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70章 健身計劃

無線電子書    巨星洪澤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洪澤問戴強:“戴叔叔,你平時工作這么忙,很少看孩子吧?東東,你也很少帶他吧?”

  “對啊,確實很少帶他。不比當初樂樂小的時候,那時候工作沒有那么忙,現在實在是太忙了。”戴強道。

  洪澤道:“那行,我似乎知道該做什么綜藝了。”

  “什么?”戴強問。

  洪澤道:“現象級的綜藝,如果說《我是歌手》收視率破2.3已經是超水平發揮,那么我的這個綜藝,能破4,乃至接近5。而如果你們滬上衛視想要拿到它,戴叔叔,我的條件可不少。”

  “真這么高?”戴強瞪大眼睛問。

  洪澤道:“絕對的,總共12期節目,第一期的收視率,我不敢保證,但最終的平均收視率,我敢保證在4以上。收視份額這塊,起碼百分之二十一沒問題,再多我不敢保證。”

  “好,搞,什么條件我都答應。”戴強立馬拍板道。

  目前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沒一個破4的節目出現,如果這個節目出現在了滬上衛視,那么滬上衛視絕對可以載入史冊。

  洪澤道:“那行,等開工之后,我會去笑樂視頻做個策劃的,這個節目需要很長時間的籌備期,比《我是歌手》要長的多。”

  “沒事,只要是好節目,那肯定要有長時間的籌備。”戴強說道。

  洪澤點頭。

  他們都是制作節目的,懂得制作一個綜藝節目的一般流程。

  洪澤想到的節目,自然是當初絕對的收視冠軍《爸爸去哪兒》。

  2013年的10月份首播,收視率還只是一般,但跟著第2期,收視率翻倍,第3期收視率破3,簡直打破了人的認知,等到了第6期,收視率已經破4,第10期更是破5,達到了最巔峰。

  如此巔峰的一個節目,洪澤此前也不是沒想過,畢竟是真人秀類別的節目,達到了巔峰級別的綜藝節目之一。

  對比《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來說,后邊的跑男啊、雞條啊,都是個弟弟。

  因為要么在口碑上不行,要么在收視率上達不到。

  唯有《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口碑和收視雙豐收,如果沒有最后的大電影,應該會更好一點,給所有人留下的印象會更好。

  之所以當初猶豫,還是因為人不好選。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能夠成功,主要原因是在于那五個萌娃,萌娃無敵。

  性格迥異的五個萌娃,互相認識后,在互相幫助中,在各個挑戰中,碰撞出來的火花,碰撞出來的那種天然的萌態,那種笑點,是成人們硬搞而搞不出來的,也是這個節目成功的地方。

  洪澤覺得選人選萌娃這個過程,太費力氣,可現在,他似乎有了新的想法,起碼眼前就有這么一對兒父子,可以前去。

  那樣只需要找四對父子,工作量會減少一部分。

  動了念頭,洪澤就上去開始寫策劃。

  他寫策劃比較簡單,主要就是一些賣點和綜藝的內容。

  剩下的東西,交給別人去給他完善。

  1月6號。

  笑樂視頻復工,主要是要提前準備《我是歌手》的彩排和錄制,一整天都雞飛狗跳的。

  洪澤也沒第一天就喊人開會,起碼也得等《我是歌手》錄制完并剪輯結束。

  本來的《我是歌手》是手里留著兩期的存貨,而這回因為這個春節,導致了手里一期存貨都沒了,只能當周拍攝當周放。

  這也好,起碼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劇透了。

  因為微博的緣故,現在得防著劇透,不然新人加入的時候,很容易提前劇透出去,就沒了新意。

  新一期的《我是歌手》錄制的還算順利,洪澤每次最難的事情,就是最后的讀排名,要有懸念,也要有趣味。

  當初洪濤對這個把握的相當到位,洪澤在一定程度上在模仿洪濤的節奏。

  做完了《我是歌手》的初剪,洪澤讓童欣召集人開會。

  主要還是制作團隊的人,包括一些編導一些制作人等,湊了三十多人,聚集在會議室里開會。

  洪澤道:“大家好,今天請大家到這來,是因為最新的一款綜藝節目。在座的各位,都跟我們笑樂視頻簽過保密合約,因此這個創意我就直接大方的說了,你們每個人手里都拿了我寫的一個簡介,是簡介這個節目的。”

  一邊說話,一邊示意潘怡彤把打印好的文件遞給他們。

  “這是一個全新的節目制作方式。以前的綜藝節目,基本聚焦于室內,室外綜藝,主要是一些挑戰類運動類,太沒有看點了。我的這個綜藝節目,我將其命名為真人秀。你們也都看到了,我要找五對兒明星父子,在沒有他們妻子在的情況下,帶四到六歲的孩子,來進行一些活動挑戰。”

  洪澤頓了頓,繼續道:“可是節目的看點,并不是大人們,而是孩子,請看好,是孩子們。四到六歲的孩子,是我們這個節目的核心。賣點自然也是他們,他們在鏡頭前不會做作的表現什么,天然的表現力,就足以撐起一切。也因此,對我們的制作部門,有了極高的要求。”

  打了個響指,洪澤伸出一根手指:“首先,我需要一支攝影團隊,體力必須很好。你們或許不知道,四到六歲的小孩子有多能跑,速度有多么快,攝影必須得追的上他們,只有這樣,才能拍出來最完美的鏡頭。”

  伸出第二根手指,洪澤繼續道:“其次,我需要一個頂級的編導團隊,我需要你們想到一些適合小孩子完成的游戲,需要通力合作的,也有需要個人的,不是一個,是一些,甚至需要想到一些孩子失敗后的補充東西,總之,要設計環節,一步一步的完善。這個需要細致討論,編導們注意。”

  洪澤道:“第三點,我需要一個外景審核團隊,去一些特殊的景點去踩點。以及最后,我需要一個特別棒的后期團隊。乃至于醫療團隊,健身專家。這些人,目的是保證所有人的健康,以及設計健身計劃。包括編導和攝像,都得去健身,放心,新大樓有健身房,會讓大家免費使用的。”

無線電子書    巨星洪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