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心里補充一句道:“先混出去再說,至于俺老孫出去了,還不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嘿嘿嘿…”
不恭道人哪里會被孫悟空這個“機靈鬼”給騙到?
孫悟空只見不恭道人,右手伸出三根手指頭…
不恭道人右手伸出三個手指頭,對孫悟空說道:“我有三個條件,你答應我!就就放你出去!”
孫悟空連連點頭道:“大哥你說,別說三個要求了,就是三百個要求,俺老孫也答應!”
孫悟空心里想到:“都答應你,等我出去了,我就不認賬!你至尊寶是我親大哥,總不能拿我這個親弟弟怎么樣,嘿嘿嘿…”
不恭道人明白孫悟空想法,再也忍不住一個爆栗就敲在孫悟空腦門上,冷呵道:“孫悟空你別想糊弄我,不然你跑到天涯海角,我都能把你抓回五行山,這五百年里,我會讓五行山寸草不生,你就安心的吃你的鐵丸子、喝銅汁去吧!”
孫悟空聽了不恭道人的話,身體條件反應的打了個哆嗦,連自己額頭被不恭道人彈掉一搓猴毛,也忘了喊疼!
孫悟空沒有想到不恭道人,自己這個大哥至尊寶會這么狠,還那么機靈!
孫悟空“嘿嘿嘿”一笑道:“我不敢耍花招了!大哥你就帶我出去吧!至于三個要求你說就是!俺老孫都答應也好好遵守就是。”
不恭道人對孫悟空說道:“第一,你出去這段時間不能自稱孫悟空,第二,你不能頂嘴,所有事情都聽我得!第三,你不能惹禍?三點任何一個犯了,嘿嘿…”
孫悟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哪里不知道不恭道人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意思?
孫悟空對著不恭道人連忙行禮道:“我的好大哥,我都聽你的!快帶我離開這個鬼地方!”
不恭道人隨意一揮手,就將孫悟空掉的那搓毛撿了起來,變成“孫悟空”的樣子,代替孫悟空“壓”在這五行山下!
不恭道人將孫悟空收入袖里乾坤,隨后放出那放牛娃牛郎。
不恭道人帶著走出齊天大圣府,在將放牛娃牛郎送到山腳下,獨自回家后。
不恭道人光明正大飛身而起,在五方揭諦和五行山山神恭送下,離開了五行山。
五方揭諦和五行山山神在不恭道人離開后,也沒有發現齊天大圣美猴王孫悟空,有什么異常!
孫悟空和之前一般無二,卻是已經過著平淡而有規律的生活!
后來這一切被孫悟空化名寫成吳承恩,改變寫在西游記中,只不過其中只有放牛娃的記載,沒有不恭道人這個“至尊寶的存在”。
西游記后來變成的名著,隨著后世人們對西游記的情節解讀,發現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那就是一個放牛娃怎么敢一個人上山,五方揭諦和五行山山神,為什么看著放牛娃破了如來佛祖,立下的規矩也不攔著?
并且孫悟空鎮壓之處,怎么可能沒有結界在?一個小小的放牛娃,一點修為都沒有的凡人,這么輕易進去?
五方揭諦和五行山山神,西方佛門眾人又不是不存在!
孫悟空所在的地方可是眾多勢力關注的地方,哪里有那么容易讓一個放牛娃請易進入,然后完好無缺的,大搖大擺的離開?
這明顯的就是不正常,然后就有人認真研究這個問題。
于是經過細細想,認真的研究后,這人就有了答案。
那個時候的孫悟空天下誰人不認識,可是真正和孫悟空有關系的朋友兄弟。
哪一個不是躲著孫悟空,聲怕殃及池魚。
可是有人就說了,還有一個人不會躲著孫悟空。
這個人就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老祖,這些人猜測菩提老祖和西方佛門二圣不是同一人,而且某個不為后世人知的洪荒大能。
假設一切都成立的話,受菩提老祖親傳功法的孫悟空闖了大禍,被壓在五行山下。
就算當初菩提老祖,把愛徒孫悟空趕出師門,然后自己也離開了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表面上看菩提老祖和孫悟空恩斷義絕,但是在孫悟空下山之后,菩提老祖這個師傅,明知道自己這個弟子,不安分的主,又是量劫主角哪里會放心?
所以就有人說,孫悟空離開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后,菩提老祖暗地里實際上,時刻關注著愛徒孫悟空,時不時地還在暗中幫助孫悟空。
不然的話孫悟空,僅僅不到幾百年的道行,就算吃了仙丹蟠桃,也不能保證天庭沒有敵手。
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受盡折磨和苦難,菩提老祖不忍孫悟空對世間充滿仇恨,可能鉆牛角尖,有墜入魔道的風險,還會報復澀會。
好好的一顆苗子,又是自己親手培養起來的愛徒,菩提老祖怎么可能看著孫悟空沉淪?于是,菩提老祖就來到那五行山,來看這孫悟空。
菩提老祖為了不引別人注意,避開三界眾人的耳目,所以變化成五行山邊經常放牛的小孩。
天上修為通天的神仙和圣人們就算看見了,也會給菩提老祖幾分面子,必竟愛護自家弟子,是為人師傅的常情。
看在菩提老祖的面子上,自然是視而不見,而五方揭諦和五行山山神等等小嘍啰又看不明白菩提老祖的變化,自然以為這是個普通放牛娃而已!
放牛娃為什么能進入五行山結界,那只能歸結于緣分而已!
佛不是常說:“佛渡有緣人嗎?這放牛娃也許就是,孫悟空的有緣人而已!”
菩提老祖見過孫悟空之后,離開前還善了后,將這段記憶打入放牛娃的記憶中,讓放牛娃可以進入那五行山中。
放牛娃后來也是進入了五行山中,給孫悟空摘桃子講自己的所見所聞,五方揭諦和五行山山神哪里還會懷疑?
菩提老祖和孫悟空兩人,保持著默契,自然是看破不說破!
菩提老祖這一番作為不但隱瞞住了自己的行為,讓五方揭諦和五行山山神蒙在鼓里,不至于引發別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