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四十七章 各有進展

  李淵大軍戰勝了宋老生,奪取了霍邑之后,在這里補充糧草,開倉放糧,再次招攬周圍的勇士、壯漢參軍入伍。

  同時,李淵派出了李世民、李建成、李孝恭、李神通、竇毅等人,兵分數路,攻打臨汾郡的其它誠邑、縣鎮,不出十日,整個臨汾郡全都都淪陷了,被李唐軍平定。

  順著汾水再往南,就是絳郡了。

  那里的隋軍守兵只有三萬,根本擋不住李唐大軍的推進。

  而且,絳郡通守任環,曾跟李淵有厚交,因此暗中兵變,挾持了太守、府兵郎將,直接投誠了。

  李淵大喜,從晉陽起兵,到絳縣,幾乎一路順暢,不到沒有損耗多少人馬,擴增了一般人數,兵力達到十五萬眾了。

  下一關就是河東郡,河東乃戰略要地,宛如關中門戶。

  戰國時期,秦國和魏國,圍繞河西、河東兩地,曾展開了長達百年的爭奪戰。

  從關內去往河東、河北等地,一半要經過這里的渡口和路線。

  過了河東郡后,又風陵渡,也有孟津渡,對岸就是馮翊和潼關了。

  不過,目前河東郡的守將是大將軍屈突通,一位剛正不可,忠君愛國之人,深懂帶兵打仗之道,暫被封為河東招討使,阻抗李唐大軍的南下。

  屈突通早作準備,收縮方向,集中重兵主要防衛河東,有六七萬人,要完全擊敗唐軍有些困難,但固守絕對沒有問題了。

  李淵帶兵行至龍門鎮,派先鋒去試探,結果被屈突通的軍隊硬扛住,死傷不小,因此,唐國公猶豫不決,想要從龍門渡河,去往洛川之地,然后再向關內進發,雖然道路崎嶇一些,但沒有如此堅固防線,為此詢問謀臣武將的建議。

  裴寂認為先解決屈突通而后入關才是正理,勸道:“這屈突通是大隋一員猛將,而且懂得帶兵之道,當年在楊素帳下為將,也是屢立戰功,如今占據了蒲關與河東要塞,地利形勢重要,我軍當不惜一切代價平定,否則前有京城之守,后又屈突之援,此乃孤軍深入,腹背受敵,兵家大忌。”

  不少人點頭應和,覺得裴寂說的大有道理,不攻克屈突通,直接繞去攻打京城,一旦屈突通包抄在后,腹背受敵,等若絕境,后果不堪設想。

  李世民這時站起身,他曾得到葉珺瑤的秘密交待,分析唐公這個人性格猶豫,謹慎小心,做事好瞻前顧后,不夠果斷,一到了分歧之處,總要穩妥起見,會貽誤戰機,所以,特意告知,一旦到了龍門,有謀士建議跟屈突通硬碰的時候,需要及時反駁、糾正。

  當時李世民記下來,沒想到今日真的被預測了,他開口道:“父王,孩兒認為,當兵貴神速,趁機早渡,以定人心,我軍若停留在此,跟屈突通消耗著,會白白浪費掉戰績,而且死傷巨大,不好攻克,誰也沒有把握一定能擊敗穩重悍勇的屈突通,倘若我們能從龍門渡口過了黃河,早一日拿下西京,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時候一封圣旨下去,就可以讓屈突通棄城投降了,這才是上策。”

  李淵聽完之后,覺得二兒子雖然偏激,但是這話也有道理,跟屈突通硬碰,十萬大軍都得葬送在這,到時候,慘勝拿下河東,已經無力攻打潼關了。

  相比之下,洛川、馮翊之地容易攻克,最后下涇陽,繞過函谷天險,拿下西京就容易了。

  但是,這樣太過冒險,不符合李淵的性格,所以他猶豫不定。

  謀士武將們各執一詞,相互爭論。

  最后,李世民退而求其次,提出分兵兩路,一部分兵馬跟屈突通鏖戰,拖住他的隊伍,另一部分兵馬,直接從龍門渡河,進入洛川郡,再向南進軍。

  李淵聽到這樣兩面兼顧的策略,才答應下來,由李建成、李神通、竇軌等人率左軍對抗屈突通,李世民、劉弘基帶領右軍先一步從龍門渡河,繞路進攻大興城,李淵自己則擁兵三萬,在龍門朕聽候消息。

  就在李淵這邊興師動眾要進攻西京時候,劉武周已經派宋金剛帶來五萬大軍,從雁門郡出發,進攻樓煩和太原郡。

  晉陽城目前駐守的總管是齊王李元吉,此子年剛十四,生性頑劣,終于沒有父親和兄長在家,一直被管轄貫了的他,可以自己做一回主了。此子素日少學,沒有帶兵打仗和治國安民之才,但是卻喜好游獵玩樂,心地偏狹,專事奸邪,下手也狠毒,沒有任何同情心。

  當初李淵深知晉陽的重要性,視為兵源和糧草的大本營,人心安定之根本,派別人駐守,亂世中對誰都不放心,擔心擁兵自重,不是自立為王,就是投靠別人,所以才留下小兒子名義上鎮守,輔助親信竇誕、司馬劉德威、右衛將軍宇文歆等輔助。

  此時,李元吉得知宋金剛帶兵打來的消息,渾不在意,派車騎將軍張達率三萬步卒抵御,繼續在晉陽城內胡作非為,逐漸已導致民聲載道。

  王世充跟李密交鋒過后,折損了三萬多人馬,也深知瓦崗軍中猛將如云,他麾下的武將,無法單獨抵擋瓦崗五虎將,所以,不敢明著在跟瓦崗軍列陣廝殺了,必須得智取。

  雖然是平手,但李密卻是非常惱火,因為他威名遠播,正是最紅火的時候,卻被那個平日只會溜須拍馬,帶著胡族血統,祖輩為奴的佞臣王世充,給險些擊得慘敗,自然覺得憋氣。

  這就好像一個國棋手,被下臭棋的人給逼平了,別提多郁悶。

  而且瓦崗軍的一位謀士柴孝和,在那一晚渡河中,因為王世充伏擊,墜河淹死,這是李密的一位得力謀臣。

  但最讓他記恨的,是因為這次失利,那些瓦崗舊人,如翟寬、翟弘、黃君漢等人,在不斷私下嘲笑,故意譏說李密大敗,損傷慘重,被一個王世充那樣的貨色給擊敗了,這足以顯示出‘李氏當有天下’天命說的滑稽,正印證了那個讖語的虛假性,還想著勸翟讓重新做回瓦崗軍的老大。

  這種風聲傳入了李密耳中,引發了他強烈的不安,還有濃烈的殺意。

無線電子書    江山爭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