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七年四月初四,夏國已是初步雨季,這天從一大早開始,天啟城就下著瀝瀝細雨。
楊松帶著家人以及夏國的各重臣及其家屬,身著正裝,撐著黑色的雨傘,徒步趕到了天啟河以北的烈士陵園,準備進行一年一度的祭奠儀式。
臨近十點,蒼天都好似知道在這天地之中即將發生的一幕,天空的小雨逐漸的停了下來,露出了被雨水沖刷過后顯得格外湛藍的天空。
突然,正在默默等候的人群中不知哪個家屬的小孩喊了一句:“看吶,有彩虹呢。”
眾人隨之看去,只見東邊的天空中不知何時掛上一輪彩虹,架在了幾片白云只見,另外醒目!
“哈哈,正所謂‘風雨之后彩虹出’,今日風雨之后遇此虹,這正是映照我煌煌夏國必像這東出的彩虹,高掛天際,閃耀于田地之間啊!”
“元晦說的不錯!”楊松聽到朱熹這話,出言贊同后隨之訓誡道:“有今之夏國,與眼前烈士之奉獻莫不可分,爾等需謹記,正是有先烈之犧牲,才有如今之你我!”
“是,大王,臣等必謹記于心,不敢忘卻!”群臣肅立,對著楊松行禮稱是。
楊松點頭“嗯”了一聲,接著道:“當然,各位的功勞寡人也不會忘,夏國有今天,寡人能有今天,多虧了各位能臣大才的付出與輔佐!”
“大王英明!臣等不敢邀功。”群臣聽聞此言更是作感動狀,齊聲道:“為王效命,雖死無悔!”
之后,楊松向負責主持儀式的禮廳廳長長孫晟問道:“季晟,時間到了沒有?”
“回大王,時辰已到!”
“那就開始吧。”
“是,大王!”
隨著兩人一問一答的結束,長孫晟從楊松身后走出,走到一旁展開卷軸開始主持祭奠儀式。
悼詞朗誦,獻祭三牲,上香行禮…一整套儀式下來,時間已經抵至正午。
隨后在國宴廳內,楊松設宴款待了一行人。午宴結束后,今天的祭奠儀式才算是落下帷幕。
對于犧牲了的將士,楊松是非常重視的,就像他在陵園對群臣所說的那樣,正是因為有著這些為國付出、犧牲的將士,才會有現在這樣強據一方的夏國。
也許在他人看來,有著楊松這個君主、大王的帶領,才會有現在的夏國。不過楊松他自己知道,他自己也許發揮了一個領頭的作用,但還是離不開各個能人的智謀、勇武,更重要是百姓的支持!
楊松始終記得一句話:得道者眾,失道者寡!這也是他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民生的原因,而且他也不想百姓在的帶領下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不然,這不是讓他白來這個世界走一遭嗎?
次日,楊松把劉基、李靖召來,見禮之后,他先向李靖詢問道:“藥師,軍隊現在的情況怎么樣了?”
“回大王,軍隊已經改編完畢多時。”李靖抱拳回答道:“經過近一年的操練,如今已有一戰之力。”
李靖所說的“一戰之力”,不是說夏國的軍隊真的只有一戰的力量,而是說夏國的軍隊都已經形成了戰斗力,可以隨時出戰,只是戰斗力還沒有達到巔峰,軍隊也稱不上精銳。
“很好。”楊松點頭稱贊了一句,接著問道:“將領們是否能夠勝任兵力上漲的軍隊?”
楊松之所以這么問,是因為個人的能力是有極限的,就算再厲害的將領,所直接統率作戰的軍隊不可能沒有個上限。
“啟稟大王,三軍將領足以升任。”李靖對于這個問題,想了想,謹慎的補充了一句:“如今編制已是極限,再多則需另尋他法。”
李靖知道楊松的意思,隨后馬上建議道:“大王,若繼續擴編軍隊,臣建議設立軍事指揮部,以統領、指揮各軍。”
若是需要出動十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軍隊,統一指揮的問題就會凸顯出來了。若不然,各軍各自為戰像個什么話?既然一個人不行,那就組建一個團隊!
對此建議,楊松雖然贊同,但是現在還有點找,而且到底該這么設立,其組成、擁有的權限有多大,都是個問題。因此楊松沒有馬上表態。
其實李靖對“師”級的改編對這方面就有所注意了,在師一級設立的“師部”就是一個指揮部,負責統率下屬的各個團。
而“團”才是軍隊的一個獨立作戰單位,也就是說可以單獨的派出一個團去執行戰斗任務。
起碼一個標準團的兵力有著八千四百人,還有著一個騎兵連和一個火炮連,對上土著軍隊一兩萬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因此以后要是繼續擴編軍隊,只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進就行了——李靖早就想好了!
待楊松問過軍隊的情況后,轉而向安靜等候在一旁的劉基問道:“伯溫,如今‘十年計劃’期限將至,以后夏國該何去何從?”
這個問題楊松其實問得有些過了,畢竟他才是一國之君,夏國的未來其實是掌握在他的手中,這個問題應該是他自己解決的。
不過誰讓楊松他實在是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統一天下?這個世界太大了,目標一下子也放得太遠,以現有的科技也實現不了,根本不實際。
繼續發展?放眼四周,夏國已是無敵,在發展下去,楊松估計他以后就連去征服的心都沒有了,因為到時候國外根本就沒有值得夏國惦記的了,難不成到時候讓他去“扶貧”?
也許到時候,國外唯一有用的只有土地了。不過到時候,這些土地對于夏國來說,想要得到,估計比唾手可得還要來得輕松吧。沒有對手的感覺楊松是第一次感覺到了。
因此,一時之間,楊松想來想去,突然發現他不知道該怎么去帶領夏國了。
“啟稟大王。”劉基是誰,一下就猜到了楊松的大概想法,拱手回道:“這就要看大王將要帶領夏國去往何方了。”
李靖這是把主動權再次交給了楊松,畢竟以他的身份,有些話是不能亂說的,有些態度也還是要做出的。
“伯溫這是何意?”楊松見對方把皮球又踢回給他,有些不滿道:“寡人當然是想把夏國變得更強更大,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了。”
“大王圣明,臣愿誓死追隨!”聽到楊松這句好似白說的話,劉基與李靖兩人卻是心悅誠服。
“啟稟大王。”劉基馬上進言道:“一國之強大,其內在于軍事、科技、經濟等各方面的強大,其外在于征討敵國、廣交友邦。不過如今之世,本國已無邊患,大王當從其內下手。”
看來劉基這是選擇了繼續發展這條路啊。楊松在心中嘆了口氣,暗道也罷,正要出聲回應,就聽到一旁的李靖發言了。
“啟稟大王,臣有一言。”李靖等到楊松點頭同意后,繼續道:“雖,常言道:‘兵無戰事,國之幸事’,但,亦有言:‘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楊松聽到李靖這話,有些不解的問道:“那以藥師之意,該做何考量?”楊松也想聽聽李靖的見解。
李靖抱拳一禮,嚴肅的回道:“回大王,依臣之見,大王不如在發展本國之際,用國外無用之蠻夷加以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