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通常是全民皆兵。
所以,除非是他們主動南下,不然的話他們的婦孺一般都不會距離軍隊太遠。
對于人人都能騎馬的民族來說,也不需要顧慮什么婦孺們的體力能不能支撐的問題。
在擊敗了東胡軍隊的第三天,趙軍的斥候就在烏桓山以西,距離戰場大約一百五十里的地方發現了東胡婦孺們逃亡的蹤跡。
第五天,趙何就率領大軍追上了這支逃亡大軍。
面對六萬多氣勢洶洶的趙軍,數十萬東胡婦孺們能做的就只有投降。
“大王,我們要怎么處置他們?”趙奢發出了詢問。
趙何顯然早就胸有成竹,道:“都帶回遼西吧。”
把這幾十萬婦孺全部殺掉這種選項實在是過于冷血無情了一些,趙何自問是做不到的。
而且現在趙國也很缺乏人口啊,如果能夠將這些東胡人給漢化掉的話,那么就憑空多出了幾十萬人,未來趙國騎兵的兵源也能有足夠的保證。
在同化胡人這方面趙國還是比較有經驗的,如今趙國邊騎軍團之中的大量士兵就是來自于曾經的林胡和樓煩胡。
拆散、安置、架空、逐步同化等等手段,趙國邊騎軍團都是有一整套很成熟的方案,就連趙何這個穿越者看完之后都覺得自己挑不出太多的毛病,唯一能做的就是從文化的方面下手。
趙何如今已經開始鼓勵許多學宮之中的士人們到北方邊境上去宣揚華夏文化,趙國官府也在北方邊境之中設立了專門的有司來負責這方面,雖然眼下的情況并不能說是大功告成,但起碼也是按部就班的去做了。
經此一戰之后,整個漠南草原的東部勢力基本上已經被趙國一掃而空。
歷史已經告訴過趙何,草原游牧民族就好像是野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有將這片土地納入到統治之下,才有希望徹底斷絕草原對中央王朝的威脅。
于是,趙何宣布成立東北都護府,以剛剛成年的趙國王弟平原君趙勝為東北大都護,都護府目前暫時下轄通遼、赤峰、錫林、興安四郡,均為趙國新增之領土。
趙國邊騎軍團長趙奢兼任東北都護府大將軍,邊騎軍團同時負責對都護府各郡的守衛。
趙何同時向上述四郡之中的所有游牧部族發出命令,限時今年秋天之前各部首領率領繼承人前往東北都護府治所陽樂城宣誓效忠,否則將視為不服趙國之逆賊,將出動大軍征討。
除了興安郡所在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實在是太過北方一些所以趙何打算放一放之外,其他三郡趙何是必須要牢牢抓在手中的。
趙何一邊帶著俘虜們南下一邊發布這一條條一項項的命令,等到整個架子基本上有了個框架之后,他也就回到了遼西郡。
在這里,已經有一大批的趙國官員在肥義的命令下等待著接受這數十萬東胡俘虜和婦孺了。
趙何見到了自己的親弟弟,剛剛獲封東北都護府大都督的平原君趙勝。
“見過王兄。”趙勝朝著趙何恭敬行禮。
趙何看著還帶著幾分年輕人稚氣的趙勝,親昵的拍了拍趙勝的肩膀:“怎么樣,王兄給你的這個職位你還滿意吧,有沒有去找主父抱怨啊?”
眼下的這位趙勝和歷史上的那位平原君趙勝已經有了極大的不同,但相同的是這位平原君對趙國的忠心耿耿,以及對趙何這位王兄的崇拜。
趙勝苦笑一聲,道:“王兄不要說笑了,主父現在除了政務就是忙著教謙兒騎馬和兵法,對我是根本一句話也沒說就打發過來了。”
趙何哈哈大笑,道:“我聽說主父也給你安排了一門婚事,你早點成親也給主父生一個孫子不就好了?”
趙勝搖了搖頭,顯然不太想談這個問題:“王兄,接下來究竟要怎么做?”
很顯然,趙勝并不打算做一個什么也不管的甩手掌柜。
對于趙勝的這個態度,趙何還是很滿意的。
趙何道:“其實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像林胡、樓煩、東胡這些,我們最終的目標是什么?是同化他們。你不能因為他們的出身就歧視他們,說他們是什么夷狄之類的。你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和我們趙國一樣都是華夏文化圈的一員,要想辦法把他們融入進來,融入到我們華夏大家庭之中。”
趙勝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問道:“王兄,為什么不是融入趙國大家庭,而是融入華夏大家庭呢?”
趙何點了點頭,道:“能問出這個問題來,足以證明你確實是有思考過,有進步的了。”
看著臉上寫滿求知欲的趙勝,趙何笑道:“為什么寡人一直在強調華夏而不是趙國,當然是有原因的。就在十年前,趙國還只是七大戰國之中的一員。如果我們強調趙國,那么就等于是時時刻刻都在提醒其他六國的人民說我們是征服者他們是被征服者,我們和他們之間就對立起來了。一旦這種對立的局面出現,那我們想要同化他們的難度就大了很多很多倍。”
“所以,不能是趙國,只能是華夏。邯鄲人也好,關中人也罷,臨淄、陶邑、郢都、新鄭乃至于這些大草原上的東胡、林胡、樓煩、匈奴等等等等。無論是哪里人,我們不講國籍,只講文化。我們所有人都是華夏人,都是為了華夏的發展而出力,你明白寡人的意思嗎?”
趙勝若有所思,過了好一會才道:“但其實華夏只有一個國家,就是我們趙國,對吧?”
趙何哈哈大笑,用力的拍了拍趙勝的肩膀,道:“就是這個意思,勝弟,你悟了!”
趙勝臉色一正,后退兩步,朝著趙何再度恭敬行禮:“臣弟謝王兄教導。”
趙何笑道:“好好干,不要擔心別的事情,寡人等著你為寡人收復草原人心的那天。”
在陽樂城之中停留了五天之后,趙何再度率軍出發,這一次七萬騎兵的鐵蹄滾滾東向,直指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