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十五米長的三面翼殲轟機

  就在林鵬胡思亂想之際,講臺上的黎天總師已經開始作匯報了。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我所提交的第一個新殲轟設計方案,我們把它叫做海東青,海東青是一種很兇猛的禽類,它是我們東北的特產。相信有領導專家都看出來,這個方案的確是我們之前的一個戰斗機預研方案改進而來的。”

  “它采用了三面翼氣動布局,caret尖劈乘波固定進氣道,尖細窄邊條,雙外傾垂尾。三翼面布局的基礎是正常布局,前翼位于機翼和邊條之間,和鴨式布局不同,三翼面的前翼主要起調整飛機氣動中心的作用,這在蘇30多用途戰斗機,以及蘇34前線殲擊轟炸機上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我所在殲八iiact驗證機上,也實際驗證了這種三面翼布局,它具有相當好的機動性,同時我們采用大后掠三角主翼,這讓我們的海東青擁有了很好的超音速性能,加上機身的放大,它具有一個很大的彈倉,可以掛載三點五噸對地攻擊彈藥!”

  “這個三面翼方案,我所進行了大量的cfd計算和風洞試驗,除進行多種設計的機翼、平尾、垂尾、進氣的試驗以外,還針對新一代殲擊轟炸機的技術要求,進行了更全面的研究。比如為提高低空突防飛行能力,試驗了五種前后緣機動襟翼,得出較佳的機動襟翼調節規律;

  同時還進行了前緣襟翼鉸鏈力矩和壓力分布試驗,取得了可供系統設計使用的鉸鏈力矩數據。為研究大迎角下的全機氣動特性及其改善措施,進行了多達十二種邊條選型試驗;兩側加萊特進氣道和dsi進氣道方案的風洞試驗,全機大迎角試驗、機翼抖振特性試驗等。”

  “經過大量的試驗和計算比較,最后我所的第一種新殲轟方案確定采用三面翼布局,加萊特進氣道形式。可能各位領導和專家,會覺得我們的海東青機身太長,在這里我要作一些說明。”

  “雖然我們的海東青長度的確是達到了二十五米,比蘇30和蘇34還要長兩米左右,但是這兩米的長度,卻是很重要的,因為就是這個長度,我們才可以做一個更大的彈倉,以滿足未來戰場環境中的對地打擊需要!”

  “這個大號的彈倉,長度為六米,深度零點八米,寬度9米,可以掛載類似于kh31p導彈這樣大的對地攻擊導彈,以及各類制導炸彈。同時還可掛載中距空空導彈,進行空戰!”

  “當然我們沒有考慮設計側彈倉,對于新一代隱身殲擊轟炸機來說,它幾乎沒有可能與敵方戰斗機進行近距離空中格斗的可能性,這是因為它本身是隱身戰機,未來隱身戰斗機之間的空戰,或者隱身與非隱身戰斗機之間的空戰,大多會發生在超視距的。近距格斗可能性很小,對新一代戰斗機來說可能還需要,但對于一架殲擊轟炸機來說,已經不需要了,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機腹彈倉做得更大,掛載更多的尺寸重量更大的對地攻擊彈藥!”

  “如果需要的話,它可以在機翼下方最外側掛載兩枚近距格斗導彈。這對隱身性有一定影響,但不會有多大。除了機腹大型彈倉,可以掛載三點五噸彈藥以外,在機翼下還可以掛載五噸重的彈藥或者副油箱,執行非隱身任務時可以選擇翼下掛載,這是沒有問題的。”

  “經過比較,我們選擇了加萊特進氣道。這種進氣道是在高速乘波飛行理論的啟發下提出的,利用了超音速激波增壓原理,機翼下方會產生一道從前緣開始的斜激波,氣流在經過這道斜激波后會形成一個壓力均勻的高壓區。在此基礎上,沿波面進行進氣道進口設計,可以讓高速氣流經過波面的減速增壓后仍是均勻的,所以進氣道就不需要安裝復雜的進氣調節系統。”

  “與dsi進氣道相比,加萊特進氣道有更好的進氣效率,特別是速度適應范圍更廣,相比之下,dsi進氣道雖然結構更加簡單,但是在超過一定的速度范圍后,其進氣效率會有比較大的下降。對于一架需要進行超音速突防任務的殲擊轟炸機來說,顯然加萊特進氣道會更好。二者的隱身性幾乎相當,這一點我們通過大量的試驗,得出這個結果。”

  評審專家們,還有軍方的領導們,似乎都對這個方案很感興趣,有的還小聲議論著。

  黎天總師看了,心里面就有一點激動了,如果真的拿下了下一代殲擊轟炸機項目,那么將來拿下第四代重型隱身戰斗機項目,就更有希望了。

  所以黎天總師繼續講解起來:“我們還采用了邊條翼,在亞、跨音速范圍內,當迎角不大時,氣流就從邊條前緣分離,形成一個穩定的前緣脫體渦,在前緣脫體渦的誘導作用下,不但可使基本翼內翼段的升力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還使外翼段的氣流受到控制,在一定的迎角范圍內不發生無規則的分離,從而提高了機翼的臨界迎角和抖振邊界,保證飛機具有良好的亞、跨音速氣動特性。”

  “在超音速狀態下,由于加裝邊條后,使內翼段部分的相對厚度變小,機翼的等效后掠角增大,可明顯降低激波阻力。同時飛機在跨音速和超音速飛行時的全機焦點后移量減小,導致飛機的配平阻力降低。因此,這個方案也具有良好的超音速氣動特性。”

  “海東青考慮使用兩臺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加力推力達到12噸左右的渦扇十發動機,前期可以考慮采用毛子al31發動機進行試飛。全機空重控制在十八噸以內,最大起飛重量四十噸,內油十三點五噸,最大外掛重量五噸,最大內掛重量三點五噸,通過計算它可以達到四千千米的最大航程,在加掛副油箱后可以達到五千公里以上。”

無線電子書    航空崛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