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

  魏承恩用最快的速度梳理了一遍高麗國的朝政。

  發現這個國家破破爛爛還不如是當初的大宋…

  這個國度雖然表面上,仿照了唐朝建立三部六省,仿照宋朝建立三司和樞密院,但是都是空蕩蕩的架子。

  事實上,高麗國本身還是門閥豪族政治。

  雖然魏承恩誤會了王楷的冕旒佩戴的本意。

  但是高麗國的國政,學中原王朝三部六省,真的學的四不像。

  在高麗王氏的經營下,他們不斷的向著門閥豪族妥協,出讓著國家的權力。

  涖職治事,尚沿夷風,往往形具而實不應的表面朝堂。

  比如這邢獄一事,奉行三不斬原則。

  第一不斬王族,天大的罪過最多是斥責。

  第二不斬貴族,天大的罪過最多是笞刑。

  第三不斬軍頭,天大的罪過最多是流放。

  禁網不張,緩刑數赦,就是目前高麗國內的現狀。

  若是僅僅如此的話,魏承恩作為高麗提督還沒那么頭疼。

  大不了把權力分給軍頭,把他們送到安州送死就是了。

  但是問題就出在了高麗國的管理問題上。

  高麗國有兩個人物把握朝政。

  一個是式目都監使金富軾,擔任高麗宰執,此人是新羅王族后人,在高麗的能量很大。

  一個是都兵馬使兼中書院使(同樞密院職責)李子淵,那個搞叛亂的李資謙的嫡長孫,兼任楊廣道漢陽留守。

  “現在金兵南下,你們居然還在不停的攛掇高麗國王稱帝建元!是怕我們高麗亡的還不夠快嗎?”金富軾憤怒的指著一個和尚高聲喝問道。

  這個和尚名為妙清,長相乖張,在王楷的外祖父倒臺之后,妙清就因為陰陽秘術,備受恩寵,被封官為三重大統知漏刻院事,賜下紫色袈裟。

  “稱帝建元乃是天命所歸!振聲赫于天下!激奮民心于曠野!為何不可?大有可為!”妙清打了個印,一臉嚴肅的說道。

  一個年輕人一臉嘲諷的說道:“真是妖言惑眾一派胡言!你們這些人就不怕遭天譴嗎!此時此刻,金兵大軍壓境,已經打到了安州,安州城破,三日至開京!”

  “你們準備讓我王,帶著冕旒被金人殺死?是不是那樣死的更好看點?!”

  此人名字叫金福轍,和金富軾是親兄弟,同朝為官。

  和大宋的蘇軾蘇轍一樣。

  高麗國的金富軾也是個文學大家,但是為官的能力,其實非常稀松平常。

  金福轍不善文臣,但是言談極為犀利,擅長在朝會里噴人,戰斗力強。

  他們的名字魏承恩倒是聽說過。

  大宋太上皇在位的時候,曾經派出使者徐兢出使高麗。

  就曾經將這兩個有趣的人名帶回大宋。

  他們名字是他們的父親,金覲仰慕蘇軾和蘇轍才取的名字。

  魏承恩皺著眉頭看著高麗國這群家伙吵吵,就氣不打一處來,金兵鐵蹄馬上就要打到家門口了。

  這個場景,他好像似曾相識。

  似乎就是官家當初面對的局面,官家當時做了什么?

  好像是講了一個故事?

  不過魏承恩沒有講故事的想法,他一個宋人,臨時負責調度而已。

  事實上,王楷這個高麗王,當的雖然不是名存實亡,但是也差不多。

  王楷做事,一向是等到吵架吵完,利益分配均等,做個人形圖章罷了。

  “行了,少吵點架吧。再吵吵下去,金人就進來了。”魏承恩用力的拍了拍桌子,總算讓整個朝堂安定了下來。

  “金富軾你負責糧草,李子淵你負責軍事調度,在安州抗住三個月的進攻,金人自退。你們可明白?若是抵抗不住金人的兵鋒,那高麗就沒了。”魏承恩說的聲音異常的平靜。

  整個大殿非常安靜,掉根針都能聽到。

  國破人亡之時,無一人應承。

  “糧草沒問題。”金富軾咬了咬牙說道。

  他是新羅王族,手里控制的地方也還稍微富碩點,提供糧草還可以。

  “我不去。”李子淵搖頭,冷笑道:“誰愛去誰去,反正我不去。安州城高兩丈半,土城一個,圍不過十里,誰去誰就是送死!”

  “你當真不去?”魏承恩微笑著看著李子淵問道。

  “不去!”李子淵拂袖而去,一邊走,一邊罵罵咧咧的走到了門口,口中皆是粗鄙之語。

  “蹭!”

  一聲刀刃出鞘的聲音,劍鳴在殿外,慘叫聲傳來,李子淵的腦袋滾進來殿內。

  “魏押班,人,應該死了。”門外的親從官悶聲悶氣的說道。

  魏承恩點了點頭,說道:“那現在金富軾你負責糧草,金福轍你領李子淵之官制,全面接納京畿守軍,前往安州守城。”

  “我的話說完了,你們誰贊成?誰反對!”

  魏承恩看著臺下的眾多高麗官員,冷冰冰的問道,大有一言不合,就殺的血流成河的架勢。

  “臣等沒有異議。”

  魏承恩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各做各的事,滅國之危,你看看你們這幫人的樣子,實在是,不成體統!”

  “金富軾和金金福轍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魏承恩眼珠子一轉,想起了當初趙桓應對朝臣的時候的操作,從御上座椅旁的木凳站了起來。

  他即使遠在高麗,也絲毫不敢僭越,沒坐那把代表皇權的凳子。

  這要是傳回國內,他還回不回去了?

  他走下御下,走到了金富軾和金福轍的旁邊,語重心長的說道:“哎,金宰執,并非我仗著大宋國威在高麗作威作福。”

  “實在是這金兵就在安州城下,這朝堂吵成一鍋粥,不得不如此,還請金宰執見諒。”

  “某曉得厲害。再說天使手持高麗王提督詔書,有大義之名。”金富軾嘆氣的說道。

  今天妙清又提起了高麗稱帝建元的事,讓金富軾脾氣有些暴躁,所以才在朝堂吵了起來。

  “如果不以雷霆手段震懾宵小,讓高立國上下一心,如何能抵擋金國兵鋒?所以,不得不如此,還請金宰執,安撫眾多官員,讓其各司其職,努力維持風雨飄搖之危局。”魏承恩依舊語氣沉重的說道。

  “我會去勸慰他們的。提督放心。”金富軾點頭說道。

  金福轍也是連連點頭,這高麗的朝堂,爛了。

  魏承恩對著金福轍說道:“金都使,你可有信心擋住金人三月兵鋒?某保證大宋軍卒會將整個金人遼東郡防線撕個稀巴爛,然后威逼完顏宗望退兵。”

  金福轍仔細思慮了一下,說道:“金人兵甲太過鋒利,恐有不妥。”

  魏承恩想了想說道:“若是事不可為,就退到開京,怎么說也是個圍二十里的磚石城,絕對夠用了。”

  “不過如果不丟安州,清川江之鴨綠江之間的失地還有收復的可能,若是丟了安州,那再無收復之可能。還會隨意的被金人踏馬而來,日夜活在惶恐當中。”

  “你可知利害關系?能守則一步不退!”

  魏承恩忽然想到了王稟守太原之事。

  他將王稟守太原城的事和金福轍說了一遍。

  兩兄弟聽到王稟守太原,十里土城,三千甲兵,守住了完顏宗翰五萬大軍數萬輔軍二百多天的時候,目瞪口呆!

  那是人能做的到的事嗎?

  魏承恩非常沉重的對著金福轍說道:“安州之危,如同大宋太原之危!清川江到鴨綠江之領土,等同于大宋燕云路的重要。萬不可掉以輕心。”

  魏承恩盯著金福轍用力的說道:“大…嘶…呸…”

  “高麗之安危!系于卿一身!莫讓高麗王失望!”

  魏承恩演技不是特別好,宇文虛中并沒有培訓過他,臺詞差點念錯了。

  如果不是為了不讓金人跑到高麗山城里茍延殘喘,他魏承恩才懶得管高麗的事。

  “某明白!定當不辱使命!”金福轍本來聽到王稟的事,就已經有些亢奮,再聽到高麗國安危系于己身,已經激動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若戰事結束,不知大宋皇帝能不能派出官員和天兵駐扎?”

  “高麗國內山頭林立,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還請大宋官家憐憫啊。”金富軾小聲的在魏承恩身邊問道。

  “此事從長計議,從長計議。”魏承恩打了個機鋒,笑著說道。

  金富軾和金福轍的父親仰望漢學,是高麗典型的華風派,尊儒事中原王朝為首務。

  妙清這類的在高麗國內被稱為花郎徒。謀求稱帝建元,建立帝國而不是王國。

  顯然,在金國和宋國兩個強國面前,高麗國瑟瑟發抖,妙清這類的花郎徒,反而讓高麗國的路走的有些窄了。

  早日認了大宋做宗主國,現在大宋天兵都已經到安州了。

無線電子書    北宋振興攻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