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7章 現象級

無線電子書    造個系統來讀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

  年輕一輩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父母的摧殘,同時也會對父母產生不滿。

  然而,基于我們的傳統孝文化,以及兩代人地位的不平等,年輕一代即使覺得父母不對,也很難當面提出異議,更遑論反抗。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段健康的關系,是靠身份壓制得來的。

  有壓迫就有反抗,大部分年輕人,在沒有能力前不會反抗,或反抗不了,但當他們成年經濟獨立之后,當父母老邁到沒有收入來源之后,這種關系就會翻轉過來。

  唐明耀前世曾見過一個同齡人,在家時不會做任何事,所有家務都讓父母操持,父母做得慢了,這人張口就罵過去,毫無心理障礙。

  當時唐明耀覺得不可思議,還旁敲側擊問過。

  對方說:“我們家就這樣,我小時候就是這么被罵過來的,沒什么好奇怪。”

  支使父母,表面看起來是爽了,可是曾經被父母罵過的那些經歷,在心底形成的創傷卻無法愈合。這種表面報復治愈不了他,他的內心其實深埋著痛苦,只是不為外人所知罷了。

  而《我們都是受傷的一代人》這本書卻不一樣,他講的是和父母的和解。

  斗爭只是手段,和解才是目的。

  因此很多人看了開頭,覺得書中角色有自己的影子,看到結尾,就會從書里找到力量——自己不敢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被主角做到了,那種治愈的感覺,是唐明耀之前的作品里找不到的。

  所以唐明耀在個人論壇里看到的帖子里,很快就成了讀者對父母的感慨帖,并且有剎不住車的趨勢,吐槽、抱怨、悔悟、警醒…

  書的內容成了次要,抒發自己的感情和經歷,反而成了主要。

  這其實才是唐明耀寫這本書的目的。

  現在看來,初步效果達到了。

  接下來他去其他論壇逛了逛,也有一些類似主題的帖子,在各個版塊活躍著。

  上了一小時網,他拉起徐昂回到學校,正常上課。

  之后幾天,新書制造的話題開始在網絡上蔓延,論壇、聊天室、QQ之間互相傳播…很快掀起了一股關于“父母和子女關系大討論”的風潮。

  如果這時候有個微博熱搜,恐怕這個話題會在一兩天之內,成為排行榜最熱的幾個詞之一。

  而這種討論趨勢,還直接從網絡擴散到了傳統媒體。

  過了一周,唐明耀就從京城日報上看到了評論文章,探討的正是這個主題,文章作者乃是鼎鼎大名的評論家,經常在報紙上寫社論的那種。

  走在校園里,他也漸漸感覺到了這個話題的影響。

  比如這天上課,其中一門課的老師來到教室,竟然沒講課本知識,而是寫了個話題在黑板上,讓大家敞開了討論。

  話題名字就叫:我與父母的關系。

  由此可見其影響力。

  寢室里開臥談會,大家的話題,也不自覺的往這方面靠。

  “學心理學,個人認為第一目的應該是認清自我,拯救自我!其中親密關系是認清自我的重要一步。”唐明耀說,“我們寢室幾個吧,各自的父母都不是那么完美,徐昂的父母甚至連合格都說不上。你們有沒有想過跟他們和解的問題?”

  徐昂說:“和解?我跟我媽是沒有和解的可能了,我連她人在哪里都不知道。至于我爸,我倒是希望他能正眼看我一下,至少別忘了還有我這么個兒子。不過這也是奢望啊,他現在那個家還挺美好的,有妻有女,要我這個累贅干什么,連學費都不給我交了。”

  唐明耀說:“你和你爸溝通過嗎?”

  “過年打過電話,說了幾句,他好像不怎么想跟我說話,我就掛了。”

  唐明耀沒有說什么,接著又問另一個:“冉小敏你呢?你父親那種情況,比如你小時候考試成績不好,他卻像自己犯錯了一樣懲罰自己,你有想過要和他解決這個問題嗎?”

  冉小敏上了半年多大學,也學了不少東西,當即說:“我現在是分析透了,我爸這些年,其實是在情感綁架。我小時候挺調皮的,我爸管不住我,可能是那時候就不自覺形成了這種模式吧,他用懲罰自己來綁架我,達到讓我聽話的目的。”

  唐明耀客觀道:“換句話說,他其實是自己無能,這種綁架,既是他控制你的手段,也是他對自己無能的懲罰。”

  “應該是吧。”

  唐明耀又問楊志偉:“老楊,你好像從來不說自己家里的事?”

  “我爸媽沒什么好說的,老實巴交的農民,不會為人處世,也不會掙錢…對我還算不錯,大概就這樣。”

  “你為什么要去掙夠了大學學費,才來上學?你可以像徐昂這樣助學貸款,或者申請貧困獎學金,大學期間也可以勤工儉學,邊讀書邊掙錢應該也還不錯。”

  楊志偉呵呵笑道:“知道我高中時經歷過什么嗎?有一年我們家沒錢交學費,我爸讓我先去學校讀,他后面慢慢想辦法給我補上,結果我們班主任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對我說,沒錢你讀什么書,像個癩皮狗一樣賴在學校,有意思嗎?老師說那句話時的場景,我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我再也不想被人這么侮辱了,所以我寧愿去掙錢,掙夠了再回來考大學,也不愿被人看扁。”

  寢室里幾人都是沉默。

  誰也沒想到,看似成熟的楊志偉,背后竟然有這樣的經歷。

  那種場面,應該會成為一輩子的陰影吧。

  唐明耀說:“你有怨恨過你父母沒本事嗎?讓你受到了這種羞辱。”

  “有吧。那件事剛發生時,我第一恨的是老師,第二恨的是我爸,恨他為什么不給我及時交學費…不過后來冷靜下來,覺得這樣想是不對的,我爸也不是故意不給我交,而是家里沒錢,這不是他的錯。”

  唐明耀想了想自己,對父母多多少少也有些不滿的地方。

  和楊志偉一樣,他知道父母其實已經很好了,這種不滿的情緒,其實不應該存在,因為只要一存在就會覺得自己很“不孝”。

  不過在心理學來說,用道德束縛人的本能,是違背本性的,且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現在,他覺得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在這個特定的場合,把心里那些覺得不能說的話說出來。

  于是他道:“不如我們來開個吐槽父母大會,怎么樣?”

無線電子書    造個系統來讀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