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鹽幫

無線電子書    最強昆侖掌門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鹽幫  鹽幫。

  鹽幫之謂,私鹽之流。

  顧名思義就是販賣私鹽的走私分子,匯聚在一起組成的幫派。

  不過,鹽幫表面上卻是幫助朝廷運輸的組織。

  運的自然是鹽,這中間也自然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背景。

  有了官面背景,鹽幫自然就被歸為白道。

  然而,在鹽幫成立之初,卻是按黑道論處。

  理由很簡單,鹽幫大多是販夫走卒之輩,又是經營私鹽起家,與官家勾結謀利,不是黑道是什么?

  即便現在洗白了,但在全江湖人的認知中,鹽幫頂死也就是一個灰色地帶。

  可是!

  有一點是全江湖都認可的,那就是鹽幫勢力。

  從武朝以北,再到武朝以南,從東臨之海,到西部邊關,不論水、旱兩路,凡私鹽到處,皆有其勢力延伸。

  就拿西平州舉例,延慶鏢局就與鹽幫有著合作,在延慶府就有鹽幫的分舵。

  只不過,自從昆侖派涉足私鹽以來,鹽幫的日子就不好過。

  鹽幫的私鹽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臨海之民私開鹽田私制之鹽。

  這部份鹽,因為朝廷的打壓清剿,來源極不穩定,且質量較差。

  二是,東海、南海之小國所制之鹽,通過海運冒險進入武朝。

  如:當初邪馬臺國的私鹽,便是通過鹽幫販售。

  三是,奧州這個產鹽大戶,雖是武朝制下,卻是孤懸海外,法不能制。

  鹽幫的運鹽方式嘛…也是十分‘簡單’。

  就是乘夜行舟,翻山越嶺。

  通關行賄,過山買路,入境拜山,路府問徑。

  所謂通關行賄,就是利用自身為朝廷當搬夫的身份,給守關官將以好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過山買路,指鹽幫為了少行賄,而走小道,但小道多匪,為免節外生枝,多以銀錢買路。

  一般來講,銀錢不會太多,真有不張目的山匪,鹽幫也不介意調集人手將其滅掉。

  入境拜山,境是指州境,每州十派多少都有收鹽幫好處,不論多少也是一份情面,在州境之內,各州十派均給點照撫。

  路府問徑,是指鹽幫在各城各鎮販鹽時,需要跟當地武林門派合作,分潤些利益出去。

  其實就是交保護費,非是鹽幫武力不強,主要是求個安生,畢竟私鹽利大,眼紅的人太多。

  各種人都分潤一點,鹽幫的生意才做的長久。

  但這一年下來,分潤出去的利益可不是一點半點,銀子雖說花得多,卻也各方結有善緣。

  整體來講,鹽幫算是十分會做人的一家江湖幫派。

  就是這樣一家懂事明理、實力雄厚的幫派,卻是差一點被昆侖派逼到解散。

  原因很簡單。

  昆侖派販鹽,比鹽幫要囂張的多!

  第一,昆侖派販鹽,有著侯府鹽引,并且還要額外夾帶。

  誰如果要想查個數量,不用昆侖派或武侯府動手,朝廷吏部自然有降罪文書,理由一項留有空白,昆侖派隨在編!隨意填。

  非是說陽家在朝廷如何,又是如何循私。

  別忘了,昆侖派可還承接著皇家私鹽的生意,為天子販私鹽,特么誰敢管?!

  第二,昆侖派運鹽,無人敢擋。

  武林正道敢擋,自有武侯府、錦衣衛出面收拾。

  輕則門派傾家蕩產,重則滅你全家。

  千萬別說殘暴,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在這件事上,武侯府、錦衣衛、昆侖派三家,意見高度一致,不講半點情面。

  至于說黑道、山匪…

  昆侖派上下覺悟都很高,皆是十分愿意做好事。

  為民除害!

  第三,昆侖派售鹽。

  以前的西湖州、東湖州不計,共計十一州。

  基本上整個武朝西、南半壁江山,都在昆侖派勢力范圍之內。

  售鹽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

  天泉酒樓賣鹽:

  在天泉酒樓除了‘冰晶玉露’外,還有一道名貴菜肴,價值不菲,喚作:天蠶土豆。

  就是上一顆煮土豆,再配上一大碟鹽。

  吃不完打包,連鹽一起。

  有間客棧賣鹽:

  凡在有間客棧一次性消費到一定金額,贈紀念瓶子一個,瓶中裝鹽。

  而有間客棧有一種高消費,叫作‘甜井水’。

  顧名思義,就是井水一碗。

  水喝不喝在你,東西是一定要贈送的,童叟無欺。

  至于那些買不起鹽的貧苦百姓,昆侖派也有辦法。

  到昆侖派所屬行業打短工一日,可獲一小包鹽當作工錢。

  比如鏢行天下的昆侖派所屬龍門鏢局,總是需要人手的。

  偷懶是不存在的,感激都還來不及。

  想以此賺鹽謀利?

  昆侖派奇門天下一,一干奇門兵刃可是不認人的。

  全天下都知道,昆侖派什么都好,什么都能談,就是別跟昆侖派說到錢。

  別人談錢傷感情,跟昆侖派談錢,要命!

  送錢例外。

  不得不說,向天笑家風如此,莫可奈何。

  如此一來,昆侖派自然搶了鹽幫的生意。

  不僅搶了生意,因為昆侖派所需之鹽極多,官鹽不夠給,自然就要收繳私人鹽田。

  這就算是斷了鹽幫一條貨源。

  好在,武朝北面、東面不在昆侖派勢力范圍內,鹽幫雖說是利益少了一半,但還勉強可以度日。

  不過,就在幾年之前,奧州之鹽、邪馬臺之鹽,全都盡歸了昆侖派。

  頓時,堂堂鹽幫自家吃鹽都成問題了,事情便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原本,鹽幫有智者還想了一個辦法。

  昆侖派占了這許多鹽去,光是半個‘武朝市場’怕是消化不了。

  只要鹽幫把持住另半個市場,就可以與昆侖派講一下條件。

  即便昆侖派不找鹽幫,只要昆侖派鹽銷不出去,一但降價,鹽幫甚至可以反向購入,最多就是再少賺點。

  這也算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至于和昆侖派開戰的想法,不是沒有過,只是昆侖派名聲太盛,一但開戰結果不好說。

  然而!

  昆侖派卻是把鹽賣到西域去了,根本就不愁銷路。

  終于!

  鹽幫被逼得活不下去了。

  才有了武林大會上,沙千里出場的一幕。

  就見!

  沙千里朝著主位上的三皇子,也就是太子,以內力震聲大叫道:

  “在下江湖草莽,特向太子爺舉報一家不遵朝廷律令,私自販售私鹽的門派!!”

  眾人一聽,全都是面面相覷。

  更多的人,是神色怪異,一付想笑又不好笑的樣子。

  一個販私鹽的幫派,竟然在武林大會上,向太子舉報有人販私鹽。

  這不要太滑稽好不好?

無線電子書    最強昆侖掌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