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66章,師徒論道2

無線電子書    洪荒之緣來是猴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事情是這樣的,當初老道士和小和尚,同一個時間下山。

  因為戰爭規模太大,他們卻被分到不同的隊伍中,大家互不相識。

  一場大敗,大家更是各自逃亡。

  巧合的是小和尚,重新找到組織,就遇見來投軍的小道士,兩人同樣滿腔熱忱又意氣相投,接下來的日子。

  小和尚和小道士兩人并肩作戰,雖然小傷不斷,卻沒有什么大礙,可是沒有人知道,意外即將來臨。

  戰爭里的時間,慢慢過去三年。

  在一次大戰中,小道士為了救即將被殺死的小和尚被敵人一刀刺中心臟,最后不治身亡。

  小道士臨終之前,將自己下山的目的告訴小和尚,讓小和尚幫著找師父老道士,如果能活到戰爭結束,要完成小道士娶妻生子,照顧后半輩子的愿望。

  小和尚永遠忘不了,小道士說到娶妻生子時候臉上泛起不正常的紅暈。

  后來盡管小和尚拼經全力,搭上左手臂殺死了仇人,可是人死不能復生。

  天不負有心人,小和尚最后找到了老道士,老道士聽了小和尚說的話。

  明白小道士不聽自己的勸告下山,死于戰場之上。

  在士兵眼中,鋼鐵一般的侯爺,那個被敵人用箭射瞎一只眼睛,都沒有哭的男人,哭的像個淚人一樣。

  一夜之間,又蒼老了幾分。

  原來這三年里,老道士連獲戰功,還救過御駕親征的皇帝。

  三年之內連升數級,更被皇帝冊封被為定遠候。

  老道士說自己本是,山中一閑云野鶴般的道士,堅決推辭不受冊封。

  這事跡傳遍了,整個個個兵營。

  小和尚這才知道老道士的位置,這才找到了老道士,順利和老道士相認。

  老道士聽到了小和尚的話,收下了小和尚這個弟子,為其取道號為道真。

  因為小道士的愿望,讓小和尚替小道士娶親生子,也為了早點還黎明百姓一個和平,老道士接受了皇帝的冊封。

  時間一過就是六年,老道士帶領的一方才漸漸趕走敵人,恢復了家園。

  除開一些小規模的剿匪行動,天下重回太平,秩序也慢慢恢復正常。

  老道士和小和尚立下的功勞,讓本為皇室旁系的老道士封王,是為賢王。

  小和尚更是被封為,定遠候。

  兩人位高權重,責任自然也重,最近路過這里,聽說這里有個很靈驗的寺廟,這才讓小和尚想起要回去一趟。

  在爭取老道士同意后,兩人這才帶著護衛來到了這寺廟所在。

  小和尚攙扶著老道士到了寺廟處,老和尚聽說是,大名鼎鼎的賢王和定遠候光臨寺廟,自然帶著人前來迎接。

  老和尚沒有認出小和尚來,雖然看著有幾分面熟,可是確實沒認出來。

  小和尚有些失落,連最后的一絲留戀也斬斷了,現在的小和尚和這寺廟的一切,不再有一絲關系。

  換成一般的普通人,誰在看到一個眼熟的又年紀輕輕,高權重的侯爺,還是未來的王爺,他亂攀關系嗎?

  這是不要命的行為,誰敢?

  老和尚自然也不例外,從當初做的決定和現在的表現來看。

  老和尚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如果非要加一個標簽的話,就是修佛的普通人。

  所以老和尚不敢瞎想什么,畢竟老和尚一輩子不知道見過多少身份高貴的人來寺廟還愿。

  老和尚把兩位貴人,恭敬領進了會客廳,讓后在摒棄閑人之后。

  老和尚和小和尚、老道長三人進行了一番對話,老和尚“敢問兩位施主,可是我朝大名鼎鼎的賢王爺和定遠候?”

  “看來老和尚,認不得熟人了?”

  “我等確實是你口中的之人。你也是我兒要找的人。”老道士回答道。

  老和尚聽了賢王的話很迷糊,不解的看向,年輕的定遠候。

  “敢問貴人,我們哪里見過嗎?”

  “呵呵呵…

  師父,你才是貴人,且多忘事。”

  小和尚這課想起了很多。

  回憶起自己這些年見到的,和山下村民一樣淳樸的百姓。

  小和尚也遇見過,活著的村民和小伙伴們,活著的人,小和尚遇見了,還能照顧一二,可是這些年里死去的人,又怎么可能起死回生?

  小和尚永遠忘不了,那些死狀凄慘的人和并肩作戰,親如兄弟的戰友。

  其中就有小道士,每天夜里許多痛苦不堪的回憶都會不受控制的,出現在小和尚的夢里,讓小和尚痛徹心扉。

  事情越是這樣,小和尚越是無法原諒,像老和尚他們這樣的人。

  什么樣的人?

  如同詩里寫的那樣的和尚“盛世天下佛門昌,道家深山獨自藏。亂世菩薩不救世,老君背劍救滄桑。”

  小和尚直勾勾的看著,眼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師父。

  老和尚已經不是,小和尚從小敬愛的師父了,因為老和尚他不配。

  如果當初戰爭一爆發,老和尚不是關閉山門,帶著寺廟中的徒弟們,一起下山保家衛國,能救多少人且不說。

  山下那些淳樸的村民,也不用背井離鄉,最后落得個客死他鄉的下場。

  小和尚越想看向老和尚的眼神,越加冷漠無比,讓老和尚迷惑不解,當知道小和尚身份后。

  老和尚和寺廟里所有人,一輩子都無法忘懷,小和尚那眼神。

  小和尚只是出神了一會,在老和尚好奇且尷尬的陪笑下,開口就向老和尚解釋道,自己是當初下山的小和尚。

  講述了自己這些年的所見所聞,和老道士師徒的關系。

  老和尚用不敢置信的眼神,靜靜地看著小和尚,他完全不敢相信,現在位高權重的侯爺。

  是當年那個魯莽的小和尚,現在世事境遷,小和尚和老道士情同父子。

老和尚還能說什么?對于山下那些村民的遭遇,只是感嘆一句  “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可是小和尚和老道士聽在耳里,卻感覺是那么的諷刺,感覺他們在這里多待一會,都會讓他們的心靈受到污染。

  如果當初老和尚是決定,帶著自己的弟子們一起下山,保家衛國。

  那么現在結局或許是另一番光景,多少人和家園將免于災難?

  可惜,如果沒有如果…

  小和尚了卻心里,最后一件關于寺廟的事情,留下一些財物給老和尚,算是報答他對自己的養育之恩。

  小和尚沒有反駁老道士的話,心里想著確是如何“滅佛”…

無線電子書    洪荒之緣來是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