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非常短暫的,特別是在玩的時候,總是感覺時間過得非常快,不知不覺就又到了上班的時間了。
在會德豐大廈第二會議廳,李氏財團召開了春節收假之后第一次副總裁以上的管理會議。
除了個別集團需要留守的高層之外,李氏財團十三級以上管理都來到了這里,會議相當的濃重。
李光宇落坐之后出聲道:“這次召開這次會議,主要就是研究我們各大集團發展方向的問題,現在我們一些集團發展似乎已經到了瓶頸,一些高層為了集團取得更好的利益,希望走綜合性發展道路,把目光盯在了地產行業上面,變著法子希望把自己集團的手深入到地產行業里面去,這顯然不符合我們整個產業的發展。”
有這樣想法的人很多,不僅僅是李雪蘭和周志剛兩人,張紫雨、杜月梅以及一些集團高層都有這樣的想法。
這其中最大的影響因數就是這些高層基本都是香江人,他們生長于香江,見證著香江這幾十年的發展,現在香江股市上面獨占鰲頭的是哪些公司,他們實在太清楚了。
而曾經香江地產熱,現在的日本地產熱,更是讓他們清楚這一行業的前景,他們并不擔心自己進入這一行會虧損,有著李光宇在,他們相信李光宇能夠讓他們完美的躲過樓市崩盤對他們的影響。
看著幾大地產集團每年的盈利業績,很多集團總裁都不甘心,他們員工是幾大地產集團的幾十倍,最后賺取的利潤還不及地產集團的一半,這就讓他們內心相當不平衡了。
自己這邊苦心經營,甚至承擔巨大的競爭壓力和風險,得到的回報遠遠無法和幾大地產相比,這也加劇了他們希望進入地產行業的決心。
而且恒宇超市集團的改革,其工資和盈利掛鉤,這也讓他們更加看重集團的盈利能力,李氏財團不管怎么發展,它歸根結底依舊是一家企業,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盈利,而他們這些高層存在的價值,就是讓自己管理的公司為李氏財團創造更大的利潤價值。
作為現在地產系的掌舵人,秦嬌顯然不愿意其它集團進入到地產集團里面來,現在四大地產集團有著各自發展方向,還算和平相處。
要是這么多集團進來,別說和外部競爭了,他們內部就得打的頭破血流,而且這些集團把手伸入地產行業,他們四大集團再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她出聲說道:“李生,我個人不建議我們旗下有太多地產公司,我們四大集團足以滿足李氏財團在地產行業的需要,各大集團有建設的必要,完全可以交給我們幾大集團的建業公司,我們一定能夠按質按量的完成建設。”
隨后郭清雅、趙茜茵、林妍蕓也相繼發表自己的意見,核心意思只有一個,李氏財團現在的地產公司已經足以滿足李氏財團地產行業發展了,不再需要更多的集團進入到這一行業里面來,有需要這幾大集團足以完成建設任務。
李雪蘭作為希望集團綜合性發展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在地產系說完之后,出聲道:“我們很多集團已經度過了初期發展階段,但是現在各大集團產業鏈還非常單一,抗風險能力極弱,加上我們競爭對手都在積極的走向多元化,為了能夠繼續壓制我們的競爭對手,各大集團應該順應時事變化,在發展上面做出一些調整。
就比如沃爾瑪,作為恒宇超市集團最大的競爭對手和挑戰者,對方就在進行綜合性發展,以此來壓縮成本,和我們進行競爭,他們正在美國建設自己的購物廣場。
家樂福在這方面更是不甘落后,他們的一站式購物中心也在快馬加鞭,恒宇超市集團有必要建設自己的一站式購物中心。”
杜月梅也出聲說道:“我認為集團走綜合性發展是有必要的,就比如我們九龍集團,我們主要從事基礎設施的投資,這方面投資大,成本回收時間長,要是我們不開發其它業務,集團發展相當受財力的限制。”
作為九龍集團總裁的杜月梅,旗下不管是投資地鐵還是投資高速,集團在地產上面開發都非常具有優勢,至少交通上面對九龍集團來說就不需要擔心,一旦他九龍集團進入地產行業,有著這邊的盈利支撐,她就不在為集團的發展資金而發愁了。
雖然現在她也不太擔心,但是李光宇這邊注資哪有自己集團盈利的安心,集團有了利潤,財力充足,提一些計劃都要有底氣一些。
就如同恒宇超市集團,他們之所以能夠直接提出建立一站式購物中心,就是他們集團有錢,去年的利潤突破了25億美元,他們根本就不擔心建不建的成。
現在李雪蘭顯然不想把這一站式購物中心讓個外面來建設,他們自己完全能夠自己開發,周邊還可以順帶開發小區,有著恒宇購物中心在,相信周邊小區不愁銷售。
這里面歸根結底還是利益問題,自己開發不僅節約了成本,還能夠順帶賺一筆,集團利潤又能夠上漲一節,要是由會德豐集團或者星光地產集團建設,他們只能看著這些利潤流到這些集團去,恒宇超市集團高層顯然不太甘心。
要知道一個一站式購物中心自己建和其它集團建成本差別是非常大的,要是恒宇超市集團自己開發,他們這個一站式購物中心很可能還沒投入使用,集團的成本就已經收回來了。
要是星光地產集團或者會德豐集團開發,一座購物中心,他們需要付出一打筆資金,要經營多年才能夠回本,恒宇超市集團高層能滿意才怪。
樂易玲沒有去參與這方面的話題,他們香宇文化集團早就涉及到跟地產相關的產業里面去了,現在漢城、東京、大阪、名古屋、臺北、吉隆坡、新加坡、曼谷都在建設漫畫主題樂園,香宇文化集團有專門的設計和管理公司。
這次會議也是李氏財團高層第一次出現大規模意見對立的會議,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李氏財團之初就埋下了禍根,李氏財團旗下各大集團自主權非常大,他們受其它集團制約非常小,與各大集團更多的只是合作關系。
當初實力弱小的時候大家團結一致,之間形成非常好的互補,現在各方實力龐大,現在李氏財團旗下二十幾家集團沒有一家資產低于七十年代的香江英資四大洋行。
當他們在同行業處于前列的時候,就想著要插手其它產業了,用一句典型的話說,可以拿到手的利益為什么要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