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章 戰場論英雄

無線電子書    節度江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八月初一日,燕州前軍乙師副師監劉元洲,率乙師甲旅丘振之所部押運糧草,在細雨之中趕至遵化。彼時郭繼恩已經率領中軍甲師乙師和向祖才所部右軍甲師近二萬五千人往東北面追殲虜寇,霍啟明則依然率領著王元相所部駐屯在城外的窯臺村,各處逃難的百姓們也開始逐漸返回家園。劉元洲等對遵化各處被摧殘的景象事先已有預料,但是乙師乙旅慘重的損失和段點檢的陣亡依然令他們吃驚得說不出話來。

  段克峰被郭繼恩留在了霍啟明身邊,劉元洲望著神色木然的小伙子,嘆息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卻找不到安慰的詞語。

  丘振之怒目圓睜,向霍啟明抱拳道:“末將這就點起人馬,往遷西送糧,順便助統領一道殺賊。”劉元洲和旅監曾樹貴也忙道:“卑職當與丘校尉同往遷西去,共助制將軍追敵。”

  霍啟明起身道:“我與你們一道去。”說著轉頭吩咐段克峰,“段隊正請留在此處,回頭統領那邊自會有吩咐。”

  霍啟明目視王元相,示意他看住段克峰,王元相點頭表示明白。段克峰卻沉聲道:“少將軍命小人隨扈真人,是怕小人一時憤怒,做出沖動之舉。真人既然欲往遷西助戰,小人身為親衛營隊官,自當跟隨左右。還請真人放心,小人知道輕重厲害,決不會意氣用事。”

  見他如此說,霍啟明只得道:“也罷,那你就隨我一道出發。王團練,你們便留在此處,照看好關巡檢、雷旅監等幾位。”于是親衛營乙隊隊正吳守明、隊監張守貴急忙出去吩咐部屬們收拾行裝。

  七月廿九日夜,在遵化城東南遭遇敗仗的東虜軍分為三拔,連夜向遷西縣城撤走。他們的行動次日即被燕州軍察覺,郭繼恩當即點齊兵馬,攜四日之糧,全速追敵,燕州軍在閻屯、屯營與烏倫里赤親率殿后的中軍兩度交戰,盡管燕州軍斗志昂揚,人人奮勇,但是烏倫里赤也同樣沉著鎮定,調度有方。在付出近兩千人傷亡的代價之后,東虜殿后部隊順利撤至遷西縣城附近。

  虜兵沒有進入殘破的縣城,而是撤入烏倫布臺事先在白廟峪口修筑的營壘。直到這個時候,天興汗才遣人向遷安境內的趙時康傳令,命他領兵趕往遷西縣城。

  同日,烏倫合齊率部向北急進至盧龍塞,與后軍主將塞里奇安合兵一處,計有一萬三千余人,于是出營猛攻燕州左軍營壘。

  安金重所率丁孟秋、趙士祥二旅只有五千余人,激戰之中,安金重中流矢負傷,燕州軍抵敵不住,退至獨溝再立營壘。東虜烏倫布臺所部右軍及后軍之一部,挾裹著虜來的數千民伕工匠等從盧龍塞逃出,奔向饒樂城。為了不影響行軍速度,烏倫布臺悍然下令將跟隨不上的百姓全部殺死在灤水岸邊,河水為之一赤。

  烏倫里赤率部隨后奔逃至盧龍塞,與烏倫合齊、塞里奇安會合,重整部伍,緩緩向饒樂方向退卻。見賊兵勢大,丁孟秋、趙士祥亦不敢追擊,在安金重的命令下,左軍甲師的這兩個旅又沿著山峪通道向南面趕過來。

  叛逃東虜的趙時康率領右軍五個千人隊,在遷安境內馬蘭鎮與燕州前軍甲師對峙。直到東虜主力退入遷西縣北的山峪,并派出傳令兵給他下令之時,趙時康才得知天興汗敗退的消息。這位降將當即嚇得心膽俱裂,但是冷靜下來之后,他知道自己絕對不能往遷西城去送死,必須自己設法逃走!

  郭繼恩在麾兵進入遷西之后立即繼續向東,迅速進據幾乎空無一人的遷西縣城。在縣衙的二堂里,他對楊運鵬、向祖才等部將說道:“眼下已經能夠大概摸清虜王的意圖,就是斷臂求生法,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主力順利撤入遼西——遷安的趙時康所部便是他拋出的一個餌。”

  兩個點檢都同意主帥的推斷,楊運鵬皺眉道:“問題是,這個餌,咱們還不能不吞,側翼有這么一支精銳之敵,必須先行殄滅。”

  “咱們分兵行事,”郭繼恩立即做出決斷,“中軍兩師強攻白廟峪之敵壘,本帥與向點檢領著右軍甲師往遷安去,現在就出發!”

  向祖才欲言又止,郭繼恩解釋道:“本帥也知道,袍澤們都十分疲憊,但是趙時康這支賊兵必須打掉,否則變數太多。”

  “是,”向祖才也知道軍情急迫,部隊休整實在是奢望,便走到門口吩咐下去,全師立即開拔。

  趙時康為自己這支兵馬選擇的逃跑路線向東直奔昌營鎮,然后進入小鎮背后的山峪,經都山縣境逃回遼西,這是最近、最便捷的一條路線。

  但是虜兵才出馬蘭鎮,駐扎在遷安城北面扣莊的前軍甲師副點檢薛寧就得了斥候急報,他便毫不猶豫將兩個旅的兵力全部帶出營壘,向東北面截殺這支敵兵。

  兩軍在昌營鎮西面相遇,雙方士卒同時打馬狂奔向村鎮,同時向敵方隊列連連放箭,并很快在村外殺作一處。細雨早就已經停了,天空依然陰霾,雙方士卒滿身泥濘與血跡,激戰在一處。趙時康大聲喝罵著,催促軍官們將兵力全部投入戰場,盡快殺出一條血路來。

  就在這時,他聽見了身后的原野之上,傳來了令自己魂飛天外的畫角聲,接著大片黑壓壓的人馬涌出地平線,疾奔而來。

  這是郭繼恩親率的右軍甲師近萬兵馬,經過兩日的急行軍趕到此處,他們甚至來不及歇口氣,便憤怒地殺入了戰團。

  在燕州軍的兩面夾擊之下,虜兵盡管作戰十分勇猛,他們依然還是在半個時辰之內被幾乎全部殲滅,趙時康僅僅帶著數百人逃脫,竄入昌營鎮北面的群山之中。

  昌營鎮是一座有著上百戶的大村鎮。雙方兵馬交戰之時,村民們都嚇得往山上奔逃。見到官兵將虜賊幾乎全部殺盡,他們才戰戰兢兢地回來,并拿出家中僅有的一點存糧,供軍士們饗用。

  郭繼恩謝過村中里正,并吩咐宋庭耀等照價給銀,這才和薛寧兩個,坐在村口的石塊之上,眼瞧著俘兵們將戰場之上的三千多具敵軍尸體收集在一處。天氣陰涼,山風吹過,他對薛寧贊賞道:“這次作戰,你很是果決,不愧于監軍當初夸贊,的確是一員良將,當得首功!”

  薛寧面上并無得意之色:“趙時康熟知這邊地形,卑職料想他必定會擇機撤逃,是以有所預備,也是幸虧統領及時趕到,不然也不能得此大勝。只是教叛將走脫,甚為憾事。”

  “料想右軍甲師才趕至戰場,他就棄眾先逃了。”郭繼恩也有些感慨,“這仗打到今日,也該到了收尾之時。那東虜偽王,用兵精熟不亞于當世所有名將。此人剛毅狠決,臨機善斷,當真是天生的將才。”

  “是,此人確為勁敵。”激戰之后的薛寧依然表情沉靜,“進退之機,把握極當,亦足為梟雄之列。”這時向祖才一手捏著胡餅,一手拿著皮囊走過來,聽見他們說話便插言道:“唉,大亂之世,所以英雄輩出也。這偽王崛起偏遠之地,亦算得上是個英雄。”

  “薛點檢稱偽王梟雄之儔,大致不差。”郭繼恩并不同意向祖才的說法,“若稱其為英雄,本帥卻覺得未必。彼雖天生智勇,卻是兇暴肆虐,其人以劫掠殺戮起家,所到之處,尸橫遍野,殘城壞壁,良田變成荒野,平民迫為奴隸,這樣的人,為了一己之野心而禍害蒼生,何可以英雄稱之?哪怕其人大業得遂,果真成為開國之主,在我眼中,也不配稱為英雄。”

  向祖才忙道:“偽王如何能與少將軍相提并論!自然是遠遠不及。”他想起于貴寶所言,便又說道,“少將軍心系黎庶,急赴危難,足見英睿仁善,料想將來,必定會締造一代盛世也。”

  “哪里當得起老點檢這樣夸贊。”郭繼恩不禁失笑,他想了想又搖搖頭,用極低的聲音自語道:“盛世,盛世,上位者錦衣玉食,下面的百姓半饑不飽,當政之人偏還得意洋洋稱之為盛世,狗屁的盛世。”

無線電子書    節度江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