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

無線電子書    三國騎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漢水南岸,劉備大營所在。

  關羽乘船抵達時已是正午,營壘中劉備坐在華蓋下,觀望營中吏士。

  這些吏士正用剪刀修剪頭發,關羽步履輕快,走近后見劉備對他招手,稍稍見禮后坐在橙黃華蓋側,亦有侍者為他端來青色華蓋。

  劉備長吁一口氣,將手里剪刀遞給關羽:“云長,軍士難抵酷暑,賊臣又仰仗堅城,吏士已然愁苦。”

  說著他抬手一指,關羽也看見面前一排木盤,里面是裁剪的頭發,多有油垢,蟣虱之類。

  自出兵以來前期順利攻下夏口,如今黃權、沙摩柯攻南岸武昌,與賀齊、步騭對峙;北岸黃忠、李嚴攻江夏城,與韓當對峙。

  關羽的水軍則與周泰、蔣欽的水師對峙于江面,三條戰線各有廝殺,吳軍戰意堅韌,始終沒有撕破。

  若是撕破任何一路的防線,吳軍總體防線就能逐次瓦解。

  可孫權盡發江東兵馬,留表兄吳奮、太子孫登守會稽,使呂范守淮南,一切能動員的軍隊都堆積到江夏戰場。

  這跟漢軍預期的不一樣,江夏這個地形也能算是險要,防守下游更有優勢,防守來自上游的敵人雖然有優勢,但遠不如柴桑、鄱陽湖一帶。

  漢軍預期的是江夏、武昌守軍堅守月余,遲滯漢軍進攻速度,把戰爭拖入盛夏,再以酷暑延遲漢軍兵鋒。

  越是酷熱的天氣,對重甲部隊、攻城部隊就越不友好。

  吳軍的戰略應該是江夏這里防守月余,借酷暑氣候延遲月余,然后將戰場轉移到下游五百里處的柴桑,延長補給線,使漢軍分兵守衛兩岸,分薄正面戰場漢軍的兵力。

  然后在柴桑對峙,等待魏軍從武陽關南下重新開辟江夏站場,解救吳軍的正面戰場。

  可戰爭發展已經超出劉備的預料,孫權竟然還敢親自領軍來戰。

  在合肥、麥城吃了大虧后,這次又起傾國之兵來江夏死守,毫無后撤柴桑的跡象。

  以至于北岸黃忠、南岸黃權,中路荊州水師都難以建功,越來越酷熱、潮濕、沉悶的氣候,以及難以推進的戰線,也讓軍中士氣日益低落。

  這個時候再回頭看看馬超、田信打出的宛口會戰,上到劉備,下到各軍吏士,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

  從建安二十一年開始就出現全國性的瘟疫,到去年秋后荊州戰場出現的瘟疫,雖然被壓下去,可也奪走了法正、董和、孫皎等人的生命,因疫而亡的吏士、百姓更是難以統計的數據。

  現在雙方對峙,漢軍怕瘟疫,吳軍也怕瘟疫。

  得益于田信的《防疫救護十二策》,雙方都有針對性的布置,以應對濕熱環境下肯定會滋生的疫疾。

  可也因為《防疫救護十二策》,讓雙方統帥摸到了瘟疫傳播的脈絡,雖然恐懼時疫,可也有了勉強能控制、驅使的…可能性。

  人為制造,有目的的瘟疫,最為可怕。

  甚至基于田信的這本書,霍去病的死因得以解釋,也能發展出許多別出心裁、防不勝防的暗殺手段。

  比如現在已經有人開始質疑桓帝、靈帝的死因,就是有人將染疫的服飾、物品送到桓帝、靈帝身邊,讓他們壯年染疫而亡。

  或許就是因為靈帝死因離奇,才使隱居山中的幾位漢家博士研究疫疾,有所心得后,才教授給田信。

  田信才多大年紀,怎么可能編寫出《防疫救護十二策》,肯定是先人智慧,就是不知道這十二策是不是完整的十二策。

  以當今各家家傳學問留一手的情況來看,田信肯定會留一手,以作為田氏家傳學問的底蘊。

  這也意味著…田信若使用瘟疫殺人,幾乎難以防備。

  這種情況下,劉備本陣在漢水南岸,距離夏口足有百里之遙,保證與前線軍隊存在足夠的安全距離;孫權也是差不多,本陣三萬余人屯駐樊口對岸的來山,以避免大軍扎堆屯駐,被瘟疫一鍋端掉。

  雙方越是謹慎,越是不敢在一個區域內集結太多兵力,兵力分攤后,局部戰斗就無優勢可言。

  對漢軍來說,兵力進一步分攤,攻堅時劣勢更大。

  前線無所進展,田信又在后方帶著本部、降軍近四萬人斷發,導致許多人彈劾田信。

  而田信也送來十把剪刀,說剪短吏士頭發,或剃光頭發可以防疫、防暑,你是劉備你怎么看?

  跟吳軍決戰失利,大軍折損再多,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若時疫席卷全軍,染病后走不動、揮不動刀劍,那么戰敗就跟全軍覆沒一樣。

  戰爭面前,關系生死存亡,關系夢想,一切禮法、規矩都是可以變通的。

  劉備大營里,關羽一時無言,本想見到劉備時主動狠狠罵一頓田信,可看劉備態度,似乎也想讓軍中吏士修剪頭發。

  吳越古民就有斷發的習俗,還不是因為太過濕熱,不得不修剪頭發?

  未過多久,十幾名剪短頭發,又剃發的軍士上前,一個個很不適應,不知是害羞,還是不好意思,一個個相互看著強忍著笑意。

  而他們剃下的短發堆里幾乎滿是油垢,有抓一把就能黏在一起的趨勢,其中蟣虱更多,還有刮爛的痱子。

  劉備問一名頭上鮮血淋漓的吏士:“感覺如何?”

  “略有刺痛,頗為涼爽,有振奮之感。”

  劉備又問了幾名吏士,就打發他們去洗頭,洗頭的水是田信特意交代的草木灰水。

  劉備臉上始終沒有笑容:“云長猜猜,我軍斷發后,賊軍幾時斷發?”

  關羽抬手撫須:“陛下,今無益于戰。”

  “我知道,可是恨意難平。”

  劉備起身,提起竹筐里的頭發,倒入準備好的火堆里,這也是田信交代的,斷發污穢焚燒為妙。

  他后退幾步,看著面前升起的煙火:“孫權集結大軍死守江夏、武昌,這是洞悉了我軍方略。不然以江東文武智略,怎可能看透?”

  黃祖守江夏,孫策打了一輩子都沒打進來。

  拿下江夏、武昌,才是此次東征的真正底線。

  順便給中軍、后軍一個實戰經驗,讓他們能立功,能追趕前軍、左軍,拉平五軍之間的距離。

  可孫權不知道吃了哪里的定心丸,率領傾國之兵頂了上來,戰爭陷入僵持。

  如果后方糧秣充足,相持就相持。

  可相持越久,越不利于銳意而來的漢軍。

  銳氣消磨干凈后,漢軍與吳軍又有什么區別?

  劉備看跟上來的關羽:“若就此退兵,豈不為賊臣所笑?”

  “陛下,臣愿督率水師,與周泰、蔣欽一決生死。”

  關羽請戰,劉備卻是不許:“先等幾日,我要看賊軍幾時斷發。彼若斷發,我便撤軍。”

  說完轉身,將剪刀重新遞給關羽:“云長回營后差遣吏士打造此物,是否斷發悉由吏士自便,不可強迫。”

  關羽接住,就聽劉備問:“云長,孝先向來好戰,為何不再上表求戰?”

  關羽稍稍愕然:“是,臣這就督促。”

無線電子書    三國騎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