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六十四章 孔子學琴

無線電子書    超級藝術家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二期籌備工作一切順利,按照計劃周末一早準時出發。和第一期有所不同的是,從這一期開始,項目組已經有了自己的直播車和項目團隊,可以說是鳥槍換大跑了。再就是這一期準備也更加充分。隨團人員有秦晨、徐正才校長,還有孔子知識大賽小學生組的冠亞軍紅紅和亮亮。當然了所謂的這個知識大賽,也是項目組為了提高本期直播的人氣搞的一個預熱活動。就是通過背誦、講述孔子故事、知識搶答等形式挑選出來的。本來還分了成人組、高中組、初中組,分別也有一個冠亞軍,只不過高中和初中組人選都因為高考和中考的原因未能參加,成人組已經有了秦晨和徐校長也就沒有找他們。雖然這個大賽的面有些窄,但是從當時參與人員水平看還是非常了得,特別是最后選出來的冠亞軍那更是讓人刮目相看。這也充分說明了孔子在當今社會和教育界的廣泛影響。

  人到齊了。神采飛揚、精神抖擻的劉小柳讓大家站到一起,來了一張全家福。他把鏡頭逐一對準每一個人讓大家向觀眾打個招呼,劉小柳做著簡要介紹。

  “秦晨,儒學大師徐正才,孔子知識大賽冠亞軍紅紅、亮亮。”介紹完了隨團嘉賓,劉小柳對著鏡頭調皮地做個鬼臉。然后補上一句“本次團員全明星陣容。”然后便上車出發。

  一上車,劉小柳就打開了一篇孔子大典的祭文。祭文在古老的音樂聲中半吟半誦。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

  榛莽開辟,艱苦備嘗。

  聚族而居,德性陶養。

  安土敦仁,大愛無疆。

  啟沃族群,厥為圣王。

  羲媧炎黃,堯舜禹湯。

  文武周公,蹈厲發揚。

  方策布列,元典高張。

  迄吾夫子,木鐸天降。

  少陳俎豆,禮容端莊。

  長肄文獻,私學開講。

  弟子三千,濟濟一堂。

  周游列國,棲棲遑遑。

  不合世用,退立紀綱。

  手定六經,啟下承上。

  金聲玉振,大成克當。

  深體天心,鑒觀圣王。

  發明仁學,人道允彰。

  欲仁仁至,大本在卬。

  己立立人,忠心坦蕩。

  不欲勿施,恕情深長。

  格致誠正,修身乃臧。

  家齊國治,咸寧萬邦。

  愛及萬類,釣而不綱。

  和諧宇宙,生機洋洋。

  圣教垂統,禹域同光。

  陶鑄君子,溫良恭讓。

  文明以止,四裔風向。

  寰球大通,遠播影響。

  西哲服膺,萬國崇仰。

  德慧淵廣,要在仁讓。

  身心以寧,人倫偕暢。

  小康將成,大同可望。

  保合天地,萬類繁昌。

  天人物我,勿失勿忘。

  大中至正,人類綿長。

  今我中華,盛大氣象。

  建國七秩,涅槃鳳凰。

  民族復興,傳統尊尚。

  禮敬圣賢,福佑未央。

  泰山蒼蒼,洙泗泱泱。

  夫子之風,山高水長。

  肅肅祗祗,格于形上。

  先師有靈,伏惟尚饗!

  幾分鐘的時間,祭文唱完了。

  劉小柳介紹說,祭孔大典自2004年恢復以來,每次大典都有一篇祭文,到現在已經有十幾篇了。接著劉小柳拋出一個問題,有誰能說出這是哪一年的祭文嗎?

  徐校長早已有了答案,但是他沒有急著說,他要看看觀眾有沒有知道的。一段時間過去了,沒有人回答。這也印證了徐校長的預判。因為作為研究孔子的學者,每年的祭文徐校長是都讀的,非常優美,但也很是晦澀,也就是說讀懂的人很少,所以也就很少有人去讀了。

  徐校長說出答案己亥年祭文。劉小柳興奮地說:“答對了!”網上立即傳來一片贊美聲。

  徐校長這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直播,今天一露臉就贏得了這么多的贊美聲。有粉絲的感覺真好,老成穩重的徐校長也有些興奮了。徐校長再次對著鏡頭:

  “謝謝大家,孔子是教育的先祖,干教育的學習研究的多一些這是必須的。對于孔子,幾千年來,有的人喜歡他,有的人討厭他,但是如論如何就是不能不理他。所以我也提醒大家如果有點閑,一定關注關注他。”

  “是的一定關注關注他!”劉小柳接過話茬。

  “我關注孔子,就是因為這期直播,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我看了、等等,我自覺得我長大了不少,雖然我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我想今后我一定努力爭取做孔子的一個好學生。”平時嬉皮笑臉的劉小柳,今天說這段話時一臉的嚴肅和誠實。看來她是真的悟到了什么。

  “小柳柳,不僅長大了,還長漂亮里呢。”浮山越水。

  “我也要做孔子的好學生。”

  日出紅杏依云栽。

  “呼叫主播,請儒學大師講個故事唄。”一剪梅香。這個帖子一下子提醒了劉小柳。劉小柳將鏡頭對準徐校長。

  “群眾的呼聲,請徐校長開個頭白。故事、體會、典故等等什么都行,只要和孔子有關就ok了。”徐校長略加思索。

  “那就講個故事吧孔子學琴。”

  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練了十天卻不另學新曲子。師襄子說:“你可以學新樂曲了。”孔子說:“我已學會了樂曲,但節奏的技巧還沒有掌握。”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掌握了節奏的技巧,可以學新樂曲了。”孔子說:“我還沒有領會樂曲所表現的思想感情。”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領悟了樂曲的思想感情,可以學習新曲子了。”孔子說:“我還不能想象出作者是什么樣的人。”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從你的彈奏中,仿佛看到有個人正在嚴肅地沉思,安然地在高處瞻望,胸懷著遠大的志向。”孔子說:“我也想象出作者是什么樣的人了:他有著黑黑的面孔,高大的身材,目光凝視遠方,好像是個王者,正在關注著四方。除了周文王,還有誰能是這個樣子呢!”師襄子離開座位,向孔子行了再拜之禮,說:“老琴師傳授此曲時就是這樣說的,這支曲子叫做啊!”

  孔子學琴,鍥而不舍,學習一首琴曲,不單會彈,還要深入到更深的層次里。縱然師襄子說可以了,要進一步教孔子別的,但對孔子而言,還不算真正學會。于是,孔子不斷深入,從會彈,到掌握技巧,又進一步到了解它的意趣,進而,再去領會曲子所描述的人物,想象作者的樣子。

  這個故事也很好的印證了孔子提倡的一種讀書學習的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被書本牽著鼻子走,而失去主見,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卻不去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鉆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學習與思考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真知。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學思踐悟。今天,我們學習圣賢教誨也同樣如此,單單會背、會寫、會說,只是學個表面,還當更加深入,用心領會圣賢的存心,并將道理用于生活中,實踐出來,親自體證。如此,則會有更深、更廣、更入微的體會,才能學到真經。

無線電子書    超級藝術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