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

無線電子書    大明的工業革命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工業之城內。

  朱舜進入工業之城以后,腳下的泥土路,終于換成了水泥地。

  得知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好消息的消息,恨不得把工業派所有人全家抄斬的東林黨,居然是一反常態的同意朱舜的幺弟朱玉去天津府擔任知府。

  工人會館內。

  朱舜坐在官帽椅上,處理的這段時間以來積壓的一堆事務,很多東西由戰略處的幾名大才已經提前處理很多了。

  但還有一些需要朱舜這個工業派的領頭人親自簽字畫押,沒有他的簽字畫押,很多事情是無法進行的。

  大明軍火公司最高管制級別的軍火買賣,北平機械局最高管制級別的新式機械,還有京師大學堂秀士的選拔等等。

  這些最高級別的工業品和人才選拔,只有經過朱舜的簽字畫押,才能決定到底是賣還是不賣,以及怎么選拔。

  朱舜剛剛處理完一堆事務,宗藩世子們的管家早就等不及了,拿著文書趕緊去大明軍火公司搶那些有錢買不到的新式火器。

  右手還沒放下毛筆,曹文耀推著輪椅走了進來,說了關于朱玉擔任天津府知府事宜。

  朱舜首先困惑的是,倒不是東林黨怎么變得這么好心了,而是這個天津府。

  在他前往密云縣以前,大明并沒有天津府,只有一個天津三衛。

  也就是說只有一個衛所,天津并沒有獨立成為一個州府,只是隸屬于河間府。

  工業派接下來最想做的,就是讓天津三衛變成天津府,沒想到心想事成了。

  曹文耀知道朱舜會有這個疑問,拿出了一張北直隸的最新輿圖,不溫不火的說道:“這個天津府是最近半個月剛剛劃分出來的。”

  “是從順天府和河間府分出大片土地,劃分給了天津府。”

  曹文耀說的不溫不火,朱舜接過來這張北直隸的最新輿圖,看得確實是有些心驚肉跳。

  這個天津府相當于后世的直轄市,后世要想確立一個直轄市多難,那么多的省市總共才有四個直轄市。

  一個是國都,一個是國都的國門,一個是國家經濟的龍頭,還一個是為了發展西南經濟。

  為了敲定這些直轄市,不知道商量了多少年,不知道多少人參與了決策。

  東林黨居然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劃分出來一個府,這份操縱朝政的能力著實是讓朱舜都有些心驚肉跳了。

  朱舜看完手里的輿圖,宋應升和黃宗羲兩位戰略處的大才,也一起走進了會首公舍。

  等到幾人坐在左右兩排的官帽椅上,朱舜詢問了一句:“你們怎么看這件事。”

  曹文耀作為遼東出身的武官,行事作風不免帶上一絲軍旅作風,嘴上不溫不火心里卻比誰都要果決:“為何不同意,送上嘴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

  “東林黨既然要把這個肥缺送給咱們,那咱們就把天津府知府吃到嘴里。”

  做事向來比較溫和的宋應升,說出了不同的看法:“雖說是一塊肥肉,但明顯是一塊沾了砒霜的肥肉。”

  “東林黨會拋出了這么大的一個誘餌,里面一定摻雜了很深的算計。”

  “也不是不能吃,只不過在吃這塊肥肉以前,要把砒霜跳出去,咱們要先看看東林黨到底有什么謀劃。”

  “如果能破解了這個算計吃下這個天津府當然是沒有問題,如果是吃下了砒霜,可就是害了朱玉了。”

  “甚至有可能牽連十朋,讓東林黨徹底破壞好不容易已經快到中期的工業革命。”

  每次涉及到策略方面的問題,曹文耀的不溫不火就會變成據理力爭了,寸步不讓的說道:“就算是砒霜又如何,到時候完全可以見招拆招。”

  “如果錯過了這一次的機會,又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拿下天津府了,天津府的重要性各位想必是清楚的。”

  “咱們之前就想過要拿下天津三衛這個衛所的大權,但天津三衛終究只是一個衛所,在人口、經濟、政治各方面都明顯很是薄弱。”

  “完全不能給未來的那座天津港提供一個有力的保障,或者說一個靠山,現在東林黨難得把天津三衛變成了天津府。”

  “這么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要抓在手里,吃到嘴里的東西曹某就不信了還能吐出來。”

  工業派和東林黨這樣的龐然大物進行黨爭,每一步都得走得小心謹慎,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沉重損失。

  宋應升就是因為知道天津府對于天津港的重要性,更明白工業革命對于大明和整個民族的重要性,才覺得這件事要穩妥一些。

  涉及到國家和民族的問題,宋應升的溫和,也變成了寸步不讓。

  不過,宋應升的話還沒說出口。

  黃宗羲拿出了一只宣德爐,點燃了一爐香。

  一縷爐香裊裊。

  充滿火藥味的房間內,很快平靜下來,多了幾分安靜祥和的氣息。

  黃宗羲攔下了曹文耀和宋應升兩人的爭吵斗,目光投向了朱舜,這件事最終還是要朱舜來拍板。

  他們爭吵的再是激烈,也只是希望朱舜能夠從他們所有的想法里,斟酌利弊,挑選出一條最有用的謀略。

  最終決定是否要拿下天津府的知府,拿下也好,不能下也好罷,戰略處和整個工業派全都支持朱舜的決定。

  因為只有朱舜的決定,才能讓所有人信服。

  朱舜攤開手里現有的情形,東林黨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只允許帶十臺大明蒸汽機去天津府。

  要想治理天津府的旱情,只能依靠蒸汽機的抽水能力了,畢竟修建水庫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少說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以天津府的旱情來看,短時間是用不上這個水庫了。

  也就是說,蒸汽機最多只能灌溉五萬畝的田地,只能治理五萬畝的旱情。

  但早在朱舜回來以前,戰略處已經把天津府各縣的魚鱗冊進行了珠算,各縣戶房報上來的田地,大概是十萬畝左右。

  也就是說十臺大明蒸汽機是遠遠不夠的,少說也需要二十臺。

  按照東林黨的意思,只有治理了天津府的旱情,才有可能的把朱玉這個天津府知府前面的權知兩個字給拿掉。

無線電子書    大明的工業革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