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05章 三無作品

無線電子書    從藝術家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國畫才是主流,這是現實。

  在藝術的領域之中,不存在所謂的一視同仁。

  高雅的殿堂中,鄙視鏈也十分明顯。同樣的繪畫藝術,寫意畫瞧不起工筆畫,工筆畫瞧不起版畫,版畫瞧不起水彩、水粉,水彩、水粉瞧不起漫畫…

  至于油畫。

  嗯,盡管在行業中,這能夠與國畫并列,看似不分高下,但是也要看地方。在原時空,油畫在國際市場上,肯定比較占優勢,國畫處于劣勢地位。但是在這個世界,情況卻截然相反。

  這個時候,由于華夏的強勢,國畫處于優勢地位。研究國畫的人很多,大師、高手層出不窮。

  就是競爭太激烈、殘酷了,一些人才在無奈之下,去研究其它的藝術形式。但是不管怎么說,龐大的人數基礎,也讓大家格外關注,這個行業中的動靜。

  朝元仙杖圖,在文史之中,也是比較有名的一筆。盡管它的歷史地位,不如一些舉足輕重,堪稱國寶的作品。

  但是縱向對比,誰也不可能忽略。

  所以聽說,失傳的朝元仙杖圖,或許在白葉手中復蘇。這個消失一傳播,自然引來了大批看熱鬧的人。

  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況,虞蒿父子都來了,驚動了其他人,這也很正常。

  當兩人走上前,也立即得到了一些人的夾道歡迎。

  “虞兄!”

  “虞教授!”

  “青艾先生!”

  一幫人十分客氣,笑容滿面。

  虞蒿回應之余,也有幾分好奇:“你們都是為壁畫而來?”

  “對啊。”

  一個中年人,他是杭州比較知名的畫室教師,這時候興致勃勃道:“不瞞您老,我最近一段時間,在研究壁畫的課題,聽說朝元仙杖圖現世了,自然要來一探究竟。”

  其他人紛紛附和。

  實際上大部分人,只是單純的想看熱鬧。前提也是,他們確實有幾分興趣,不然的也懶得跑這一趟,麻煩。

  失傳的名畫出世了,自然要研究一下其中的真假。

  “虞教授。”

  在熱鬧的同時,廟門也打開了,曹象走了出來。他原本想讓外面的人安靜一些,但是看到虞蒿之后,只能無奈苦笑,改變了主意。

  不過虞蒿,很通情達理,率先問道:“白葉現在,空閑下來沒有?還在創作嗎?”

  “…是。”

  曹象猶豫了下,還是據實回答:“他在創作中,還沒有徹底完成作品。”

  “需要多長時間?”虞蒿詢問。

  “這個我不清楚。”曹象搖頭道:“不過看進度,沒人打擾的話,可能三五天完工吧。”

  “三五天不行。”

  這個時候,白葉走了出來。他又不是聾子,聽到了熟悉的聲音,知道躲不過去了,索性也跟著出來了。

  看到虞蒿、虞馳,他直接禮迎進去,同時解釋:“我還打算給作品上色,這也需要十幾在時間。如果只是單純的白描,估計過兩天就可以收尾…”

  虞蒿點頭,進入廟堂中,順利看到了壁畫。

  哇啊…

  這是趁機混進來的人,發出的感嘆之聲。盡管壁畫的照片,也泄露了出去,不少人提前欣賞過了。

  但是照片的像素,與現實中的壁畫,區別不小。現在看到了實物,一些人覺得這作品,比他們想象中的更有魅力。

  畢竟照片的像素再高清,也受到載體的限制。在手機、電腦上,彰顯出來的圖案,肯定有幾分失真。

  而且顯小。

  不像壁畫,三米高的墻壁,人物圖案至少有兩米。一個個神仙,在美妙線條的構成下,仿佛要乘風飄去。

  那種動態感,那種畫面的和諧,氣韻生動的神圣感,一下子就擠進了眾人的心里。

  名不虛傳啊。

  一瞬間,眾人的眼睛亮了,開始摳各種細節。

  “假定這是宋畫。”

  一個中年人沉吟道:“那么衣服裝束,以及頭飾之類,肯定要符合唐代的風格。不然的話,就是張冠李戴。”

  其他人深以為然。

  “所謂的朝元仙杖圖,這個題材的作品,說白了就是五圣朝元。五圣,就是五帝,朝拜元始天尊,這是道教的信仰。”

  中年人繼續分析:“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問題。眾所周知,宋代的武宗元,那是宋真宗時代的人。”

  “在那個時期,道教的天帝神靈,是這個模樣嗎?”

  中年人產生了疑問,同時看向了白葉,十分的好奇試探:“這題材的作品,你在哪里見過真跡,或者摹本啊?”

  他覺得失傳的名畫,哪怕看了再多的史料,也不可能還原出來。所以他篤定,眼前的壁畫,很有可能是白葉自己創作的作品,然后冠以朝元仙杖圖之名,博取世人的關注。

  這營銷、炒作的手段,還真是厲害啊。

  又是這個問題…

  白葉眉頭揚了揚,沒有回答的意思。

  果然不出所料。

  一瞬間,一些人心中興奮,覺得發現了真相。

  然而就在這時,虞馳咳嗽了一聲,抱著長長的卷軸走進了廟堂。他也沒廢話,直接在地面上,鋪開了長卷。

  “啊…”

  眾人愣住了,完沒有料到,虞馳把絹本的作品帶來了。看泛黃的絹卷色澤,以及淡淡的筆墨,還有一些蟲蛀的孔眼。

  無一不說明,這長卷年代久遠。

  有人驚呼:“莫非這是《朝元仙杖圖》的真跡?”

  “真什么跡呀。”旁人頓時翻白眼:“真跡是壁畫,早就毀了。這要么是粉本,要么是臨摹之作。”

  “呃呃呃。”

  其他人一怔,接著深以為然。

  沒錯,真跡是不可能真跡的。但不管是粉本,還是臨摹之作,也很有價值啊。

  當下,一群人的注意力,也從墻壁轉移到了長卷上。連同白葉,也有些驚訝,目光落在長卷上,心中不由得懷疑,難道這件東西,就是在原時空,流落在海外的朝元仙杖圖畫卷?

  或許,未必,也有可能。

  白葉若有所思,仔細地打量長卷,然后驚訝的發現,長卷屬于三無作品。即無款識,無年代,無法判斷創作原地。

  再加上一些細節,非常的含糊不清。筆墨僵硬,線條斷斷續續,人物的面部表情呆板…

  這絕對不是粉本。

無線電子書    從藝術家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