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

無線電子書    大明的工業革命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朱舜的三叔朱忠禮在京城里做牙人,過去因為出身過于低微,一直被居住在京城里的同行欺負。

  在牙行里做牙人的,哪有一個不是身份低微,但就算是低微也分個三六九等,他們好歹是城里人,只是低微,鄉下人那是低賤。

  自從大半個月前,朱舜成為了王恭廠的掌廠,三叔朱忠禮在牙行的地位徹底就不一樣了,再怎么說他可是朝廷命官的三叔。

  以前經常把他當下人一樣使喚的同行,現在全都轉過臉來巴結朱忠禮,就連掌握這些牙人生死大權的管事,見了朱忠禮都是客客氣氣,喊上一句朱老弟。

  朱忠禮現在在牙行里面,腰桿子也直了,走路也帶風了,總算是揚眉吐氣了。

  不過這兩天,朱忠禮總感覺同行們有點怪怪的,看他的眼神不對勁,表面上看著挺客氣,眼里卻帶著和過去一樣的鄙夷。

  朱忠禮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今天他接了一個大活,一位朝廷里的大官喊他去做事,這件事要是做好了賞銀三分。

  這個大官不是別人,就是已經成了過街老鼠的金之俊,他也沒有什么大事,就是聽說這個朱忠禮是朱舜的三叔,就想著要拿捏他。

  朱忠禮自己再怎么吃虧,怎么受委屈都行,就是見不得別人說自己家的孩子,聽到金之俊在那陰陽怪氣的說朱舜的不是。

  低三下四了一輩子的朱忠禮,掏出碎銀子,直接砸在了金之俊的臉上:“去你娘的,這個錢老子不掙了。”

  扔完碎銀子的朱忠禮,渾身上下說不出的神清氣爽,感覺自己終于像個人了,昂頭挺胸的離開了。

  回到牙行里面,朱忠禮也不干了,收拾好東西直接回家了。

  金之俊這件事不是個例,東林黨很多成員都把朱舜的愚蠢行為當成了一個笑話,每當茶余飯后總要拿出來嘲笑他幾句。

  現在不拿這件事嘲笑朱舜幾句,東林黨成員們都不知道怎么聊天了。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崇禎的耳朵里。

  乾清宮。

  已經深夜了,崇禎還是認真看著內閣送來的奏章,在內閣宰輔們票擬過的奏章上,進行批紅。

  又是接連批閱了十幾個小時,崇禎放下手里的御筆,揉了揉太陽穴。

  王承恩送上來一份諜報,呈報給了崇禎。

  崇禎看著手里的這份東廠諜報,不動聲色的問道:“錦衣衛今天是誰當值。”

  一名錦衣衛千戶從一對銅鶴旁邊,走了出來:“啟稟陛下,臣當值。”

  東廠和錦衣衛作為大明王朝最重要的諜報機構,相互競爭,又把界限劃分的很清楚,免得為了爭權奪利相互廝殺。

  一般東廠或者錦衣衛遞上了諜報,除非是特別重大的事情,比如三品以上的大臣死于非命,一方封疆大吏心懷不軌。

  否則不會重復遞上諜報,崇禎更不會主動詢問。

  崇禎今天不僅是詢問了,問的這個事情,讓這兩位東廠和錦衣衛的高層,有點摸不清頭腦。

  因為崇禎問的這件事太小了,小到就是一件芝麻綠豆的小事。

  “朱舜最近這段時間在做些什么。”

  錦衣衛千戶擺了擺手,讓人去找關于朱舜的諜報,朱舜只不過是一個不入流的從九品小官,差點沒能找到,翻了將近半個時辰才找到。

  要知道在平時,最多幾個呼吸的功夫,就能把皇帝要的諜報翻出來,錦衣衛的臉色不禁有點難看。

  自從魏忠賢倒臺以后,東廠的勢力幾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錦衣衛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乘機坐大,完全壓住了東廠。

  要不是王承恩的能力極強,經過三年的努力,勉強拉起了一套班子,東廠就和荒廢了沒有多大區別了。

  現在出了這么一件事,不就是在說錦衣衛的能力不行,白白糟蹋了那么的人力物力。

  也不能怪錦衣衛千戶,朱舜這樣的小官大明王朝不知道有多少,根本不值得錦衣衛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備案。

  要不是前些天,朱舜發明了足以變革一個時代的線膛槍,錦衣衛找上一個時辰也找不到朱舜的諜報,因為根本就不會有朱舜的諜報。

  朝廷官員都恐懼被錦衣衛監視,但是能被錦衣衛監視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說明入了崇禎的法眼了。

  朱舜知道王恭廠里面肯定會有錦衣衛和東廠的人,沒有半點的憂慮不說,還徹底放心了。

  只要自己不做虧心事,錦衣衛和東廠的監視對于他來說也是一種保護,這也是東林黨成員現在恨透了朱舜,卻不敢找青手暗地里弄死朱舜的原因。

  就是擔心朱舜身邊有錦衣衛和東廠的人,朱舜害的他們賠了那么多的錢,要是沒有錦衣衛或者東廠的人,東林黨蓄養的青手早就給朱舜一個悶棍,用麻袋裝起來,沉到永定河里面了。

  崇禎面前的黃錦大案上擺放著一個宣德爐,經常會在上面寫上一些名字。

  百戶曹變蛟,英才黃宗羲,棄官回鄉的孫傳庭。

  崇禎看完這份諜報,拿起湖筆,在鸚哥眼端硯里蘸了蘸墨水。

  竟是在宣德爐表面寫上了朱舜的名字。

  王承恩這位煊赫大太監,眼皮子猛的抖了一下。

  崇禎放下手里的湖筆,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滿朝文武竟只有朱舜一個廉吏。”

無線電子書    大明的工業革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