隱瞞白煙。如此機密,恐非一時三刻能查明。陛下是何說法?”
“陛下也知此事艱難,故委托伯仁親至荊州一探究竟。伯仁無須涉險,能有所獲最好,若無也無礙大局,自有專人偵查此事。”
司馬懿說話間扭頭看南面,一臉憂慮“國事艱難,有勞伯仁了。”
夏侯尚肅容應諾,思考白煙的性質,難道漢軍在南中、交州找到了奇異的毒草?
司馬懿也在疑惑,白煙的事情查不明白,那就要避免跟漢軍打決戰。
從家傳兵法和個人經驗上來掰斷,白煙應該是濕煙。
擔心貿然放煙毒不到人,漢軍才先布置疑兵放黑煙,就是為掩護白煙順利釋放。
所以白煙應該有一些缺點,但也不需要太過害怕,只要漢軍在上風口時注意防范,濕巾捂臉,自能防煙。
司馬懿心中思索,就聽夏侯尚問“仲達,朱建平可能與我同行?”
“伯仁是想?”
“借朱建平之嘴一用。”
夏侯尚眉目沉肅“不論白煙毒性如何,我所慮者依舊是田孝先本人。負傷統兵,破魏吳聯軍十萬于反掌,此人不除,國家難安。”
不提別的,就今年的即將發動的秋季攻勢,魏軍將校誰敢大跨步前進、穿插?
沒幾個人敢夸口,更別說親自帶兵深入敵后去搞破壞。
魏軍有兵力優勢、騎兵優勢,但依舊沒幾個人敢去南陽搞破壞,這就是一場賭博,用命去堵功勛。
賞格足夠,自然不缺勇士。
寒門軍吏普遍勇敢,田信的出現,間接導致魏軍中的寒門軍吏迎來新的晉升機會。
這已引發夏侯尚、司馬懿的警覺,必須重視。
張遼中規中矩布置撤退計劃,王凌已經用他的命和一萬三千將士的血證明了漢軍的戰斗力,戰爭烈度依然很強,軍隊折損依舊駭人。
特別是遇到田信這種喜歡沖陣斬將的敵人…一切勇力不夠的將軍,與田信對陣時都很被動。
按平黃巾以來的傳統,將軍普遍是戰功熬出來的,四五十歲的將軍依舊能打能拼。
可有那么一撥人由侍從近臣轉任地方刺史,再兼任將軍獲取兵權,搶走了寒門軍吏的晉升機會。
原本沒什么,能壓住敵人,也能壓住內部寒門軍吏。
可面對田信時,就壓不住了,首先你擋不住田信的沖陣;其次底層寒門軍吏不會出死力,打順風仗可以,逆風仗沒幾個人會站出來拼命。
寒門軍吏不拼命,這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可能形勢再惡劣一點,會有軍吏故意放水,讓田信這樣的敵將來斬己方的將軍…世家子弟怎么了?總有死絕的一天。
張遼寒門、降將出身,竟然沒有替王凌遮風擋雨,這本身就不正常。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張遼細心呵護王凌,讓王凌站穩腳跟平穩過度,王凌再回報張遼的子孫。
比如舉個孝廉,來個孝廉入仕,張遼子孫能不能世歷兩千石,混成經學傳家的世家就看張遼子孫會不會做人、懂規矩。
可張遼沒有,作為寒門第一將軍,張遼本身就是風向標。
他沒有保護王凌,讓軍權平滑過渡到王凌手里,這本身就是一起很突兀的事情,容不得疏忽,必須重視。
如果除掉田信,打壓漢軍反攻勢頭,以張遼目前的年齡,說不好會低頭,會把兵權平穩過度、移交。
于禁廢了,樂進病故,文聘歸漢,臧霸也順服朝廷指揮,軍中寒門軍吏領袖只剩下張遼,張遼能影響的不限于身邊,他能影響太多的人。
張遼不服,世家就別想平穩接掌兵權。
倒是另一個豪強、降將出身的張乖巧知權變,脾氣比張遼好太多,在西線戰場就跟郭淮搭檔的很好。
可惜張是個有名的敗仗將軍,有些扶不起來。
對了,郭淮是王凌的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