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的那場戰斗,成為了洛陽世家、朝廷以及大部分玩家心中的痛。
在玩家和NPC的努力下,原本可以改變歷史的世家和董卓的洛陽爭霸戰,居然以一直占據優勢的世家失敗而告終。這次戰斗也成為了各地區、國家論壇上不斷分析的案例。
其中世家朝廷軍隊的各種布置雖然讓人眼前一亮,但很明顯還是董卓軍技高一籌,不僅僅是援軍提前到達這么簡單,而是即便援軍還未到達之前,董卓軍的騎兵就通過李代桃僵和化整為零之計,不斷的把王牌部隊飛熊軍和并州鐵騎派到城外,再讓普通士卒騎著馬回來。
至于城外精銳騎兵的馬匹問題,等援兵來了還用擔心么?再說城外的馬匹也不是沒有,特別是和董卓軍有著交易的各種馬匹商人,他們對于壟斷權力階級的世家的看法同樣不怎么友好。
就在樣,其實在世家朝廷發動進攻的前一、兩天,董卓軍就已經把精銳騎兵換到了城外,而普通士卒換到城內軍營,而朝廷世家的試圖進攻行為,更是主動入甕,或者說,在曹操和王越推動世家進攻的計劃,其中也有董卓一方的參與和干涉。
想要通風報信,告知進攻時間確實不可能,即便有那個能力也容易暴露,但讓世家朝廷的進攻時間往后拖延幾天,對于那些人來說卻不是什么難事,畢竟世家本身并不想流血流淚。
戰斗的結果也同樣讓洛陽城的世家朝廷承受不起。
世家朝廷聯軍的主戰場玩家戰死大半,NPC士卒傷亡數萬,還能戰斗的正規士卒不足三萬人,而王越因為深入敵陣,又被呂布纏住,直接困于敵軍,不過呂布居然把王越和剩下的上百名虎賁士卒放了。
同樣在正面戰場的老牌公會玩家們見狀也紛紛求饒,但并沒獲得呂布的賞識,被呂布直接一揮手,全部當場斬殺。要知道王越可是正面擋住呂布人馬合一沖擊的讓呂布惺惺相惜的人,其他人自然沒有這個待遇。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呂布又何嘗不是留下王越作為一個籌碼呢,只要王越在京城,那么呂布的地位就有保證,畢竟也只有呂布能夠攔住王越的攻擊。
最關鍵的問題是,皇甫嵩身為第一戰場主帥,并沒有逃跑,最后直接被董卓軍擒獲,而因為皇甫嵩的傲骨,第一戰場的大部分將士要不為國犧牲,要么被董卓軍擒住。
不過好在袁紹和曹操一樣,見狀不妙就帶著眾人逃跑,保存了部分抵抗力量。
也就是說雖然聯軍承受了不能承受的失敗,但其實對于世家來說損失并不大,大部分都是朝廷的正規軍戰死或者被俘,而諸位預備力量的世家家將、家奴其實損失并不大。
也就是說,其實世家們依然有足夠的籌碼和董卓進行談條件,好像洛陽的世家們也確實這么做了。
想想兩天前,根據董卓的性格,武安邦讓青武公會的玩家先撤出洛陽城,只留下自己帶著一些核心玩家在洛陽城,就是擔心董卓借助勝利的威勢,對洛陽城進行大清洗。
如果不撤退,到時候躲過了西大營兵災的青武公會玩家也難逃董卓麾下騎兵的追殺。
而武安邦和精銳玩家,即便冒著被追殺的危險也要留下來,關注洛陽城的局勢,當然為了防止萬一,武安邦和精銳玩家們住到了戰斗前新購買的民居中,這段時間的洛陽城,隨著不少百姓逃跑和被招募,也自然有不少官府或是系統販賣的空房。
不過事實證明武安邦多慮了,或者說董卓并不像歷史上描寫的那樣,至少在這幾天董卓和世家們好像達成了什么協議。
首先就是皇甫嵩在世家和皇甫堅壽的幫助下,脫離了董卓軍的牢房,而不少將士也紛紛被釋放,不過更多的沒有關系的將士則是不同意投靠的情況下被斬殺,不過世家好像也默許了。
皇甫堅壽乃皇甫嵩的兒子,與父親和董卓的交情不同,皇甫堅壽和董卓的交情不錯,這樣有些奇怪的關系,其實也不難猜測,畢竟董卓在皇甫嵩的麾下待過不久,或者皇甫堅壽和董卓同軍較久,兩人產生不錯的友誼。
其實皇甫嵩和董卓之前的關系也不錯,但是因為幾次事情,董卓的性命幾次掌握在皇甫嵩手上,導致兩人慢慢惡化,而皇甫堅壽自然沒有這個上下級的矛盾,再加上董卓游牧民族直來直去的性格,兩人保持住友誼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目前來說,利益受損的只有大漢朝廷,不過在聯軍戰敗以后,大漢朝廷好像變的不存在一樣,只剩下世家們還存在,不過偶爾從宮中爆出的消息來看,大臣們和董卓依然針鋒相對。
但所有明眼的人都明白,朝廷將慢慢落入董卓的手中,那些依然能夠和董卓爭鋒相對,甚至出言諷刺的大臣們,不過是董卓故意而為。
是的,即便在歷史上,董卓控制洛陽城的前期,也能發現其實董卓并不是不像做一個周公一樣的人臣。不過因為種種原因,董卓自身的欲望,以及關東世家們的不合作,導致董卓的本性再也壓不住,重新變回殘暴的一面。
根據歷史記載,董卓換皇帝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而是當初洛陽宮亂時,董卓向少帝劉辯詢問事變經過,少帝語無倫次,而陳留王劉協卻能表述清楚。再加上劉協乃董太后撫養長大,和董卓也算是五百年前一家,所以董卓才萌生了換帝的想法。
由此可知,董卓雖然藐視漢室,但換帝并不是為了自己,如果真的想權傾朝野,其不是更傻一些的少帝更容易控制?當然完完全全不為自己利益考慮,那也不是一個合格的亂世軍閥,所以董卓換帝雖然得到好處,但相比不換帝來說并沒有太大區別,反而得罪了關東世家。
但也可以換一種說法,那就是關東世家表面妥協,和董卓一起處理朝政,但實際上關東世家是想要利用董卓,所以自然會處處和董卓進行牽制,這也是雙方矛盾爆發導致十八路諸侯討董的原因,說白了就是利益分配。
不過從董卓換帝以后,從何地征召名士,不難看出董卓依然想有一番作為,可惜的是在失去了制約以后,董卓和麾下的西涼軍的本性,以及軍閥本身的缺陷,必然會毀掉董卓那不切實際的周公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