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四十一章 毛遂自薦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根據儒家思想來說,這萬歷干得每一件事,都能夠配得上昏君得標準,上朝如兒戲,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性格又怪癖,極度貪財,可與那漢靈帝媲美。

  但是...但是也不知道為什么,偏偏就還利國利民。

  天天打他們的臉,個個被打得是暈頭轉向。

  而這就是大臣們無所適從的原因。

  沒法理解。

  如今已經漸漸變成他們為了反對而反對,不講道理變成是他們。

  因為他們也感覺到這國力好像已經扭轉頹勢,開始處于上升的階段,關鍵京城政治也漸漸變得清明,尤其是張鯨離開之后,東廠、錦衣衛也變得非常守規矩。

  從去年到今年,辭職、被貶的雖然不少,但是破紀錄的沒有殺一個大臣,就連打屁股的都少。

  可他們也不想想,人家肥宅如今一秒鐘幾十萬上下,哪有功夫去打他們的屁股。

  然而,這一切似乎跟他們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

  這在歷朝歷代中都未有出現過,封建社會,國家出現這么重大得變化,竟然沒有跟大臣沒有關系。

  相比起他們而言,萬歷卻是越發的得心應手,這是他早就計劃好的。

  他當初要跟財政脫鉤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掙脫大臣們的束縛,如今正在一步步實現,如鑄幣這種國家大事,也就是一場朝會的事。

  反對與否,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你又去跪啊!

  還沒有等到你們膝蓋跪疼,一諾幣只怕就已經普及全國,然后百姓用得是非常開心,你們又要無所適從了。

  事實還真有可能。

  因為衛輝府的鑄幣工作已經在開始了,郭淡公布這消息才幾天,快得確實有些不太像話,幸虧這不是在床上。

  其實萬歷表述的并不準確,一諾鑄幣坊是一家代工作坊,不是自己鑄幣,一套鑄幣工具解決所有問題,技術、作坊全都是現成的,工匠也全都是從京城調來的。

  這流程就是大富商在一諾錢莊簽訂一份購買一諾幣的契約,然后那邊就開始鑄幣。

  因為這些大富商的銀子本來就存在一諾錢莊,衛輝府的商人已經很少將銀子從錢莊取出來,直接從錢莊調動非常方便,取出來還不太安全。

  到時他們取錢的時候,就不再是銀錠,而是一諾幣。

  對于一諾錢莊而言,就是有多少單,就鑄多少幣。

  之前還有人擔心,會不會有人借機炒高銅價和銀價,可是但凡腦子沒壞的人,都應該可以理清這個關系,郭淡是要賺他們的代工錢,不是要收購他們的銅和銀,然后自己拿去鑄幣,。

  你們要囤就囤,管我屁事。

  愛鑄不鑄!

  等免稅幣出來,銀、銅得價值必然會下降。

  因為不能免除火耗稅。

  一諾幣的價值必然會上漲。

  對于大家而言,鑄幣是賺錢的。

  當然,為了刺激大家趕緊鑄幣,郭淡還是規定在頭一個月內,鑄幣的商人,只要數額達到五千兩,就擁有一諾錢莊股份的優先認購權,購買的貨幣越多,認購的股份就越多。

  這第一日就破百萬兩。

  光一諾牙行自己就鑄幣五十萬兩,而那邊陳平、秦莊、周豐、胡渡等大富商,加在一起也鑄幣五十多萬兩。

  以百分之七的工費來算,鑄幣坊就得到七萬兩得收入。

  這里面可都還沒有算銅幣。

  其實秦莊他們手中已經沒啥銅幣,鑄銅幣都是梁馗、薛舫他們這些大地主,他們可是囤積了大量的銅,而現在銅幣與銀幣掛鉤,且是免火耗稅幣,他們趕緊拿出來鑄幣。

  面對如此兇猛的訂單,郭淡也并未表露太多的欣喜,他似乎就當做一樁普通的買賣在做,在衛輝府掀起鑄幣潮之后,他便與徐姑姑前往開封府。

  開封府雖然已經開放商業,但是商業氛圍還是遠不及衛輝府,進入開封府之后,見不到幾個作坊,完全跟衛輝府是兩個世界,放眼望去,全都是一個個超級大農場,豬樣成群。

  就連菜田都是一望無際得。

  上回因為天災開封府的農產品市場得到很好的發展,這又是百姓最擅長的活,他們每一寸荒土都拿來種菜,關鍵開封府就在衛輝府邊上,衛輝府的人口暴增,他們就大量出口農產品給衛輝府。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換源神器APP書源多,書籍全,!

  真的就好像一個目前哺乳自己的孩子。

  再加上開封府的私學院經濟已經成型,經過幾番波折之后,把全國各地的精英都給吸引來開封府。

  雖說這中國人安土重遷,但自古就有孟母三遷。

  許多人跑去衛輝府謀生,其目的就是為了孩子能夠開封府讀書,畢竟開封府就業還是遠不如衛輝府,外地人來開封府,也沒田可種,雇農方面根本就沒有崗位,農場品賣得太好,大地主都愿花錢雇人。

  這也為衛輝府吸引來各方面得人才。

  大量的消費群體進入開封府,也刺激了當地農場品的市場。

  而如今開封府境內最為繁榮的地方,已經不再是城內,而是學院區,最美得地方也是學院區,道路兩邊不是參天大樹,就是散發著清香的花朵。

  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是鳥語花香,景色非常迷人。

  郭淡、徐姑姑也都下得馬車來,漫步在景色迷人的街道上。

  “能夠在這里讀書,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徐姑姑不禁感慨道。

  “切!”

  “怎么?你不認同么?”

  徐姑姑好奇地看著郭淡。

  “當然不認同。”

  郭淡道:“因為讀書從來就不是一件幸福的事,能夠在此漫步的情侶才是最幸福的,如果你能夠意識到你身邊站著一位大帥哥,他陪著你漫步在這花雨落葉之中,這將會是你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憶。”

  徐姑姑直接將目光又投向遠方,但過得一會兒,她又偷偷瞄了眼郭淡。

  這不說她還真是不覺得,她真不知道什么是浪漫,她就沒有那種天真爛漫,渴望白馬王子的少女沖動。

  相反,她見到盡是一些道貌岸然得偽君子,或者一些登徒子。

  但是話說回來,她這就有些不講道理,就她這容貌,去走南闖北,是不可能見到柳下惠的,是個男人都會饞她的身子,這真不能怪男人,得怪她自己。

  可如今郭淡這么一說,她突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咦?他怎么在這里?”

  突然,徐姑姑停下腳步。

  “誰?”

  郭淡順著她的目光看去,只見道路邊上的亭子內站著兩個文士,其中一個身著藍衫,年紀約莫四十來歲,風姿雋爽,湛然若神,能有此風度的男人,還真是非常少見。

  另一個較為年輕,三十歲左右,亦是溫文爾雅。

  郭淡向徐姑姑問道:“夫人,你認識他們嗎?”

  徐姑姑點點頭道:“我只認識年長的那位,此人姓顧,名憲成,乃是江南鼎鼎有名的名士。”

  顧憲成?咦?這名有些熟悉,對了,此人不就是東林黨的創始人么。郭淡不禁又舉目看去,發現對方似乎也向他們看來。

  過得片刻,就見顧憲成與他身邊那人出得亭子,向他們走來。

  待顧憲成走近,徐姑姑微微頷首,神色恭敬道:“顧先生,別來無恙。”

  顧憲成笑著點點頭道:“徐小姐,好久不見。”

  他并未稱呼無思居士,郭淡也聽出這弦外之音,不過他現在也不喜歡別人稱呼徐姑姑為無思居士,明明身邊就站著一個大帥哥,還老是居士居士的叫,對顧先生頓生三分好感。

  顧憲成又看向郭淡,道:“不知這位是?”

  徐姑姑稍稍猶豫了下,才道:“這位是我的夫君。”

  顧憲成微微一愣,旋即拱手道:“顧某真心恭喜徐小姐尋得如意郎君。”

  徐姑姑勉強擠出一絲微笑來,“多謝。”

  郭淡暗自一喜,率先拱手道:“在下郭淡,見過顧先生。”

  “郭淡?”

  顧憲成頓時上下打量了一番郭淡,驚喜道:“你就是郭淡?”

  “在下正是。”

  郭淡點點頭。

  “可真是巧了,顧某這番來開封府,便是想向你毛遂自薦。”顧憲成是喜出望外道。

  “毛遂自薦?”

  郭淡一臉蒙圈。

  “說來是有些唐突。”

  顧憲成稍稍一頓,又道:“閣下若有空得話,可否亭中一敘。”

  郭淡心中也有些好奇,伸手道:“顧先生請。”

  來到亭中,顧憲成又將他身邊年輕人稍稍介紹了一下,這年輕人名叫高攀龍,是他的學生,同時也是進士。然后便道:“閣下有所不知,近年來閣下的大名,是如雷貫耳,顧某一直都想與閣下見上以免,今日可算是如愿以償。”

  郭淡笑道:“顧先生聽到一定不是什么好話。”

  顧憲成呵呵道:“閣下所言不錯,但顧某私以為那些人不過是嫉妒而已,他們就只會夸夸其談,可不及閣下萬一。”

  “真的假的?”

  郭淡都樂了,道:“先生若是想要諷刺我,就直說,沒有關系,我都已經習慣了,開封府哪個文人沒有罵過我,別給我整這些,我心里有些慌。”

  徐姑姑驚訝地瞧了眼郭淡,你知不知道你對面站著得誰嗎?這名望可與蘇煦相比的顧憲成,甚至都還優勝一籌。

  現在郭淡只尊重肥宅,其余人么......呵呵,也就那樣。

  歷史名人又咋樣?

  郭淡對于歷史名人的態度很一般,他自己也是名校畢業生,并且在那個競爭殘酷的社會下,也剛剛取得一丟丟成功,他在任何人面前,是絕不會感到自卑,論知識,論眼界,誰比得上他。

  顧憲成似乎也沒有想到郭淡會跟個市井之徒似得,說話是如此隨便,不禁愣了下,旋即才道:“顧某從不說謊,好與不好,眼見為實,開封府百姓已經給出最好的答案,閣下承包的四府,百姓過得遠比其余州府要好,讀書是為了什么,不也是為此么?只有那些沽名釣譽之輩,才會瞧不起閣下。”

  郭淡一本正經道:“我是真的非常認同顧先生說得話,其實我自己以前也是這么說,可是他們不信,還老要跟我爭,爭又爭不過,最終就剩下倚老賣老。”手機最快更新m.13⑧txt

  一旁高攀龍不禁低下頭來,他是第一回見到這么說話的人,只覺有些好笑。

  徐姑姑也有些臉紅,這是躁得慌。

  “閣下無須與他們一般見識。”顧憲成微微一笑。

  “早就不跟他們一般見識了。”郭淡笑了笑,又問道:“對了!方才顧先生說是來毛遂自薦?”

  “不錯。”

  顧憲成點點頭,道:“顧某看過一諾學府理念,以儒家思想為基,以實學為工,顧某是非常認同,顧某希望能夠擔任一諾學府的院長。”

無線電子書    承包大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