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707 探險隊歸來

  李世民也笑了,道:“要不是賓王提醒我差點把這事兒給忘了。上次說給他晉封大家都認為時機不合適,現在總可以了吧。”

  其他人還沒來得及表態,岳山反而提前站出來道:“爵位是朝廷能封賞的最好獎品,要謹慎予人才行。就算我的功績足夠了,也必須找個合適的機會合適的理由進行封賞。”

  “我覺得探索東勝神州獲取良種的功績給孫福才封侯已經可以了,在給我晉封公爵就有些過了。”

  “不是我謙虛,諸位且想,我們即將開始大航海時代,必然會有更多的神奇作物和島嶼被發現。到那個時候朝廷如何封賞?所以有些規矩必須提前立好,后面才好依此行事不至于出錯。”

  “我的功勞大家都知道誰也抹除不了,日后找個更好的機會晉封更加名正言順。遠的不說,過兩年滅高句麗就是最好的機會。”

  聽到他主動推辭,眾人皆敬佩不已。侯爵再進一步就是公爵,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代表的意義天差地別。

  多少人用命都掙不到的東西,送到嘴邊了他居然自己推辭,這種胸懷都足夠讓人佩服。

  “岳候之胸懷某自愧不如,佩服佩服。”房玄齡道。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敬佩之情。

  見他自己都推辭了,李世民也不好再堅持,但對他謙虛的態度非常滿意,于是拍板道:“好,征伐高句麗的時候你就跟在我身邊,少不了你的滅國之功。”

  “謝圣人。”

  李世民的話透露出他要親征的想法,但沒人勸阻。開玩笑,天策大將軍出征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太子李承乾已經成長起來。說句難聽點的,就算他在前線有個閃失,大唐也能正常延續下去。

  一個不知道從哪傳出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棣州海軍一支艦隊在海外發現了良種,畝產可達五石以上。

  畝產五石的良種?

  大多數人都不相信,這太扯淡了。嶺南那邊的大米產量夠高的了,可也就兩三石的樣子,這直接就翻了一倍,太夸張了。

  可這個一看就不靠譜的消息卻越傳越廣,越傳越像是真的。連具體的形狀都傳出來了,還說正在運往長安的路上,不日即可抵達。

  百姓們也變得將信將疑起來,萬一呢,萬一是真的呢。那可是畝產五石的良種啊,能讓大唐的糧食產量翻一翻。

  這是什么概念,大家都懂的。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傳播這個消息,隨便找到地方都能聽到關于良種的討論。還有人忍不住去城外碼頭蹲守,等待著那支傳說中的艦隊。

  朝廷最先做出反應的是御史臺,他們上奏李世民,申請徹查此事,看是有人惡意造謠還是別的什么。

  如果是之前聞風奏事的時期,這些御史肯定會直接彈劾棣州水師造謠生事什么的。

  但朝廷現在萬事講究證據,御史也不能聽信留言隨意彈劾人。這些御史的奏折就變得平和了許多。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行到的是,李世民直接說此事不用再查,他已經知曉。良種是真的,就在來京的路上。

  這下整個朝堂都轟動了。

  有人懷疑,有人將信將疑。有人干脆直接說劉仁軌欺君什么的,天下怎么可能有畝產五石的良種。

  李世民沒有多說什么,只是說,是真是假過兩天自然就知道了,沒必要這么早就下結論。

  這句話算是暫時把爭議給壓了下去,但不少人已經做好了準備,等那支所謂的艦隊來到長安城,他們馬上就把對方彈劾到死。

  而朝堂上的事情很快就傳開了,長安城也瞬間就炸了鍋。

  百姓們更加淳樸,大多都愿意相信有良種,連圣人都開口說了還能有假。有少數懷疑的,也是嘴上說著不可信,實則心中也殷切希望是真的。

  懷疑的、不信的,反而是讀書人占大多數。這也證明了越是懂的多的人就越不愿意相信超出常識的東西。

  但不管信不信,此時大家都伸長了脖子等待著那支艦隊的到來。

  那支艦隊并沒有讓他們久等,第三天就停靠在了渭水河畔的官府專用碼頭。

  得到消息的李承乾和岳山大張旗鼓的前去迎接。

  良種進京了,大家快去看啊。一聲呼喝,無數人擁擠到渭水河畔前去觀看良種。

  萬人空巷原本是一句形容詞,但此時已經不足以描繪當前的情況,十里空巷才比較恰當。比起上次迎接劉仁軌回京,人數多了百倍不止。

  李承乾和岳山就是在這些人的矚目下一路來到渭水河畔,見到了孫福才和數百名偉大的戰士。

  “太子殿下駕到。”

  “清水候駕到。”

  有官吏扯開嗓子吆喝道。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清水候。”在孫福才的帶領下,眾人一起朝兩人見禮。

  李承乾也有些激動,上前攙住孫福才道:“諸位將士免禮。”

  “謝殿下。”

  “辛苦了。”岳山這才上前說道。

  見到岳山,孫福才心一酸差點落淚,但還是克制住正色道:“孫福才幸不辱命,成功取回良種。”

  “好好好,你們都是大唐的勇士,大唐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們的功績。”岳山道。

  他看著這群人,一個個皮膚變得黢黑,手上臉上布滿了皴裂的傷口,有些甚至還在往外滲血。他的眼眶忍不住濕潤了。

  這些都是時代的勇者和先驅啊,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和微薄力量,為華夏文明的繁榮昌盛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說他們都是偉人一點也不為過。

  “良種何在?”李承乾迫不及待的問道。

  “殿下,這就是良種。”孫福才伸手一指身后的三個大箱子說道。

  這事兒不用岳山交代,在棣州的時候劉仁軌他們早就做好了所有的準備。自然不會用簡陋的框子裝良種,用的全是珍貴木材打造的箱子。

  “打開我看看。”李承乾幾步走到箱子前,岳山也跟了過來。

  “打開箱子。”孫福才大聲吆喝道。

  幾個早就準備好的士兵掀開箱子的蓋子,露出了里面的東西。

  岳山抬頭望去,眼眶頓時就紅了。看到了,終于再次見到了這熟悉的東西。紅薯,土豆,玉米…

  李承乾也是激動不已,想伸手摸又不敢,最后目光看向岳山:“老師,這就是您說的良種嗎?”

  “是…是的。”岳山語氣都有些哽咽了,抽了抽鼻子穩住情緒,才詳細介紹道:“這個是玉米,你看它的顆粒是不是比黃豆還大,磨成面做成餅合適煮湯都能充饑…”

  “這是紅薯…塊頭大吧…可以生吃也可以煮著吃,也可以做能菜,還能曬干了磨成粉…但只能當輔食,吃多了傷身體。”

  他又指著最后一個箱子道:“這一箱子是土豆,也就是我說的畝產五石以上的良種。能當菜又能當飯…”

  “真的是良種,哈哈…真的是良種,天佑我大唐也。”李承乾激動的忍不住高呼道。

  他高喊的聲音實在太大,以至于遠處圍觀的老百姓都聽到了。

  “太子殿下在喊什么?良種,一定是良種。”

  “我也聽到了,是良種,真的是良種。”

  “良種是真的,良種是真的,我們百姓有福了。”

  良種是真的,這個消息通過人群一層層的往遠處傳遞,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消息,人群開始狂呼起來。

  李承乾也聽到了呼喊聲,興奮的臉都紅了,一揮手道:“來人,把良種擺好,我們進京。”

  跟著他們一起過來官吏馬上把三箱子良種抬到了一座步攆上——這是李世民的御攆,專門拿出來迎接良種入京。

  “起。”隨著一聲吆喝,步攆被抬起。

  “走,諸位將士和我一起進京。”李承乾大聲道。

  李承乾和岳山走在前面,身后就跟著孫福才等人,裝著良種的步攆跟在后面,最后面則是打包好的其它物品。

  路邊擠滿了歡迎的人群,他們經過那里,就會受到那里的百姓一致的歡呼祝福。

  孫福才等人哪經歷過這樣的陣仗,大半人都激動哭了,剩下的人也飄飄不知身在何處。

  這一刻探索路上的所有辛苦都覺得值得了,甚至再讓他們跑一趟都愿意。太子親迎、長安城數萬百姓夾到歡迎,這是之前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成真了。

  這注定是他們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且子孫后代都將以此為榮。

  與之相比起來,路上遭遇的那點危險又算得了什么呢。

  裝良種的那三個箱子的蓋子并沒有蓋上,就這樣敞開著,沿途百姓紛紛踮起腳尖觀看良種的模樣。

  “看到了看到了,怎么有三種?”

  “哪個是良種啊?”

  “應該是第一個,你們看那個糧食的顆粒多大多飽滿,比黃豆都大,一看就高產啊,五石真的有可能。”

  “肯定的,顆粒大才壓秤,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樣,好香嘗一嘗啊。”

  “想什么呢,這可是良種,你全家的命加起來都不值那一顆種子。”

  “這可是種子,怎么能吃呢。沒聽老話說嗎,餓死爹娘不吃種子糧。”

  “對對對…”

  “后面那兩個箱子里裝的是啥呀,看上去個頭更大呀。”

  “不知道,和良種放在一起,應該也是剛發現的新吃食,我覺得應該是做菜用的。”

  “別管是什么東西,能充饑就是好東西。看那兩樣的個頭,產量少不了。”

  “真是天佑我大唐呀,一次發現三樣糧食。”

  “天佑大唐…”

  “天佑大唐…”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呼喊起來,聲音越傳越遠,永安宮大殿之上都清晰可聞。

  天佑大唐?

  正在宮里焦急等待的群臣聽到這樣的呼喊聲大致也猜到發生了什么。可…難道良種是真的?要不然百姓不會這么高興啊。

  越來越多的大臣改變了想法,一種喜悅的氛圍開始彌漫…良種是真的,那可真是天佑大唐啊。

  不少人把袖子里的奏折往里面塞了塞,回家就燒成灰絕對不能給別人看見。

  一路來到皇宮,除了孫福探索隊其他人都很興奮,這就是傳說中的皇宮啊,沒想到這輩子能有機會進來。

  即便是孫福才自己也是感慨萬千,自己終于以另一種身份重新來到這里,當初認為不切實際的夢想真的實現了。以至于讓他覺得有些不真實。

  李承乾和岳山前去復命,不久大太監趙蒙親自來宣他們覲見。不可能幾百人都進去,只選了幾名代表。

  十幾名禁衛則抬起木箱跟在后面。

  走在路上的時候趙蒙崇敬的道:“孫…校尉,你是我們所有力士的榜樣和驕傲,請受我一拜。”說著就行了一禮。

  孫福才可不敢大大咧咧的受這位大太監的禮,連忙讓開半個身子道:“趙太監太抬舉了,我也只是奉命行事。說實話現在我都感覺自己像是在夢里一樣。”

  趙蒙笑道:“呵呵,想想十幾年前的天下大亂,再想想現在,可不就是在夢里嗎。”

  不一會兒就到了宣政殿,趙蒙先進去通稟,孫福才等人則留在門外等候。

  “孫校尉,你緊張嗎?”陸盎正小聲道。

  “我還好,別緊張,對待有功之臣圣人很仁慈的。”孫福才安撫道。

  “可…我還是緊張。”陸盎正用顫抖的聲音說道。

  “是…是…是呀,我…我…我渾身發抖。”另外幾個選出來的代表也說道。

  “咳咳。”孫福才正想安撫他們幾句,忽聽旁邊站崗的小力士干咳一聲,然后給了他一個歉意的眼神。

  孫福才馬上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讓大家不要說話,然后悄悄的朝那名小力士拱手表示感謝。

  把那名小力士興奮的差點沒笑出聲來,可見趙蒙說所有力士都以孫福才為榜樣并不是吹噓之言。

  就在這時,殿內傳來呼喝聲:“傳孫福才、陸盎正等覲見。”

  孫福才臉色一肅,當先走了進去。一開始他還習慣使然的垂著頭往里走——之前在宮里當差的時候就這樣。

  剛走兩步劉仁軌的叮囑就在耳邊響起:你是探險歸來的大英雄,是棣州水師的代表,必須要昂首挺胸的去見圣人。

  想到這里他心中升起一股豪情,胸膛直直的挺起目光平視,無視群臣的矚目一路走到殿前。

  “臣孫福才拜見圣人,圣人福壽安康。”

  “免禮。”李世民威嚴的聲音從高處傳來。

  接下來就是一番見禮問答什么的就不贅述了。

  簡單問話結束之后李世民終于問到了眾人最關心的事情:“良種何在?”

  已經適應的朝堂環境的孫福才指著三個箱子道:“就在箱內,臣這就打開給圣人看。”

  說完孫福才把三個箱子一一打開,群臣無不伸著腦袋往這里看。李世民遠遠的看著,發現不是很清楚,干脆也不講什么禮節了,直接起身走了過來。

  “哪個是畝產五石的良種?”

  “這一箱就是畝產可達五石的土豆。”孫福才指著中間那個箱子道。

  李世民走上前來,從箱子內取出一個土豆仔細端詳起來,越看越是開心。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拿一些給眾卿家也瞧一瞧。”

  “喏。”跟在后面的趙蒙馬上用自己的衣服下擺裝了一些土豆給群臣觀察。

  長孫無忌、房玄齡、楊師道、魏征…一個個都興奮不已的伸手拿出一顆仔細觀察,那模樣就好像是在看瑰寶。

  大約過了一刻多鐘,朝中大臣都看過之后李世民才問道:“孫…校尉對這土豆了解多少?產量真的能超過五石嗎?”

  孫福才胸有成竹的道:“臣詢問過當地土民,每一株土豆秧可結這樣的果子三至五顆,一畝地可種植四千余株。”

  “一顆雞蛋大小的土豆重量可達一兩半,一株按照平均四顆果計算就是六兩。四千株苗可產土豆千五百斤。”

  “除去殘次品和管理不當造成的減產,至少也有千斤產量,畝產遠遠超過五石。”

  聽到這個數據朝堂猶如炸開了鍋一般變得吵鬧起來,大家臉上同時露出懷疑和興奮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

  懷疑的是真的有他說的這么高產?興奮的是他各項數據說的頭頭是道不像是假的…

  關鍵是土豆他們親眼見到了,一顆就算沒有一兩半也差不了多少。要是真按照他說的數據計算,畝產已經不是五石,而是十石。

  這個數字只是想想他們就覺得像是在做夢。

  感覺在做夢的不只是他們,還有李世民,怎么說好的五石變成十石了?他反而有些不敢相信了。目光忍不住朝岳山看去。

  岳山知道自己必須要站出來了,于是來到李世民身邊道:“孫校尉的計算沒有問題,土豆的畝產確實可以做到如此。”

  “只是他說的是理想狀態,每個人種地的水平有高有低,有些地肥沃有些貧瘠…所以我們保守一點預估,五石是沒問題的。”

  眾人這才點點頭,覺得岳山說的這些更靠譜一點。他們真的不敢奢望太多,五石就滿足了。

  接下來岳山卻又語出驚人的道:“但五石絕對不是土豆的極限,甚至十石也不是。”

  見眾人的目光都轉了過來,傾聽自己講話,岳山繼續說道:“這些土豆原來的主人是一群土民,他們非常的愚昧落后,根本就不懂什么種植技巧,都是把種子種在地里任憑生長。孫校尉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孫福才點頭道:“確實如此,那些土人非常落后,有些連完整的衣服都沒有,種植技術比大唐周邊的蠻夷也強不了多少。”

  岳山這才繼續說道:“了解過耕種的人都知道,精耕細作可以讓產量變得更高。而一代又一代的篩選良種,也能讓莊稼變得更好。”

  “比如菘菜,原本葉子是散開的,經過培育選種葉子向內包裹個頭變大,產量翻了一倍還多。”

  “現在這些土豆還是比較原始的狀態,還有很大的培育發展空間。仔細培育,不用幾年產量超過十石沒有任何問題。”

  不少知道菘菜變化的官員紛紛點頭,并把這個變化告訴身邊不知道的官員。有了實際的例子,眾人開始相信岳山說的話,然后自然是更加興奮。

  畝產五石已經足夠讓人驚喜的了,沒想到還能增加,而且還是增加幾倍。這…他們已經不敢往下想了。

  同樣的話不同的人說出來可信度是不一樣的,孫福才就算把嘴皮子說破這些人該不信還是不信。岳山的話就算沒有任何證據他們也會信一半,更何況他說的還條理分明。

  李世民也開心啊,連聲叫好。

  其實別看岳山嘴上說的厲害,其實剛看到土豆的時候他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太小了。

  前世那些土豆小的也比成人的拳頭大,大的能和磚頭差不多。可眼前這一箱子,普遍都是雞蛋大小。和前世根本就沒法比。

  他自然知道原因所在,前世那些都是基因改良之后的優質品種,畝產四五千斤。現在這些還是未經過改良的原始土豆,產量自然遠遠不如。

  還好當初他保守了一點只說了畝產五石,要是敢吹三五十石,估計這會兒就要被打臉了。

  很快有人發現了不對勁兒的地方,出聲問道:“岳候對土豆好像很了解?”

  岳山笑笑沒有說話。

  孫福才則主動站出來說道:“良種所在就是岳候告訴我的,我們就是按照他的指點才能在萬里海外取回此良種。”

無線電子書    文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