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三十六章 吃點文化

無線電子書    超級藝術家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詩與遠方》項目組第一集《敦煌》今天基本上就收尾了,一切都圓滿順利。僅直播收視人數就突破了五百萬,僅粉絲打賞一項,近幾天項目組的所有活動經費已綽綽有余。并且積累了大量素材,如果后期加點廣告,再和當地政府宣傳部門、旅游部門等合作一下,和電視臺網站等聯合開發一下,這個項目的潛在價值還是非常大的。秦晨很高興,計劃著今天晚上好好慶祝一下。

  秦晨跟黃濤交代一下,黃濤便去準備了。

  晚上六點,他們準時來到敦煌名吃廣場,這里號稱西北美食一網打盡。大家在六號廳的一個大圓桌就坐,秦晨做主陪,黃濤做副陪。

  大家剛一入座,服務生就把葡萄酒、杏皮茶給大家斟滿。然后第一道大餐便上桌了。

  油汪汪、黃橙橙的敦煌烤全羊。

  敦煌烤全羊是當地的招牌菜品,也是西北游牧民族的傳統美食。烤好的羊,外皮滋滋冒油,酥脆焦香,里面的羊肉鮮美細嫩。燒烤師熟練地把外層片下來,每人分了兩三片,大家根據各自的口味適當撒一點調料,趁熱入口,那滋味的感覺一下子就激起你味蕾的興奮。

  三兩口吃完了,大家期待著燒烤師快點再分。可是燒烤師卻告訴大家,這道菜,需要片下一層再烤一層,一般是烤三次,片三次,每次的味道都不一樣,一次更比一次好,請大家耐心等待,十分鐘后回來。

  大家喝口葡萄酒,稍微的去一下口中的油,第二道菜便上來了。

不老名菜鎖陽燉排骨  鎖陽是敦煌沙漠戈壁中生長的一種多年生肉質寄生草本植物,《本草綱目》記:鎖陽性溫,補腎、益精心,強陰興陽,潤燥養精,俗稱不老藥,素有“沙漠人參”之美稱。“鎖陽燉排骨”把兩種食材巧妙結合,制成湯鮮味醇、肉質鮮嫩的特色藥膳菜肴,是敦煌有名的不老菜。

  服務生給每人盛了一碗,趁熱的喝下,頓覺周身暖氣洋洋。

  喝完湯的高博,看看妻子和孩子,有些興奮地說:“其實這道菜還和一個人、一座城聯系在一起。并且這個人的發達,也多虧了他的妻子。”

  人就是薛仁貴薛。薛仁貴少年時家境貧寒、地位卑微,以種田為業。他準備遷葬先輩的墳墓,其妻柳氏說:“有出眾的才干,要等到機遇才能發揮。如今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遼東,招募驍勇的將領,這是難得的時機,您何不爭取立功揚名富貴之后回家,再遷葬也不算遲。“薛仁貴應允,于是去見將軍張士貴應征,自此步入軍旅。鄭仁泰、薛仁貴率軍赴天山后,九姓鐵勒擁眾十余萬相拒,并令驍勇騎士數十人前來挑戰。薛仁貴臨陣發三箭射死三為首領,其余騎士懾于薛仁貴神威,都下馬請降。這就是后人傳唱的“薛將軍三箭定天山。”

  城就是鎖陽城。此城原名苦峪城,之所以改名為鎖陽城,是因為有一段傳說:唐代名將薛仁貴奉命西征,一路順利,可是打到苦峪城后,中了埋伏,被哈密國元帥蘇寶同圍困在城中。唐軍雖然多次沖擊,仍然沖不出重圍,只能固守苦峪城。一天天過去了,城中糧草快要斷絕,老將程咬金殺開一條血路去長安搬救兵,薛仁貴召將士節衣縮食,并親自帶人挖草根樹皮充饑,以待援兵。有一天,薛仁貴發現城周圍田地里生長的一種植物和紅蘿卜一樣,名叫鎖陽,可以食用,便命令將士挖出來充饑,這里遍地都有鎖陽,將士們挖吃鎖陽一直堅持到程咬金救兵到來。以后為紀念鎖陽解救全軍性命一事,就把苦峪城改為鎖陽城。

  大家聽著故事,不知不覺中第三道菜也上來了,這第三道菜一上就是八個。

敦煌八大怪,好吃又奇怪第一怪:香水梨要放黑賣  第二怪:驢肉黃面拽門外(驢肉黃面)

  第三怪:漿水面條解暑快(漿水面)

  第四怪:風干饃饃掰開曬(風干饃)

  第五怪:三九鎖陽人參賽(鎖陽)

  第六怪:酒棗新鮮放不壞(酒棗)

  第七怪:羅布麻茶人人愛(羅布麻茶)

  第八怪:榆錢也是一道菜(榆錢)。

  這八大怪,實際上就是八大特產,都可做菜,做法各異,吃法也各有特色。你比如說:香水梨,黑褐晶亮的水果。將它浸人涼水之中,約一刻鐘后,果品表面蛻出一層薄薄的冰殼,剝去冰殼,去皮吮食。水果吮食,還是更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大家每一怪都品嘗一點,不一會功夫就變得眼大肚子小了,什么也想吃,就是肚子吃不下。

  黃濤勸大家稍微停一下,喝杯杏皮水。

  杏皮水又叫做杏皮茶,是敦煌的特色飲品,由敦煌特產的李廣杏為主料熬制而成,酸酸甜甜非常開胃。自釀的純正杏皮水不會添加調味劑,味道甜而不膩。

  美美的喝上一杯杏皮水,立馬感覺肚子便不再那么漲了。有的人一連喝了好幾杯。服務生見大家對杏皮水如此感興趣,便推廣起李廣杏來。高博聽到李廣的名字,便給大家講起李廣和李廣杏的故事來。

  唐朝詩人對李廣多有贊頌。王昌齡在《出塞》中寫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中“飛將“即指“飛將軍“李廣。《滕王閣序》中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是為飛將軍不能封候而感慨。

  射石搏虎。李廣出獵,看到草叢中的一塊石頭,以為是老李廣射石圖虎,張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個箭頭都射進了石頭里。仔細看去,原來是石頭,過后再射,就怎么也射不進石頭里去了。李廣一聽說哪兒出現老虎,他就常常要親自去射殺,居守右北平時一次射虎,惡虎撲傷了李廣,李廣帶傷最終竟也射死了這只虎。

  關于李廣杏的來歷,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西漢年間,飛將軍李廣率部西征,夏日炎炎,將士焦渴難忍。突然空中襲來一陣奇香,只見兩匹彩綢自流云中飄下。李將軍策馬追趕,拔出神箭射出,其中一匹彩綢應聲落地,變成一片果實累累的杏林。眾人爭食,苦似黃蓮。李廣憤然砍平杏林,次日清晨,卻見杏林又枝繁葉茂,鮮嫩欲滴的黃杏令人饞涎欲滴。李廣忍不住摘下一個咬了一口,頓時香人肺腑,將士們紛紛摘杏食之,頓覺精神倍增。原來,那兩匹彩綢本是甜杏仙子和苦杏仙子,奉王母之命來救李廣的,她們只顧嬉戲,惹怒李廣而射落了苦杏仙子,深夜甜杏仙子找到了苦杏仙子,施展仙法,在苦杏樹樁上接上甜杏樹枝,最后結出了清香甘甜的黃杏。當年曾為李廣解危救困的甜杏,隨著李廣大軍傳人敦煌,所以敦煌人把它叫作李廣杏。

無線電子書    超級藝術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