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51章 試試也無所謂

  丁誠嘆口氣,華盛頓郵報后,自己終于挑大梁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好作品。

  可惜還是有很多遺憾!

  比如主角的視角下,對達到目的設置層層阻礙、通過片中的事實影像的陳述、律師團隊、妻子的支持,這些構成不斷向前的阻力與推動力,深化事件的感情因素,從而從側面烘托主角的人性光輝。

  所以他在影片中的形象是立體的,屢屢上鏡的妻子與事務所管理人通過一些片段也可以立的住。

  相反對立面杜邦這邊的描述就略顯簡單,前半部分只有杜邦的領導人出鏡,后面除法庭戲份,杜邦的所為幾乎是從對話中得知的,站在主角對面的最大敵人不由得被扁平化。

  一方面導演托德畢竟很少觸及紀實類電影,而以人為基本單位是他一貫的做法,以主角為基本單位去擴大事件影響,對于文藝片導演無可厚非,并且對觀眾的情感沖擊并沒有減弱。

  另一方面則來自事件改編電影的方向,社會事件改編電影的處理視角方式中,群像與個人視角都很常見,主要在于導演或者整個制作團隊所期望的效果。

  《聚焦》之所以拿下8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靠的并不是簡單個人情感的同理心,社會事件本身的意義以及人物對位群像出演冷靜克制突出整體事件的社會影響,并進一步拉近觀眾的好感,無需刻意、無需濫情。

  丁誠認為社會事件突破口的以反抗題材居多,這類電影需要觀眾與人建立聯系,有時候可以用更戲劇的方式去塑造這個人物,這點在今年奧斯卡系電影《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中同樣可以找到。

  導演設計一個善良樂于奉獻的形象變躍然于屏幕之上,先抑后揚或者先揚后抑再揚也是塑造人物的關鍵手法,同樣事件本身就是揚抑揚的過程,典型事件對觀眾情感認同的便利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能夠反應這個事件并給觀眾以啟發就是一部合格的事件改編電影了,做到這點,好萊塢工業似乎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平靜的敘事、克制的文風、到位的個體塑造再加上適時的陳詞演說,追求劇本流暢、體現故事內核、放棄作者思考的風格在追求作者性藝術電影里找不到位置,但制片廠維度內所搭建的樸實直白的感情內核會特別適合普通觀眾。

  影片的話題意義超過藝術價值,這是毋庸置疑的。電影對社會和法制的推動,韓國《熔爐》是杰出代表,直接推動政府出臺了未成年人保護法。

  好萊塢同樣喜歡把一起起真實事件搬上銀幕,讓觀眾了解事件的始末,這無疑會加強民眾對政府和公司的警惕性和監控。

  我不是救星在國內開了個好頭,可惜沒有繼續跟上。真正好的現實題材電影是需要制作者從骨子里堅持現實主義的,可能有現實題材,但目前來看還缺乏現實主義。

  不得不說導演的表現手法比較普通,會讓人容易覺得無聊,因為沒有做到情緒上的連貫性。如果說前面一個半小時通過一系列細節讓人的情緒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最后半小時就有點牽強附會,甚至結尾也沒有拉一個。

  雖然刻意安排夫妻吵架、暈倒送醫的戲份,但故事進展到這樣的環節,觀眾已經無法被主線之外的情節吸引。

  部分情節缺乏說服力,如一開始律師接下養殖場的案子,影片交代的動機是鄉情,并且使用《鄉村小路帶我回家》來渲染情緒,固然感人,但理智上缺乏說服力。

  最后半部分角色們全部處于等待狀態,而等待的結果是杜邦公司反悔,作為一名資深律師,難道開始沒想到這一點?

  因為導演用八成畫面充斥著冷峻陰郁的藍色調,大量主觀鏡頭停留于報紙、書頁、照片、屏幕,去體現調查取證收集線索的復雜和艱難。

  時間跨度很大,氣氛沉悶又有壓迫感,社會這灘黑水才是真的深不見底。片尾的一串串數字觸目驚心。

  當然導演的實力還是有目共睹,人物關系的鏡頭構圖也堪稱典范,將人物的對峙關系、邊緣境遇做出教科書式的展現。在整體節奏感上亦是環環相扣,兩個小時的片長內雖然一次次在生理上能感受到時間在不斷進展,但是每當觀眾覺得案情會套路般地結束時,時間軸的無情碾壓以及案情一次次超脫我們預期、打破體制的進展又會刷新觀眾的觀看動力。

  但同時專注于個體小人物是一把雙刃劍,也可能成為制約格局的最大因素。當視角被確定為單方面后,故事的講述者便可以通過一些私人化的細節、情感塑造,最大程度地使觀眾移情,但同時也代表著失去更為廣闊的敘事空間以及更為客觀的呈現。

  在整體風格上的克制與壓抑,某種程度上對客觀性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微妙補救。但是在人物的展現上,卻難以避免地出現了群像單薄、向主角靠攏的局面。

  關于探尋真相方面的社會題材影片中,移情于觀眾、或多或少地編織一種令人沉溺的情感假象總歸是會削弱真實的力量。

  雖然陣容有沖擊奧斯卡的潛力,

  但結果丁誠反而不太樂觀!</div

無線電子書    肌肉影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