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六十五章 拜上帝教

無線電子書    大清巨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義律既擔心法蘭西應越南之邀,強勢返回遠東,也擔心元奇為了越南而與法蘭西達成協議,以至于損害英吉利在東方的利益,同時,他也不希望清國朝廷通過元奇加大對藩屬國的控制,畢竟東南亞一帶的國家基本上都是清國的藩屬國,這會影響英吉利在東南亞的利益。

  聽的易知足這番話,他勉強笑了笑,道:“閣下應該知道,歐洲奉行大陸均勢政策,雖然我國與法蘭西關系一直不好,但也不會過份的削弱法蘭西的實力,這不利于歐洲的和平。”

  “這可不是一個和平的年代。”易知足不想沿著這個話題深談,為了壯大元奇團練的實力,安南,他是下決心要打的。

  頓了頓,他才微笑著道:“咱們換一個輕松的話題,根據《江寧條約》我國開放四個通商口岸,且允許貴國在通商口岸開辦工廠,元奇十分歡迎貴國商人前來投資辦廠,希望貴國政.府在國內大力宣傳,鼓勵商人來華興辦工廠,任何工廠我們都歡迎。”

  義律看著他道:“對法蘭西和美利堅,也是如此?”

  易知足頜首道:“法國、美國對于《江寧條約》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國皇帝陛下也不愿意與兩國開戰,自然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說著,他一笑,“閣下應該知道,廣州有不少美國人,他們對于在廣州開辦工廠有著極大的興趣和意愿,法蘭西也是如此。

  不過,當今世界,論工業之發達,當首推貴國,機器制造、冶金、采礦、紡織、鐵路、造船等技術貴國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元奇極為重視與貴國的合作。”

  義律一臉的無語,西方各國都已開始推行工業革命,若是英吉利向東方封鎖這些技術,無疑會便宜了美利堅和法蘭西兩國,若是不遺余力的支持東方推行工業革命,東方這個龐大無比的市場怕是也將丟失。

  這是一個艱難的令人頭痛的選擇,不過想到廣州目前的情況,以及元奇與美利堅、法蘭西兩國的關系,清國工業革命怕是已無可阻擋,略微沉吟,義律才開口道:“作為貴國兩百年來的貿易伙伴,為著兩國貿易的長期發展,我想女王陛下和倫敦的政要們,都會十分樂意幫助貴國發展工業。”

  “這絕對會是一個極為正確的決定。”易知足笑道。

  義律話頭一轉,道:“前些日子,我已正式的書面通知貴國在廣州的總督大人,希望能夠仿效上海,在廣州也開辟一塊租界。”

  “沒問題。”易知足爽快的道:“我會極力支持。”說著,他看了梁星源一眼,道:“此番前來,主要還是應新安知縣梁大人邀請,前來談一談香港島的租金以及管理。”

  一番扯皮,雙方最終初步達成一份草議,英方一年支付租金一千銀元,中方可在香港島設立衙署,派駐官員,英方可在香港島設立議事公局,建立警衛隊,宣布香港為自由貿易港,警衛隊兵力,包括海陸兵力在內,不得超過三千人,并允許英方艦隊臨時駐泊等。

  一直到乘船離開,關天培才不解的道:“香港島才多大點地方,爵爺為何允許英夷的警衛隊高達三千人。”

  易知足悶聲道:“總比讓英夷公然在香港島駐軍強。”

  “無非是掩耳盜鈴,有什么區別?”梁星源輕聲嘀咕了一句。

  “意義不一樣。”易知足沒與他計較,反而耐心解釋道:“警衛隊人數再多也是警衛隊,與軍隊性質不一樣,這與英方繳納租金是一個道理,一千銀元算得了什么?但有這一千銀元,就意味著香港島還是大清的,這是宣示主權。”

  關天培沉聲道:“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咱們大清太弱了,割讓也罷、強行租界也好,實質上都是喪權辱國!”

  “說的是!”易知足贊同道:“只要咱們足夠強大,不管是強行租界的還是割讓的,都可以收回來,甚至還可以去別國割讓和強行租借地盤。”

  次日一早,易知足趕回廣州,徑往長州造船廠,為廣東水師落實訂造運煤船,為廣東水師組建船隊,這事刻不容緩,他不僅打算讓長州造船廠造船,還打算直接從花旗國購買一批遠洋商船,先將船隊組建起來。

  廣東水師分駐廣東沿海府縣城鎮,總兵力二萬,而且在虎門駐守重兵,扼守海口,既是廣州的一道屏障,也是元奇的一大威脅,此番通過安南鴻基煤礦和運輸船隊將廣東水師與元奇綁在一起,意義不小。

  借助運煤船隊和在鴻基煤礦務工的水師兵丁家屬,不消數年,元奇就能控制整個廣東水師,就算水師提督、總兵等高級武將換人,也無法扭轉和改變這個局面,除此之外,元奇還能借此籠絡高達上十萬的廣東水師兵丁家屬,可以說,借助這個利益鏈,元奇足以掌控整個廣東沿海府縣城鎮。

  當然,此舉也有助于安南煤在廣東沿海府縣城鎮的推廣使用,提高安南煤的銷量,這么大的地盤,即便是生活用煤,手工業用煤,一年的銷量也是頗為可觀的。

  黃昏十分,易知足才回到磊園,洗漱用餐之后,他正準備去后院散步,李旺匆匆來報,“稟爵爺,林大安在外求見。”

  林大安這個時候求見,難道有要事?易知足當即吩咐道:“帶他去書房。”

  進的書房,林大安恭謹見禮,易知足徑直落座,道:“有何緊要之事?”

  “爵爺,花縣有異常情況。”林大安沉聲道:“近段時間,花縣落第童生洪仁坤伙同他人,創建拜“上帝教”,又稱“太平基督教”,在花縣官祿埗、五馬嶺以及蓮花塘等地宣教,招收信徒,并有敲砸孔圣人牌位等悖逆之舉。”

  花縣,是易知足特意叮囑林大安重點監視之縣,聽聞稟報,易知足皺了皺眉頭,道:“洪仁坤?”

  林大安連忙道:“此人年方三十,略顯高大,有些胖,府試已是四次名落孫山,聽聞其落第之后,曾受激而高燒數日,清醒后賦詩一首。”說著,他拱手呈上一個信封。

  “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眼通西北江山外,聲震東南日月邊。展爪似嫌方路小,騰身何怕漢程偏。風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飛龍定在天。”

  這首詩反意森然,但論格調,頂多也只能算是四五流,易知足緩緩放下手中的信箋,洪仁坤,“拜上帝教”?詩中又反意盎然,這家伙應該就是洪秀全無疑!

  略微沉吟,他才道:“這洪仁坤可有其他名字?”

  “有,此人又名洪火秀,洪仁坤乃族名,大名。”林大安從容道:“此人凸顴凹目,樣貌平平,三十上下,身高微胖。”

  洪火秀?聽的這個名字,易知足敢肯定,這個落地的童生,必然就是開挖大清第一锨墓土的洪秀全!想不到,這才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就已創建了“拜上帝教”。

  要不要將這個洪仁坤扼殺在搖籃中?易知足遲疑了下,太平天國起義給大清帶來了幾乎滅絕性的打擊,尤其不能讓易知足忍受的是,太平天國起義對江南造成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數以千萬的人口死于這場起義!

  緩緩掏出一支雪茄放在鼻端,易知足緩緩將頭靠在椅背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雪茄煙的清香浸人肺脾,良久,他才開口道:“將此人以及骨干黨羽,一律著人畫像,調派專人進行跟蹤,隨時回報,但切忌打草驚蛇!”

  “小的明白。”林大安連忙躬身道。

  待的林大安退下,易知足長嘆了一口氣,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起義,沉重的打擊了清廷的統治,卻也嚴重的破壞了大清的經濟,給大清造成了無可估量的經濟損失,也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僅是這一點,元奇就無法容忍太平天國!

  但是,元奇也需要太平天國起義,這會給元奇帶來無與倫比的發展契機!當然,這一切都的看元奇的發展速度,太平天國起義是哪一年?1850年還是1851年?距離如今,也就七八年時間,短短七八年時間,元奇能夠發展到什么程度?至少,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他不能將太平天國扼殺在搖籃里!

  想到這里,他猛然意識到,道光的年代距離終結也不遠了,若是記的不錯,道光駕崩還在太平天國起義之前,這個時候,京師新一輪的皇位之爭,也將陸續的拉開序幕。

  他如今有能力參與儲位之爭嗎?有!絕對有!他不僅是元奇大掌柜,更是手握重兵的南洋大臣,而且隨時有能力威脅京師的安危!他的支持甚至遠勝于京師的九門提督!他若態度鮮明的支持哪位皇子,必然會令道光鄭重考慮!

  可是,有必要卷入儲位之爭嗎?易知足劃了一根火柴點燃雪茄,緩緩的吐出一團煙霧,道光之后是咸豐,也就是皇四子——愛新覺羅·奕詝,這也算是立嫡立長,因為前面的三子皆已夭折,而且奕詝乃是孝全成皇后所生,身份貴重。

  而皇位最強勁有力的競爭者,則是皇六子——愛新覺羅·奕訢,當然,其中還有個皇五子,但是,易知足對于這位五皇子卻是沒什么印象,至于皇七子,現在估計才二三歲,自然不可能爭儲。

  對于咸豐這位短命鬼,易知足自然是沒什么好感的,也正是因為咸豐的短命,所以造就了慈溪太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咸豐繼位,對于元奇而言,無異于是一件難得的好事。

  看來,完全沒有必要插手皇子的儲位之爭,一切順其自然,便是最利于元奇的發展!

  元奇團練和廣東水師組建的龐大的混合船隊浩浩蕩蕩的征討安南,不僅引起了廣州官員士紳商賈的極大關注,也引起了香港島和澳門的關注,元奇團練在安南鴻基取得大捷之后繼續大規模增兵,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一時間,各種議論四起,有說元奇要一舉踏平安南的,也有說元奇團練在安南吃了敗仗,所以不得不大舉增兵,不過,雙方的爭議很快就平息下來,因為第一批返回的運煤船隊帶來了詳細的鴻基大捷的情況,而且運煤船隊的返回,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

  易知足也收到了馮仁軒的詳細戰報:安南十萬大軍面對占據地利優勢和火器優勢的元奇團練,在輪番進攻受挫的情況下,采取了被動的防守,從南到北掘壕設防,以防止元奇團練向紅河平原挺進,馮仁軒在海戰大獲全勝的情況下,全軍出擊,采取正面誘敵,在沿海則采取海陸配合,從南部突破安南軍防線,然后由南向北挺進,勢若摧枯拉朽,一舉粉碎安南軍的圍困。

  看完戰報,易知足大為欣慰,從數百士子中脫穎而出的馮仁軒果然是不負眾望,初征安南,就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干,大清士子,果然是能人倍出!

  他正自欣慰,李旺腳步輕快的進來的稟報道:“爵爺,京師急遞。”

  李旺送來的不是廷寄,而是道光的密旨,就四個字——進京述職。

  易知足不由的皺起了眉頭,進京述職?這是述的哪門子職,身為征討安南的參贊大臣,這安南的戰事才開始,述什么職?身為南洋大臣,四通商口岸駐軍根本還沒展開,海軍招募,也還沒落幕,海軍學院、軍工廠、造船廠什么的如今八字都沒一撇,這就讓他進京述職?

  況且,如今正是海貿旺季,不論是廣州還是上海,都事務繁雜,這節骨眼上,巴巴的讓他進京述職,是出于什么原因?是朝廷察覺元奇團練在安南擴軍了?還是元奇團練在安南大捷,引起朝廷忌憚了?不對,道光的消息不可能如此靈通,應該還不知道安南大捷,真是擴軍惹的禍?

  對于他來說,京師是禍福難料之地,他是真心不愿進京,但他敢抗旨嗎?不敢!至少目前是萬萬不敢的!(

無線電子書    大清巨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