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95章

無線電子書    鼎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連續兩輪箭雨呼嘯而下,潞州軍騎兵不得不收集腳步,慢慢后退到一箭之地外,看著不遠處矮山崗之上的闖字大旗,卻是無法再向前。

  倒是蒙古騎兵卻依舊還在不斷的奔馳著,一輪輪的箭雨不斷的向著前面呼嘯而下。

  借著馬力,蒙古人的箭雨堪堪與闖軍的強弓勁弩打了個五五開。

  不過雙方之間的敗兵就比較凄慘了,在雙方數輪交手之后,無數尸體便橫陳在雙方之間。

  經過李自成本部軍隊的攔截,大部分敗兵得以從大軍兩側抱頭而回,在李自成本部之后重新整頓。

  李自成本部有著堅固的營壘,在嚴密的防御之下,單靠騎兵根本不可能攻的下來。

  層層疊疊的營帳連綿無盡,如同平地上一道蜿蜒的城池,一直綿延至視線的盡頭。

  有堅固的堡墻保護,李自成手下的士兵雖然素質比起李征的士兵差許多,但是卻是能夠依托有利的地形,頑強的抵抗著。

  潞州軍火銃兵在營中密集的厚木盾面前,也失去了無往不利的犀利,離的遠了,根本無法擊穿木盾,離的近了,又會被闖軍密集的箭雨給籠罩其中。

  只有火炮能夠有效的殺傷闖軍士兵,但是區區十數門小型火炮,在正面會戰之時也發揮不了多少作用,更不用說在這種地形復雜的環境下,雖然不斷的殺傷闖軍。

  但是這種傷亡對于數目龐大的闖軍來說,根本就不足為道。

  “看來,李闖是準備堅守,與咱們拼消耗了。”

  李征信步游騎的在李闖大營前不斷的奔馳著,仔細的觀察著闖軍的方略,最后得出了這個結論。

  “他倒是挺明智的。會戰已經說明,他們人數再多,也不可能是咱們潞州軍的對手!洛陽距離這里雖然有數百里,但是補給線卻遠遠比我們短,對耗對他們是有利的。”

  李開莫策馬立于李征身邊,贊同的說道。

  “李自成要對耗,卻是正中咱們心意,算算時日也差不多了,我看李闖還能夠耗幾天?”

  李征哈哈一笑,滿不在乎的說道。

  這話讓身邊的眾將都開始笑了起來,受之前大戰建奴的啟發,李征又一次用出了以身為餌的戰術。

  他親率主力由東南西,不斷的擊破闖軍在山東、河南、安徽的薄弱統治,將李自成的目光牢牢的吸引在自已身上。

  另一路蘇浩大軍,則是偃旗息鼓,一路悄悄奔襲洛陽。

  唯一不同的是,他此次帶領的軍隊是主力部隊,七萬余大軍之中,潞州軍與宣大軍就占據了近五萬,剩下的都是蒙古的歸義軍。

  這股大軍足以橫掃李自成,由不得李自成不率主力迎擊而來。

  雖然李征的打算是打痛李自成,逼迫其向南禍亂南方縉紳,但若是李自成不來迎戰于他,而是躲在洛陽城,那也并沒有什么不好的。

  若是李自成真的蠢到固守洛陽的話,李征也不介意全面催動大軍圍死洛陽,徹底將李自成剿殺。

  畢竟能夠禍亂江南縉紳的流寇數不勝數,羅汝才,張獻忠,哪一個會是省油的燈,甚至名義上的官軍方面,左良玉也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這些人,無論將哪一個趕過去,他都能跟在后面大撿便宜。

  如今李自成愿意與自已在這里對峙,李征當然不會不給這個臉面,只要洛陽城如今依舊空虛,他就不怕這李自成不會再一次流竄。

  只不過,如今的北方,已經再也沒有李自成回旋的余地,除了北方已經搶無可搶的境地外。在陜西、山西、河北、山東已經連成一體,李征手中又掌握著大量騎兵的情況下,李自成再想象前些年那般縱橫馳騁,完全就是癡人說夢。

  雖然李征若是不惜代價,強行破營的話,李自成也根本不可能守的住他這條并不算堅固的大營,但是有更省力的法子,他也不愿意再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這一系列戰爭雖然李征都打贏了,但是李征的損耗也是極大。

  與建奴之戰,單單潞州州嫡系傷亡的數字起碼有八千以上,大部分的損失都是在與皇太極的野馬沖陣之時產生的。

  除卻嫡系,雜系關寧軍更是凄慘,五萬大軍一仗下來基本上賠了個精光,在冷口狂攻皇太極之時,又是產生了巨大的傷亡,最后剩下的數量還不足九千。

  雖然這些軍隊戰力已經與之前判若兩人,但是這種慘烈的淘汰,還是令人為之膽顫。

  唯一的好處也許就是大部分的傷亡,李征根本無需為他們買單。

  畢竟有萬余騎的傷亡,是在無令后退逃跑的路上,至于逃亡的人,更是數不勝數,這些人按照潞州軍的軍法,都是需要賞一顆鉛彈的,撫恤更是一個銅子也無。

  最大的消耗是錢糧,這一次出征,幾乎將在京城搶來的糧草消耗一空,尤其是駐守大明九邊的李悅大軍,更是直接將糧食卷去了大半。

  至于金銀,倒是并沒有用去多少。

  不過在可見的未來,大筆的軍功賞銀,傷亡撫恤銀子,還有日益膨脹的軍隊的基本糧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甚至未來一兩年,整個九邊都還需要依仗山西糧食供給才能維持,這其中的消耗又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北方數省想要恢復元氣,更是需要海量的物資支援,李征有的時候都不敢細算,感覺自已時時刻刻都快要處在崇禎皇帝的處境中,那便是朝廷在事實上的破產。

  寧夏那邊倒是不斷的恢復著,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年不到,但是卻是已經開始無需山西不斷的供血支持,反而開始向陜西甘肅寧夏三邊供血。

  在大明一朝,除了開國之時的數十年寧夏還能為大明所用之外,余下的兩百年來,號稱塞上江南的寧夏卻是根本無法負擔起三邊的軍用,這里面牽扯到一些宗教問題,巨大的阻力讓大明朝開發寧夏阻力重重,甚至還不斷的倒退。

  至于李開遠在當地實施的政策,李征也有些耳聞。

  不過李征卻也看的出來,很多政策單憑李開遠這種腦袋里面長肌肉的莽夫還是想不出來的,背后是有高人在指點的。

  至于是誰,李征也完全猜的出來。

  如今山西方面派遣的官吏軍團也在加緊的向著河北、山東而來,他們將是地方上新的治理者,這些完全適應了山西新體制且經驗老道的官吏,在河北,山東這種已經被打的白紙一張沒有任何阻力的地方,想必很快就能讓這兩地重新煥然一新。

  在李征耐心等待著洛陽消息之時,皇太極也終于再一次回到了盛京。

無線電子書    鼎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