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6章 汕大“杜蘭特”

無線電子書    籃球場上一少年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是真正的火星撞地球的對決。

  恐怕也是這個節目里能拿出手的最強的兩支三人戰隊了:三名球員個個實力超群,而且來自同一所大學,幾年的默契配合在里面。

  廖凱對于這些球員的了解完全來自于身旁球員的科普:

  “山科超強的,超牛比!”

  “山科這三人拿到過全國三人籃球賽的亞軍…”

  曹方依舊是聲音最大的那個人:“讓你們見識下我們東北賽區球隊的實力,山科穩贏…”

  可能也正是在曹方的影響下,廖凱身邊這一片球員幾乎都是在吹捧山科。

  聽到曹方提起東北賽區,廖凱突然記起來了曹方曾在車里跟他的隊友們說過,他最懷念的籃球記憶永遠是大學時代、是和北工大一起闖入全國四強的時光。

  廖凱不知道怎么就記起了這句話,讓他對大學都有了一絲憧憬:大學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為什么能讓經歷過的人如此難以忘懷?

  廖凱這邊的球員們在吹捧山科,王仕朋卻在導師席上吹捧起汕大來…

  具體說了什么廖凱沒聽清楚,大意是汕大三人贏了王仕朋指導的球隊二十多分,實力自然是十分強勁。

  孫越適時地展現了他的幽默:“請王指導不要把個人的恩怨帶到球場上來,謝謝。”

  廖凱更多的精力還是在聽身邊人的議論,也終于有人開始議論起汕大的球員來,但他們都集中在那名叫朱松偉的球員上。

  “那就是朱松偉,很火。”

  “必須得火,不出意外的話,明年的CBA選秀大會上,他會在前三的順位上被選中。”

  “不愧是汕大‘杜蘭特’啊…”

  廖凱恍然大悟,這個朱松偉就是汕大“杜蘭特”啊!

  他從很多人口中聽說過這個名號,但真還不知道就是朱松偉。

  于是他專心地打量起場上這個朱松偉來:身高兩米有余,跟汪少杰差不多高,但看著就沒有汪少杰身體素質好,要清瘦一些,脖子較長,使整個人看起來很有氣質。但作為球員來講,脖子長可不是什么好事,這往往意味著臂展較短,這也是他雖然和汪少杰有著相似的體型,但天賦差距最大的地方。

  脖子以上,是一張干凈、清秀、帶著青澀笑容的臉…

  真特么帥啊!

  從漫畫書里走出來的一般。

  廖凱似乎找到了朱松偉被稱為“杜蘭特”的原因所在…

  但等比賽開始后,廖凱才明白,朱松偉被稱為“杜蘭特”的真正原因是他投籃準、準得令人發指。

  開局之后,朱松偉連續三記離三分線一步的三分球,在幫助球隊大比分領先的同時,瞬間征服了在場的所有人。

  沒有人再坐得住,都站起來為他喝彩…

  廣場內的氛圍再次被引燃。

  但這還不算完,朱松偉繼防守端送出劈頭大冒后,又在成功甩脫防守之后突入禁區,完成了雙手灌籃。

  “哇哦!”董康朝這個搶鏡專業戶立刻跳離位置,雙手抱頭,做出夸張的難以置信的表情…

  MC主持也在提醒大家:“這是節目開始后的第一記扣籃!”

  “這就是灌籃!”許多球員配合著一起喊出來。

  至此,廖凱也算看清了朱松偉的比賽特點,總的來說,十分驚艷,但問題同樣明顯。

  兼具身高、腳步靈活、投射技術,這是朱松偉天賦出眾的地方所在。

  但清瘦的身形保證他足夠靈活的同時,也反應出他的對抗不足,這在防守端體現得十分明顯,朱松偉的單防能力著實有限,但好在他的協防意識不錯,剛才那記大冒就說明了這一點。

  而且在進攻端,當對方給予他足夠的身體對抗后,他的進攻威脅就會大大削減。廖凱的預判在隨后的比賽中證實,山科的球員開始用身體圍剿朱松偉,連山科的后衛都能用身體來阻擋他的突破。

  朱松偉的最大賣點——投射,也存在問題。廖凱從專業的眼光看去,他的出手點偏低,投籃時手肘沒有充分抬起來,再加上他離地不到二十公分的顛投,整個給人的感覺就不像在投籃,而是在瞄籃:瞄準后再扔進去。

  在現階段的比賽中,朱松偉能夠仗著他的身高來保證他的這種投籃方式,但在面對更高大的防守球員、更大的防守強度呢,他這種看似從容不迫、實則出手點低、出手偏慢的投籃還能保證效率嗎?

  扯遠了,至少在這場巔峰對決中,朱松偉閃耀全場。

  但最后,21:18,山科反超比分、并贏下勝利。

  這場比賽說明,尤其是在3V3比賽中,個人的實力超群不足以彌補整個團隊的差距。何況山科三人個個實力也不錯,尤其是他們的后衛——謝立時:投射穩定,防守能力強。

  朱松偉和他的隊友們進入待定席。

  大家在為朱松偉感到惋惜的同時,心里也有點恐慌:連朱松偉這種實力的選手都被打進了待定席,一則說明這節目里的球員當真是藏龍臥虎、強手如林,再則擠壓了從待定席上被導師挑中復活的可能。

  因為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從待定席上直接復活的名額只有四個,朱松偉肯定會是這四分之一,余下的只剩三個名額,而絕大部分球員都還未登場,就連第一個被淘汰的張展俞都幾乎沒有被復活的可能,又何況是他們自己呢?

  廖凱此時想來,節目組費心地為他改換參賽方式還真不是畫蛇添足。

  不知不覺,時間已過去六個小時,大家就在廣場內吃完盒飯,然后接著錄制。

  對于困在球場邊的球員來說,長時間的錄制無疑是一種煎熬,再加上隨即進行的幾場比賽都是1V1單挑,選手水平又一般,看得人昏昏欲睡。

  其他人只是昏昏欲睡,廖凱卻是真的睡著了。

  他雖然心智早熟,但畢竟才只有16歲,年輕人的身體就是能吃、更能睡,再加上他的位置背光、又有一根柱子可以依靠,睡意一來,稍微合上眼睛,就呼呼大睡過去了。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

籃球場上一少年天涯籃球場上一少年天涯在線書庫即可找到本書

無線電子書    籃球場上一少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