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

無線電子書    大明的工業革命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水渠流過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上好的水澆田,一旦改道的話,那些高產的水澆田就會變成低產的旱地。

  這就是最大的難題,也是疏浚水渠最大的阻礙,大明各縣目前的各條水渠,以及水渠流過那哪些田地,全都是官僚鄉紳們一代又一代人爭水的結果。

  突然要疏浚水渠了,萬一自家的上等水澆田變成了旱地,這就要了官僚鄉紳們的命根子了。

  怎么補償,補償的是銀子還是田地,補償多少等等。

  都是復雜到讓人頭疼的難題,這還不是一家兩家的田地,而是全縣的田地。

  這些毛概思想的忠實崇拜者,卻讓宋士慧也開了眼界,見識了什么叫做動員能力。

  這些毛概思想崇拜者的動員能力,強大到就連朱舜和太子朱慈烺,還有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

  從來沒有官僚鄉紳疏浚成功的水渠,他們不僅疏浚成功了,還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十年都不一定功成的難題。

  只用了一個月。

  簡直有些駭人聽聞了,這要是傳到京城,估計東林黨官員誰也不會相信。

  朱舜和太子朱慈烺哪里會在意東林黨的想法,不相信才好,這樣工業派就能繼續悶聲發大財了。

  土改的這一年,也成了太子朱慈烺最忙的一年了,也是最為充實高興的一年。

  密云縣的水渠疏浚成功,接下來就是千斤水稻的推廣,以及旱地土豆的種植了。

  太子朱慈烺成為了大明歷史上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以外,第二個真正知道怎么種田的皇帝,雖然他這個皇帝現在還只是儲君。

  太子朱慈烺對于一畝地的收成,旱災年的收成,正常年份的收成,全都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甚至還知道了一畝地需要多少糧種,租借耕牛和鐵犁,采買鳥糞石等等所有的成本。

  清楚的知道了老百姓一年忙到頭手里能落下多少糧食,也清楚的知道大明老百姓被貪官污吏們壓榨到了什么地步。

  太子朱慈烺對百姓疾苦從內到外有了極其深刻的認知,下定了決心,以后絕對不能對老百姓有任何加派。

  這便是朱舜要讓太子朱慈烺親自參與土改的良苦用心,就是讓他成為真正知道民間疾苦的皇帝,而不是何不食肉靡。

  朱舜和太子朱慈烺疏浚土地的一個月時間里,四大晉商之一的王家用極低的價銀,把順天府各個官倉用來賑濟村民的糧食,全部倒賣一空。

  官倉里的糧食被賣了,全被東林黨官員換成了沙土石子,至于是用來賑濟災民還是給邊軍的糧食,他們才不管那么多。

  只要能把銀子撈到手,別說是官倉的糧食了,就是軍糧年東林黨也敢倒賣,換來了大筆的銀子。

  因為借用了打壓太子朱慈烺和工業派的名義,王家用了一個極低的價銀,低到了王家掌舵人王大宇這段時間整天笑到合不攏嘴。

  四大晉商之一王家的糧倉,所有的糧倉全都貯存滿了,又新建了七八座大糧倉,這才把糧食全部貯存起來。

  與此同時,祖大壽麾下的劉澤洪,也以滿桂的名義寫了一封書信送到了面粉宋家。

  說是山海關現在很缺糧食,希望面粉宋家能夠賣給山海關一批糧食,糧食的數目剛好耗空了宋家磨坊的庫存。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劉洪澤甚至不惜燒了山海關的幾個糧庫,嫁禍給了滿清。

  這封書信也就成了事實,山海關現如今是真的缺糧食了,不過寫信的人是劉澤洪罷了。

  主持宋家產業的宋應升,那可是工業派戰略處大才之一,立即對書信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開春以前,山海關剛從宋家磨坊拉走了一批土豆面粉,價銀方面不用說了,全是以成本價賣給了山海關。

  押送土豆面粉的還是曹文詔,以曹文詔和曹家軍的驍勇善戰,這一路肯定不會出什么問題。

  這么說來的話,山海關應該不會缺糧食了,一定是有別的原因。

  宋應升放下手里的毛筆,停下書寫給曹文詔一些戰略的建議,曹文詔自從離開大凌河堡以后,就像一只沒了枷鎖的猛虎。

  還在為攻下大凌河堡而高興的滿清貝勒貝子們,不知道釋放了一位怎樣的兇神,要不了多久也就要自食惡果了。

  曹文詔最擅長的戰法,是如同冠軍侯霍去病的那般飄忽不定讓人永遠也摸不著頭發的戰法,守在大凌河堡反倒是成了他的枷鎖。

  當初皇太極那么快的從山海關撤離,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工業之城火炮的威力,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

  那就是曹文詔離開大凌河堡以后,并沒有撤往大明,膽子大到帶上八百人就敢進攻滿清的盛京。

  皇太極聽說曹文詔去進攻盛京了,再加上工業之城那邊傳來幾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也就不遲疑了立即撤退了。

  曹文詔押送完糧草,再次帶著從曹家軍挑選出來的八百精銳消失在了大明邊關,前往了號稱是滿清糧倉的貝海兒湖。

  宋應升經過這些年的不斷讀書,腦子里已經有了世界觀,就給曹文詔謀劃了一條聯盟沙俄進攻滿清的戰略建議。

  不過現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辦,宋應升叫來了一名廉政署的賬房:“你去查查東林黨和晉商最近有什么大的動靜。”

  一天后。

  廉政署賬房滿臉焦急的推開了木門,急切的說道:“宋先生不好了,晉商又要趁著今年的大旱開始囤積居奇了。”

  “囤積居奇。”宋應升念叨了兩句,深思了很久,心里大致明白了,東林黨和晉商這次是要借助旱災破壞密云縣的土改。

  宋應升立即手書了一封書信,讓一名殘疾邊軍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密云縣,送到工業侯的手里。

  朱舜收到這封書信的時候,正站在攔河大壩上,望著煙波浩渺的水庫放松心情。

  太子朱慈烺、顧炎武、閻應元等人也都在這里,

  這段時間太子朱慈烺等人只要累了,就會來這里觀賞魚米之鄉的風光。。

  密云水庫也成了他們放松心情的最好去處。

  朱舜看完手里的書信,交給了身邊的太子朱慈郎,忍不住笑了:“東林黨和晉商這一次要借助旱災,又要狠狠的坑咱們一把了。”

無線電子書    大明的工業革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