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

無線電子書    大明的工業革命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敲定了一個大致的方向,機幕們就開始推衍這盤大棋應該怎么走,分幾步走,每一步的細節在哪里,爭取做到機關算盡的地步。

  一天后,得到消息的馬士英,親自帶著五城兵馬司的人趕往了宋家作坊和呂家作坊,在過去的路上已經商量好怎么把兩家作坊給燒了。

  還沒靠近兩家的作坊,首先看見了宋家和呂家在作坊周圍設立的粥棚,周濟著大量的災民。

  馬士英囑咐五城兵馬司的弓手站在原地不動,獨自一個人走了過去,拉住一名衣服比乞丐還破的災民,認真的問道:“請問,這個粥棚什么時候開設的。”

  災民的肚子餓的‘咕咕’響,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吃飯,突然被人攔住了,蓬頭垢面的臉上露出了兇相。

  瞧見拉住自己的那個人是一位官老爺,頓時變的畏畏縮縮起來:“宋大善人的粥棚,早在皇上說話以前就有了。”

  馬士英問出這一句話,是在擔心五城兵馬司有宋家的同鄉,提前告訴了宋家這個消息,宋家用開設粥棚的計策,躲過這一次的抄家。

  接連問了好十幾個災民,都是說宋家早在皇上頒布詔書以前,就已經把粥棚開設好了,看來這件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不是宋家的詭計。

  馬士英還是有些不放心,叫來了一名錦衣衛:“宋家開設粥棚有多長時間了。”

  錦衣百戶不是北直隸人,剛好是江西人,對于江西有名的書香門第宋家比一般人了解的多:“啟稟馬大使,宋家的粥棚在女真人撤退的第二天,就已經開設了。”

  錦衣衛和東廠這兩個特務機構,尤其忌諱多說話,這名錦衣百戶想起宋家在江西的一樁樁善舉,閉了一下眼睛。

  再次睜開眼睛,主動說道:“馬大使,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馬士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正在沉思接下來該怎么辦,聽到錦衣百戶的話,回過頭來認真的看著他說道:“有什么話,盡管說出來。”

  錦衣百戶得到了同意,組織了一下語言:“不光是在今年,宋家每年都會設立粥棚,周濟窮苦的老百姓。”

  “馬大使可能不知道,卑職是江西人,對于宋家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

  “宋家祖祖輩輩都是江西有名的大善人,雖說家產還算富足,但是比起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僚鄉紳差遠了,在他家的那個縣都排不上號。”

  “可宋家的善舉,在整個江西都是排在前列的。”

  “修橋鋪路、開設粥棚、免除租子等等,干了很多的善事,宋家老太爺當年在官場上更是難得一見的剛正不阿。”

  “后來實在看不慣官場上的烏煙瘴氣,干脆辭官回了江西老家,在老家開辦義學做了一個教書匠。”

  馬士英看著熱鬧的粥棚,聽著錦衣百戶的敘述,留下一句話,毫不猶豫的離開了這里。

  “五城兵馬司的人都回去,錦衣衛和東廠各留兩個人在這里看著,一旦發現了瘟疫,立即通知本官。”

  今天發生的這一幕,推衍了無數可能的東林黨,早就算計到了,也是機幕們刻意營造的一種結果。

  燒了宋家和呂家的作坊,只是讓兩家損失了一批織布機而已,東林黨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徹底搞垮宋家和呂家。

  只有等到宋家和呂家的織布作坊內,數以百計的女工感染了瘟疫,才能徹底搞垮兩家,現在還不是時候。

  馬士英回去的路上,正好遇見了宋家老太爺,這位已經七十歲高齡的老爺子,從兒子的書信里,得知國家遭遇了這么一場災難。

  二話不說,把家里所有糧囷里的糧食都拿了出來,就連那座在災年用來保命的糧囷,也是被宋老太爺給打開了,全部通過水路運到了北直隸。

  就這樣,宋老太爺還是不放心,擔心兩個兒子處理不好這件大事,不顧自己已經七十歲高齡了,舟車勞頓的跟著來到了北直隸。

  剛好就在今天,宋老太爺親自押送第一批糧食上了岸,坐在排頭的那輛驢車上,從馬士英身邊路過。

  宋老太爺看見粥棚的規模,當場就怒了,指著大管家鼻子破口大罵:“這么一個小小的粥棚,夠幾個人吃的,換成粥廠!”

  “另外派人去其他州府多開設幾個粥廠,讓更多的災民有口飯吃。”

  宋老太爺瞅著粥廠里的粥棚一個個的開起來,遞給宋家總管一個眼神,看吧,沒有老頭子我親自坐鎮指揮,肯定不行吧。

  宋老太爺在這等了一炷香時間,兩個兒子一個都沒來,又是怒了:“宋應星和宋應晶兩個混賬去哪了!反了他倆了,把宋家的祖訓都給忘了。”

  “善舉用的不是錢,而是心!”

  大管家本來還想替三老爺和四老爺解釋兩句,想起宋老太爺的脾氣,只能老老實實的回答:“三老爺去做什么實驗了,四老爺去招人了。”

  老三從小到大就愛研究東西,這個倒是能理解。

  老四招人應該是為了增加粥棚的人手,宋老太爺的心情好了一些,隨口問道:“招好人手以后,準備在哪開設粥棚。”

  粥棚?大管家知道宋老太爺理解錯了,老老實實的回答道:“不是開設粥棚,是給織布作坊增加人手。”

  在這個特殊時期,還敢給已經達到五百人的作坊增加人手,宋老太爺的臉色瞬間就黑了:“誰讓他這么干的。”

  大管家看到宋老太爺的表情,知道自己說錯話了,解釋了兩句,說是為了救活更多的災民。

  看到宋老太爺的臉色越來越黑,趕緊把嘴給閉上了,老老實實的回答道:“朱先生。”

  拜師對于書香門第來說是一件相當莊嚴的事情,宋士慧宋士意拜師的事情,遠在江西的宋老太爺也得到了消息。

  宋老太爺沒像其他官僚鄉紳那樣,詢問自家孩子的先生,有沒有功名在身,在朝廷做了幾品官,

  只要先生的品性不錯,就可以了。

  宋老太爺從同鄉那里得知了朱舜的清廉品性,為了身體戒酒戒了很多年的他,還高高興興的小酌了一杯。

  現在聽說這個臭小子敢做出這么一個冒險的行為,明顯是做官的經驗不行啊。

  宋老太爺黑著臉說道:“走,咱們去朱家的紡紗廠。”

無線電子書    大明的工業革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