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一十七章 長安客將至

無線電子書    大唐幻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當天村正與方靜商議好之后,這才與這三位先生交接完畢,把該說的說一遍,也好讓這三位先生對整個方家學堂有所了解,以及后續一些事情的了解。

  “村正,方先生,剛才你們說方家學堂每年會有休沐時間?這是否會影響學生的學業?”于立聽了方靜的話后,感覺方家學堂有些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學堂,更是不如國子監這樣的大學校相比較。

  “于先生,我方家學堂屬于村建學堂,所以自然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定奪的,而我方家村各戶人家漢子稀缺,而學生們,也隨著年齡漸大,自然需要幫襯家中,所以每年自然要根據農事來按排休沐時間。”

  方靜解釋著這休沐制度,或許這三位先生有可能不知情,但還是得根據具體實際情況來變更休沐制度,不可能依照大唐的休沐來制定的,更何況也跟方家村會有所沖突。

  “另外,我方家村各戶都養有家禽家畜,所以才定的每進學五天休沐兩天,這也是為了給學生們放假回家幫襯家中,再者學生們學習了五天,適當休沐兩天,也能減緩用腦過度。”

  方靜當然知道這學習本就是需要松緊有度的,雖然大唐時期的這種高壓學習狀態,但是卻不適用于方家村,更何況方靜的前世就是這種高壓狀態中度過來的,非常理解學生們的痛苦,還不如給學生們一些時間,先把興趣培養起來,只要學習的興趣起來了,那以后說不定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再變更學習休沐制度的。

  “原來如此,這樣也好,我等來方家村之前,圣上有令,讓我等務必根據方家學堂的情況來教授學生,這休沐時間就如此定下吧。”秦書點頭同意道。

  “哦,對了,三位先生遠道而來,甚為辛苦,今日晚飯,在我家中宴請三位先生,到時還請三位先生前來,必然不會讓三位先生失望的。”村正一直也插不上話,看著大家議論結束后,趕忙說道。

  “那就有勞村正了。”三位先生抱手行禮道。

  隨后村正方靜兩人送三位先生到了大榕樹營地,交由駐守方家村將軍程司平按排食宿,村正往著學堂走去,方靜自然是往家的方向而去。

  “靜娃子,晚飯你可要過來幫我做飯,秀娘做的飯菜倒是能請三位先生,但這味道可就差強人意了。”村正向著方靜說道。

  “村正,行的,一會兒我回家拿些東西過來。”方靜點頭答應,隨既往著家里走去。

  下午放學后,學生各自回家中去了,村正步入家中,方靜卻已經在處理食材了,方靜從家里拿了些必要的東西過來,這晚飯自然也是需要方靜來做的,村正期望方靜做的飯菜,能好好招待三位從長安來的先生,要不然可就留不住人的,到時候可又些麻煩了。

  半個時辰后,村正前往營地請人去了,順便把駐方家村的幾位將軍,主事都請了過來,十來號人,一起來到村正家中。

  好在方靜前期處理好了食材,要不然現做現處理,那時間就相對有些慢了,當十來號人來到村正家中時,方靜也就只差兩三道菜,就算齊活了。

  村正請著所有人入坐到一張方桌前,坐不下那么多人,但也只能將就著坐吧,家中又無圓桌,自然只能圍著坐。

  小石頭端上碗筷,舀了不少的果釀給各個碗中倒些果釀,又開始忙著一道道菜端了上來。

  秀娘和家中小娃可不會上桌吃飯的,這也算是自古的一種規矩,也就只有在方靜家中才不會如此,雖是長幼有分,但方靜更獨愛那種一家其樂融融的感覺,反而對于女子與小娃不上桌的規矩有些不習慣。

  “各位,家中飯菜簡陋,窮家農戶的,沒有好酒招待諸位,只能以這果釀代之了,還望見諒,請。”村正端起果釀向著所有人敬了起來,做為主家,自然要先開口說話。

  “非常豐盛,無酒有果釀就成,村正莫要如此客氣。”將軍程司平算是頭一次被請著吃宴席的,雖是來到方家村好些時日了,但也知道方家村的村民和藹隨意,此時到也不會客氣,端著果釀回應著。

  “是啊,是啊,如此的豐盛,聞著這香味實足的佳肴,今日定要多吃些。”于立幾人也是端著果釀回應道。

  “請。”村正向著在坐的所有人作了個手勢。

  “嗯,村正,這菜,這菜…”將軍程司平拿起筷子,夾了塊肉嘗了嘗,完全無法形容的味道,話都開始說不清了。

  在坐的人都看著程司平的吃相,心中腹誹,難道這菜不好吃?可聞著這味道卻是非常的美味的,更何況這菜的品相與他們之前的煮菜完全不同,想來必然是不好吃,心中想著農戶人家怎么可能會有好吃的飯菜,一會少吃一些也是可以的,只要不失了臉面就行。

  在坐的隨既拿了筷子隨意的夾了些菜放入口中,當菜進到口中后,這才明白程司平的話了,這根本不是自己所想的飯菜難以入口,而是…。

  誰也不想落于誰之后,夾起大塊的菜吃將起來,先吃再說,話可以吃完再說嘛,現在緊要的事情,就是吃幾大口這美味的佳肴再說。

  村正父子倆和方靜看著這十二三人的吃相,心中都開始懷疑這群人是不是從未吃飽過,但想來不是的,只是飯菜好吃而已,村正父子倆向著方靜瞄了瞄眼,示以我們懂的意思。

  后廚的秀娘帶著家中三個小娃,也同樣如此。

  “娘,靜哥哥做的菜真好吃,以后我要去靜哥哥家吃飯。”小丫方玉大口大口的吃著碗中的飯菜,想著以后定要去方靜家趁飯吃不可。

  “你個小沒良心的,都開始嫌棄娘親做的飯菜了。”秀娘心里非常明白自己的廚藝,以前去方靜家吃飯時,也是如現在這樣子的,更何況家中的小娃。

  話說此時的金州城官驛中,青雀與麗質幾人卻是大為不爽,從年后第二日就從長安出發,行至今日才到達金州城,這一路從開始的路陸到達洛陽后,又往南下到的襄州,再改道水路,沿漢江往上到達的金州城。

  一路的行進,使得時間花費了不少,人也是疲憊不堪,雖然此行相對隱秘,但也有不少的跟隨,讓人覺得這只是一些大戶人家出行罷了。

  “麗質,今日到了這金州城中,再過一日后,我們就可以到達方家村了,也不知道靜哥哥見到我們后,會有什么樣的想法。”青雀心中倒是期待著方靜看到他們時,一臉驚呆的表情。

  “青雀哥哥,靜哥哥可不會因為我們去了方家村,會被嚇住的,不過靜哥哥家肯定有不少好吃的等著我們。”李麗質心中到是高興,只需一日即可到達方家村了,不用再忍受這一天天的路程折磨了。

  “青雀哥哥,麗質姐姐,那位靜哥哥真的能做很多好吃的?”清河郡主李敬(德賢)看著兩位兄長姐妹問道。

  “德賢妹妹,明日到了方家村,你就知道靜哥哥做的飯菜有多好吃了,還有更多好玩好吃的。”李麗質心中向往著明日到達方家村后,定要把方靜家翻個底朝天不可,要是不把她的小肚皮填滿,她可是會不高興的。

  癱坐在榻上的另外一個小丫頭,此時卻是不說話,心里的怨氣朝天,好好的待在長安不好嗎?非得跑到這窮山溝里來干嘛,說好聽一點是來讀書,說不好聽一點,那是被貶到方家村來的,從長安出發時,她就帶著滿身的怨氣。

  而這位滿身怨氣的小丫頭,卻是另外一位郡主了,臨川郡主李孟姜,與之李德賢年齡同歲,只是稍小于李德賢一兩個月而已。

  “麗質,你們趕緊去洗洗,一會兒我們吃些東西,明日清晨早些時候起來趕路,早些時間趕到方家村。”青雀算是幾人當中年齡最大的了,更何況也只有他一個男子,帶著三個妹妹前來方家村,做為兄長,自然要替妹妹們著想。

  三位小丫頭隨之進入各自的房間當中去了,李泰李青雀癱坐在榻上,兩眼無神,此次來方家村,本就是應了自己父親的意思過來的,自己的本意是不想來的,而且除了自己,就只有李高明與方靜認識了,其他人也只是見過面而已,除了自己也就沒有其他們愿意來了,更何況還是遠離長安如此之遠的窮鄉僻壤的地方。

  李青雀心中有些怪自己的父親了,雖然眼下已經快要到了方家村,但心中也是怨氣漸漲,心里想著明天就要到達方家村了,卻是不知道,以后的長安是否還有他的一席之地。

  李青雀不知道將來應該要如何?但目前只能先在方家村待著吧,再怎么說,在方家村也是一個好玩的地方,只是往后要回到長安,估計有些難了,而且,自己的父親在來之前就告訴了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得罪方靜,雖然不明所以,卻是只能遵從。

  “青雀哥哥,你在干嘛?”李麗質洗漱結束后,回到官驛的廳堂中,看著李青雀有些不高興的神情,皺著眉頭發著呆。

  “哦,我沒干嘛,在想些事情。”青雀看到麗質后,從發呆的狀態中恢復過來,無精打采的回應了一句。

  “青雀哥哥,一會兒我們吃些什么?”李麗質算是這一行人當中最為開心的一個了,雖然遠離長安,遠離父母,但心里一直抱著一種憧憬的心態來的,所以這一路行來,除了見識到了一路的風景,而心中卻是一直想著方靜做的飯菜,以及好玩的玩具,當然更是少不了熊二。

  “一會兒我們隨便吃些東西就行了,這驛館中也沒什么好吃的。”青雀興致缺缺的回應道。

  隨后另外兩位小郡主也洗漱好了回到廳堂,青雀通知了驛館中的下人隨便上了一些吃食,只能如此對付著了,麗質卻是幻想著明天到了方家村,一定要大吃一頓,要不然可就對不住自己這一路行來所受的苦了。

  一夜無話,一大清早,四人醒來洗漱過后,坐上馬車,由著護衛隨從帶著往著方家村趕去,天氣正好,無風無雨,想來到方家村時,必然不會太晚,各人心中所想不同,有期盼的,有怨氣的,有無所謂的。

  一行人一路前行,官道上的行人見到這樣的車隊,自然會讓開在路邊等候車隊通行,雖然人數不多,但馬車卻是有五架,兩架馬車座人,兩架馬車馱運東西,護衛隨從們卻是只能步行。

  李泰,字青雀,生于620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四子,長孫文德皇后所出,史書中記載其才華橫溢,聰明絕倫,于永徽三年(652)死于鄖鄉,享年三十三歲。

  李麗質,生于621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女,長孫文德皇后所出,史書中記載其書法橫溢,于貞觀十七(643)年,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歲。

  李敬,字德賢,生于624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第十一女,生母不詳,史書中記載其賢惠淑良,于麟德元年(664)去世,享年四十一歲。

  李孟姜,生于624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第十二女,母韋貴妃,史書中記載其擅長大篆和隸書,文才斐然,于永淳元年(682)病逝,享年五十八歲。

無線電子書    大唐幻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