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章 真情焉可忘

無線電子書    節度江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鄭州新府,管城舊縣,如今雖然面積迅速擴大,城墻之內變化卻并不大。郭繼恩攜手許云蘿,由陸詳順、奉效節跟隨在后,漫行于街道之上,四處打量著。

  他們目光所及,民居多為土墻灰瓦,也有二層的磚木小樓,乃是城中富戶所有,聽說如今多是賃給官員作為住處者。偶爾見到一處正在興建的屋子,則為磚石樓房。街頭攤販,皆粗布衣衫,有的還打著補丁。只是瞧著氣色尚可,未見餓殍之相。郭繼恩輕輕點頭,眉頭依然皺起:“如今此地百姓,好歹能吃上一口安穩飯,這也算是咱們多少做了點事罷。”

  路過一處胭脂水粉鋪,許云蘿只掃了一眼,覺得物品粗陋,皆不合心意,便繼續向前。郭繼恩卻帶著她順勢拐進道旁一處院子,但見木屋長廊,屋內傳出孩童們的朗朗讀書聲。他這才滿意地笑了笑:“學堂都已經開館了,日子過得好快。”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夫子從偏房里走了出來,小心向郭繼恩作揖寒暄,又議論起官府新編之蒙學課本。兩人正在閑聊,觀察署的兩位文官李進獻和元燾一塊走了進來。

  李進獻作揖笑道:“適才往節堂去尋都帥,卻說是已經出去閑逛了。咱們兩個一路尋來,瞧見門外陸隊正奉隊監兩個,才知都帥往這學堂里來了。”

  那老夫子才知郭繼恩身份,驚得目瞪口呆,郭繼恩便笑著抱拳與他道別。幾人出了小學,李進獻才稟道:“下官在孫都使處,見著戶部行文,教河南府縣,廣為種棉。此前下官在陽武之時,便有軍士前來,幫著百姓栽種。下官曾閱史書,知此物自西域傳入,先經關內種植,只是出產不豐,其御寒之效,又不及絲綿。不知朝廷為何大力行之也?”

  “棉者,原產于天竺,一經陸路,自西域傳入,此為草棉,便如李司馬所言,并不耐用,早被汰除。”郭繼恩告訴他,“如今官府推種的,乃是木棉。此物經海路流入嶺南諸地。后漢書中記載西南夷,有梧桐木華,績以為布,幅廣五尺,便是此物。燕京以海商自嶺南購入,已在河東、關內、河北等處廣為種植,其鈴籽厚實白軟,可織布,可充絮。如今軍中士卒所穿之軍袍者,多為此物所造,甚為耐用。棉者,比之蠶桑,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豈非大利民生之舉?”

  李進獻點點頭:“多謝都帥解惑,下官心中已經明了矣。”

  許云蘿輕聲對元燾說道:“李司馬未至之時,想必元參軍十分操勞,如今可以松快些了。”

  “其實還好,孫都使在東都之時,也揀選了幾個舊官充任書吏。”元燾笑著作揖,面上神采煥發,“案牘之事,有人分擔,在下則出謀劃策,都使無不言聽計從,倒也愜意。”

  郭繼恩轉頭瞧著元燾,打趣笑道:“瞧著元參軍在河南之地,過得很是自在啊。聽說此地不少富商、世家,頗有納婿之意。”

  元燾慌忙說道:“絕無此事,皆是傳言耳,做不得真的。”

  “可是元參軍人物俊秀,形貌出眾,雖無嬌妻伴隨,亦有紅塵知己,詩歌互答。”李進獻拈須笑道,“李某雖是才入觀察衙署,亦已知矣。”

  元燾額頭冒汗,囁嚅了幾聲,郭繼恩大感興趣:“竟有這等風雅之事,元兄何妨說來聽聽?”

  “都帥,下官與那歌姬,雖有酬唱之篇,實無涉于風流也。”元燾急忙辯解道,“仆得都帥提攜,入幕府掌機要,盡心任事,自宵達旦,無敢松懈。況自悼傷,光陰未幾,并無他念。還望都帥明鑒之。”

  “這也不是甚么要緊之事,不用這等慌張。”郭繼恩輕輕笑了笑,“你如今不過才二十六歲,未必往后就一直鰥居?緣分之事,原本就難說得很。好生做人,好生做事,不忘舊人,善待新人,則大善焉。”

  李進獻也點頭贊同:“原來賢弟竟有這等傷心過往,倒是李某唐突失言了。不過夫妻之事,亦屬天道倫常。如今既有可心之人,令夫人九泉之下,想必也會慰懷。”

  元燾承認也不是,否認也不是,只好苦笑不語。郭繼恩便岔開話題,問了許多別的事情,又皺眉思索,一一囑咐:“孫都使忠厚之人,然非雄才。河南之事,要請二位多多費心了。”

  李、元二人都連聲稱是。見已經轉回管城縣衙門口,兩人便告辭離去。郭繼恩牽著許云蘿的手進了院子,見女孩兒一張小臉之上頗有不懌之色,他想了想問道:“元參軍之事,你不大高興?”

  “俞家姊姊過世未及一載,元參軍便有了新歡。”許云蘿低頭說道,“雖說他如今無有家室,此事并無可指摘處,可是也未免太快了。”

  “他不是說了嘛,未涉于風流。”

  許云蘿輕輕搖頭:“其人神采煥發,彼此必有殷勤之意也。曾經滄海,除卻巫山,既有真情,豈可遽忘焉。”

  她想了想又有些自責:“妾其實不該這等非議旁人,都帥,你要將妾方才的話,都給忘掉。”

  郭繼恩忍住笑意,正色說道:“好,我其實都不記得你方才說過什么了。”

  都帥節堂與管城縣衙占據著同一處官廨,兩路五進的院落,被燕京來人擠用了一半,西路花廳充作樞密節堂,每日人來人往。縣令柳信之頗不自安,就連官廨設于城墻之外的鄭州刺史呂士安,也要尋機過來奏事。郭繼恩壓住不耐道:“都使衙署亦設于此,太守若有不決之事,往彼處奏報即可。其實不必來這邊商議也。”

  海拉蘇性情直率,也不管呂士安面色尷尬,指著節堂之中來往忙碌身影道:“節堂乃是軍機要地,如今戰事繁忙,都帥哪里還有工夫理會這些事!呂使君且先回罷。”

  呂士安才走,河南道巡查使鄭元紀又從洛陽趕來鄭州,入城徑直來拜見郭繼恩。郭繼恩便對他說道:“河南諸官,多諾諾之輩,很是缺了些魄力啊。”

  “河南新復之地,自然還不及燕鎮等處,大家做事都是甚為謹慎。”鄭元紀振衣坐下,將花廳打量一番,“鄭州如今雖是擴地大建,仍覺狹小。都帥往后果真要將河南首府設于此處么?”

  “這是霍真人的意思,他胸中另有宏圖,過些時日自然會與你們分說。”郭繼恩覷著他道,“依本帥之見,鄭憲使之衙署,也是盡早搬來為好。”

無線電子書    節度江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