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9章 朝政

無線電子書    風雨大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兩人敘了別后之情,杜中宵又問起現在朝中局勢。

  韓絳道:“自范、韓、富諸公出政府,現在中書賈、宋二相公掌朝政,前幾年的新政一掃而空,朝政一切因循,朝中也無大事。只是,朝中諸公皆以跟黨項議和為幸事,一心只要和平,無人敢言戰。你們去年在唐龍鎮雖然大勝,卻有許多官員不滿,認為擅開邊釁,會惹起無窮禍端。”

  杜中宵聽了,深深嘆了口氣,沒有說話。自己的印象中,宋朝對外軟弱,最怕打仗,哪怕打贏了也處處退讓。自己在火山軍的功勞,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也不知道最后是個什么結果。

  看了杜中宵的表情,韓絳笑道:“你也不用胡亂猜想,唐龍鎮勝了,終是大功,朝廷必有封賞。現在夏太尉回朝為樞密,有人為你做主。”

  從永城知縣,被帶到并州任簽判,人人都知道夏竦對杜中宵有知遇之恩。這個時候,夏竦出事杜中宵是會被連累的,相應的,杜中宵有難處,夏竦也會盡力幫忙。這是此時官場法則,早已超出了個人感情的因素。這種官場上的法則,也是后來黨爭盛行的溫床。

  慶歷新政失敗,得利的既不是呂夷簡,也不是夏竦,而是賈昌朝。他從經筵侍講,這幾年官位飛速提升,數年之間已經位至首相。在宋朝的宰執當中,賈昌朝是一個另類。他因真宗皇帝南郊獻頌詞招試而獲賜同進士出身,在地方當過主簿和知縣,此后便就是經筵侍讀,陪太子、陪皇帝讀書,基本再也沒有任過地方官。數十年間未離京城,做到首相,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在時人眼里,賈昌朝是個不通實際政務的官員,牢牢坐住首相的位子,自然靠的是陰謀手段。特別是他在慶歷諸黨被貶出京城之后任相,把慶歷新政廢除一空,是慶歷黨人眼中的第一小人。當然黨爭的說法是靠不住的,實際賈昌朝順應了西北休戰之后休養生息的要求,做事穩妥。

  雖然同是慶歷黨人眼中的政敵,賈昌朝和夏竦的矛盾卻很大,不但不是一黨,還是政敵。夏竦一直想入中書,卻幾次陰差陽錯,就是做不成宰相。此次入京為樞密使,他自己意在政事堂,賈昌朝自然處處防著他。唐龍鎮之戰,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兩府的矛盾之中,并不那么順利。

  聽韓絳介紹了京城的局勢,杜中宵嘆了口氣:“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自西北議和以來,人人皆以為從此天下太平,可以安享盛世。賈相公以這太平景象為自己之功,卻不知——”

  韓絳一驚:“待曉如何說這話?”

  杜中宵道:“別的我不知,這一路上走來的景象,卻覺得好日子只怕到頭了。連年戰亂,朝廷休養生息自是應該。只是本朝與前朝不同,國本在軍,先軍而后百姓。范、韓諸公行新政,便就是在這上面務行姑息,最終新政無所建樹。這幾年休養生息,依然沒有整軍,太平日子如何堅持得下去?西北亂起,天下擴軍,禁軍幾近百萬,至今猶是如此。養軍之費不減,休養生息來的錢依然在他們身上花了去。天下無戰事,朝廷又難免對禁軍刻薄,朝廷和禁軍兩相厭,焉能不出事?”

  韓絳聽了,一時無言。此時的官員眼光多在軍隊臃腫上,想著慢慢自然淘汰。卻不知軍隊是掌握天下武力的,是那么好淘汰的?

  宋朝的軍隊是終身雇傭制,一旦從軍,便就當一輩子兵。元昊叛宋之后,宋朝大擴軍,僅禁軍就接近百萬,廂軍還有數十萬。朝廷收上來的錢糧,絕大部分都花在了他們身上。不管是慶歷新政還是后來的休養生息,最緊要的任務,其實是讓軍隊復員,恢復生產。可惜宋朝特殊的國情,不管哪一黨都沒有在這上面下功夫。和平僅僅是不打仗了而已,養軍之費卻減不下來。

  這造成兩個問題,一個是民間負擔降不下來,百姓和官員不滿。再一個,軍隊的待遇跟戰時相比降低,再加上和平時期有官員克扣,同樣在醞釀不滿情緒。河東路駐扎重兵,杜中宵一路走來,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即使在火山軍,自己跟駐軍的關系也不怎么樣,打仗靠的是麟府路的兵,何況其他地方?

  大戰之后的大復員大生產,才是盡快擺脫戰爭陰影的不二法門,其他只是拖延而已。偏偏宋朝涉及軍隊的事務非常敏感,需要皇帝和大臣齊心合力,以大魄力才能完成改革。此時的皇帝無此魄力,也沒有能辦成此事的大臣。

  賈昌朝在慶歷新政之后執掌朝政,既無大錯,也無大功,只是把問題掩蓋下來。可惜,到了現在已經有些掩蓋不下去了,特別是軍中的不滿情緒很強。

  韓絳一直在京城為官,很少接觸軍隊,沒想過杜中宵提出的問題。聽了杜中宵的話,既覺得有些新奇,又有些吃驚。跟黨項戰爭的最后幾年,京東和兩淮多次發生軍隊叛亂,還歷歷在目,不能不信。

  杜中宵在邊地兩年,對這個時候的軍制有些無語。邊境遇到沖突的時候,覺得處處兵都不夠用,到了發錢糧的時候,卻被兵力數字嚇死,真是奇葩。火山軍這種地方,幾乎一戶養一兵,還不包括當地的鄉兵。自己重建偏頭寨,進占唐龍鎮,興建營田務,卻又無兵可派。說到底,把禁軍這種主力軍團,在各地撒胡椒面,徒耗無數錢糧,卻沒有機動力量,又怨得誰來?

  此事不能過于深談,兩人聊了幾句,便轉換話題。

  韓絳道:“待曉還記得離開京城時我制的車船么?這兩年頗制了幾艘,在汴河上做拖船。前些日子真州上奏,欲在他們那里制上幾艘,則從那里到兩浙,每年省無數人力。”

  杜中宵喜道:“那船若是成了,汴河每年不知多運多少貨,省多少人力,那才是功德無量!”

  韓絳嘆了口氣:“可惜還是不盡如人意。一是那船太貴,再一個難免有一些小毛病,又沒有幾人能修。是以現在只能有幾艘在那里跑著,又能夠大量使用,還不知道到何年何月。”

  “萬事開頭難,只要有了開始,總會慢慢好起來。此事要辦好,中書可以在京城建處學堂,專門教訓此物如何修理,當能好得很多。”

  韓絳點了點頭。他的正職是開封府失官,公務繁忙,車船只是業余愛好。因為現在缺點太多,朝廷現在對那東西并不熱衷,發展得并不理想。而汴河又不是隨便可以行船的地方,私人參與不進來,發展缺乏動力。不管是蒸汽機還是火槍火炮,杜中宵只是埋下了一爛種子,現在剛剛發芽而已。大多數人的眼里這只是個新奇事務,要等到被廣泛認可,全社會主動施肥澆水,還不到時候。

  這就跟種地一樣,從種下種子到發芽,是最艱難的時候。只有不懈地堅持和愛護,讓幼苗漸漸成長起來,最后才能收獲成功的果實。杜中宵也不及,自己現在官卑位低,技術成熟也只有一邊看著。

無線電子書    風雨大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