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章 集郵愛好者

無線電子書    造個系統來讀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下午,唐明耀接著讀書。

  唐詩三百首是值得仔細品讀、反復品讀的書,唐明耀看了兩個小時,也只讀到第十二首詩,平均一小時四首。

  這主要是他在刻意背誦里面的詩句,花的時間較多。

  進階任務:讀書兩小時,積分+10分。

  今天總體算下來,已經有8分的盈余了。

  如果整個暑假都保持這個進度,唐明耀能趕在開學前把唐詩三百首背完,還能再讀一讀宋詞。

  雖然速度不快,卻能受用一輩子。

  當然,僅僅這么看一遍是不夠的,唐明耀還準備遵循科學的記憶法,在今晚、明天、下個星期、下個月都把今天的內容復習一遍。

  該休息了。

  唐明耀隨手把書快速翻了翻,就準備把它放回縫紉機上。

  突然書頁之中一抹綠色從他的視線里閃過,令他停下了手上的動作。

  “什么東西?”

  慢慢又翻了一遍,這次找到了,是一聯郵票,四張,水仙花的圖案。

  唐明耀腦子里蹦出了很久以前的記憶。

  他記得這幾張郵票,當年也曾從書里翻出來過,覺得漂亮,就珍而重之的夾在自己的書里收藏起來,上初中還帶到了學校里去,可惜后來不知是被人偷了,還是自己收在哪兒搞忘了,總之后來是沒有再見過。

  但這幾張郵票,還是開啟了他年少時代的一個愛好,集郵。

  還記得那些年,他把父親寄回家的信封全撕了,就為了把上面的郵票揭下來收藏。

  每次父親寄信回來,他第一時間不是看信,而是看看信封上的郵票是不是自己沒有的。

  上初中最癡迷集郵的時期,他甚至會省下早飯錢,就為了去學校小賣部買個新的信封,因為那上面有他沒有見過的新郵票。

  只是后來隨著時代發展,手機普及,網絡崛起,寄信就不流行了,集郵也變得越來越小眾,唐明耀把自己所有的收藏送給了一個姐姐,從此再沒有玩過這個。

  此時見到這幾張郵票,他久違的情懷又被勾了起來。

  老家這里窮鄉僻壤的,除了釣魚,沒有任何能勾得起他興趣的娛樂活動,如果能玩玩集郵倒是不錯。

  唐明耀當即回到母親臥室,翻箱倒柜,把家里這些年存留的信件全都翻了出來。

  基本都是父親從外地寄給母親的。

  他隨手拆了一封看,抬頭寫著:“親愛的妻子…”

  咦,真酸!

  唐明耀一邊覺得父親這么稱呼母親很酸腐,一邊又覺得有狗糧的味道。

  他把注意力集中到郵票上來,很多都是民居郵票,四#川民居、云#南民居、廣#西民居…10分的,20分的,50分的,80分的,還有掛號信,上面有價值超過1元的郵票,在這里非常少見。

  唐明耀找來剪刀,把郵票連著背后的信封剪下來,泡在水里,過一會兒泡濕了,就輕輕揭下郵票,把背后的膠洗干凈,最后晾干,就變成一枚枚全新的郵票了。

  這方法是他當年從集郵的同學那里學來的。

  據說專業的集郵,需要一整套專業的工具,集郵冊、手套、鑷子、裝郵票的塑料封套、防潮箱…反正挺講究的。

  唐明耀曾經是個隨緣的集郵愛好者,他不會管郵票有沒有破損,有沒有泛黃,只要有就行了。

  不過既然重生一次,此時唐明耀覺得,如果能玩得專業點,自然有更多的樂趣。

  于是這一刻,他重生后第一個不屬于基本需求的念頭出現了,買一套集郵工具!

  “這不屬于基本需求,得從系統里扣積分去買,雖說不是很貴,但幾十分還是要的,最近得好好讀書,攢點積分!”

  還有錢的問題。

  幾十塊錢唐明耀現在是沒有的。

  讀小學他拿過最大的一筆財富,是上個月在鄉上期末考試,母親給了他五塊錢讓他中午吃頓好的,被他拿去買了個火皮槍。

  想了一陣,現階段他最容易來錢的方式,大概只有下河邊釣魚,然后拿去鄉集上賣了這一途徑。

  接著唐明耀又發現,釣魚也要時間的,幾十塊錢的魚,大概要釣好幾天。

  這需要消耗他大量的系統積分。

  唐明耀忽然覺得,之前把系統那般設置,簡直是在給自己挖坑。為了買幾十塊錢的東西,他可能要完成一個浩大的工程,才能達到目的。

  不過轉念一想,就是這樣才有意思。

  找到目標,通過努力一步步去達成,每做一件事情,都能看到離目標更進一步…這種感覺,和玩游戲打怪升級做任務的感覺,簡直一模一樣。

  讓人非常有動力有沒有!

  激動了一下,唐明耀把晾干的郵票用舊信封裝了起來,小心收藏著。現階段還沒有集郵冊,就這么馬馬虎虎對付著吧。

  算了下手上現有的郵票數量,不算那一聯水仙花,他從信封上一共揭了23張下來,其中有9張是重復的。

  數量不少!

  是個好的開始。

  唐明耀心滿意足結束了一天的日程,睡覺去了。

  第二天,唐明耀重新調整了作息安排。

  早上起床之后,先讀書一小時,然后用半小時完成寫作任務,煮早飯吃了,接著再看書。

  中間零星幫母親做了些家務,等到下午三四點,日頭偏西了,他才跑去土里挖了幾條蚯蚓,扛著釣魚竿下河邊釣魚。

  這次他帶了個塑料口袋,讓跟屁蟲弟弟拿著幫他裝魚,承諾以后魚兒賣了錢,就給他買一只兩毛錢的酸梅糕。

  天黑時,經過兩個小時奮戰,唐明耀釣到了三十多條魚,但一指長的小梭魚居多,加一起還沒兩斤重。

  回家剖了抹上鹽,等著明天太陽出來曬干,拿去賣干魚兒。

  “兩斤魚殺完,去掉內臟就只剩一斤多點了,再曬成魚干,能有四兩就阿彌陀佛了。按照農村的市場價,一斤魚干二十塊,這兩個小時連八塊錢都沒賺到啊。”

  唐明耀掐指算了半天,覺得看了四個小時書積攢的二十積分,就換來這么幾塊錢有點不劃算。

  效率太低了。

  得換種魚去釣!

  唐明耀的老家處在川東北的大山里,今年大江中下游的洪水并沒有影響到他們這里,小河里物產豐富,鯽魚、鯉魚、梭魚、螃蟹、蝦、鱔魚、烏魚…應有盡有。

  就連野生的甲魚,也時常有人從河里捕撈上來,一只就能賣一兩百塊。唐明耀從小就覺得,那是一筆無比巨大的巨款。

  只是捕甲魚不僅需要運氣,還需要專門的漁網和漁船,不是唐明耀現在弄得起的。

  所以琢磨了一陣,他還是決定去釣烏魚。

無線電子書    造個系統來讀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