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辰被宗主收為了親傳弟子,更是接任寇仲卸任后空缺出的無極殿殿主一職。
此事一出,頓時在宗門上下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任誰都清楚,宗主這是將蕭辰當做下一任宗主來培養了!
對于來自各方的詫異、疑惑甚至是不解,婠婠倒是神色毫無變化,甚至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其實她心中早已有所猜測,當初親眼目睹了蕭辰當眾喊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后,婠婠便基本上得以確定,這孩子,未來必成大器。
退婚有了,青梅竹馬有了,從廢物到天才有了,如今連宗主這個老爺爺也給配齊了,說他不是這方世界的主角,打死婠婠也不信!
對于各方是什么反應,林諾絲毫不在乎,哪怕蕭辰如今還沒有踏入先天境界,但無極殿殿主的位置,還是被他這位宗主,強行交到了蕭辰手中。
若論資歷,無論是徐子陵還是婠婠、師妃暄等人,都在蕭辰之上,但下一任宗主人選,林諾從來都沒有考慮他們。
很簡單,因為他們所修煉的功法,并非自己的親傳功法。
無論是長生訣,還是天魔秘法,亦或者慈航劍典,那都是前人所創造的功法,唯有蕭辰所修煉的御魔經,才是由自己這位大宗師所自創。
雖然這本功法也是他借鑒了其他功法的精髓后創造而成,但不論如何,這都是自己所自創的第一本功法,意義重大,下一任宗主人選,他還是希望能得到自己親傳的弟子來接任。
他林諾雖然已經達到了此界之巔,但不論再怎么樣,還是屬于人的范疇。
只要是人,總會有七情六欲,總會有各種小心思,若是他與秀兒在此界有個兒子,哪怕是再廢物,林諾也只會將自己的兒子推到宗主之位上,不會給其他任何人機會。
沒辦法,他林諾從來都不是圣人,指望他損害自身利益來體現高風亮節,那是想也別想!
武朝建立,國泰民安。
雖然武帝寇仲推行的很多政策,已經觸動到了門閥世家的根本利益,但在天下第一正道這個超級圣地的虎視眈眈下,沒有任何人敢輕舉妄動,最終,使得寇仲的各項治國良策得以順利推行下去。
武朝七年,無極殿殿主蕭辰,一身實力,達到宗師境界,卸任無極殿殿主之職,接任宗主一職。
對于宗主之位的更替,整個宗門上下毫無意外,早在數年前,宗主林諾便已經釋放出了信號,待蕭辰踏入宗師境界,便會接任宗主之位。
新宗主即位,處理宗門各種事物,至于林諾這個老宗主,則是處于常年閉關狀態,一心鉆研戰神圖錄,爭取早日破碎虛空!
在修煉方面,他已經被秀兒拉開了,雖然吃軟飯很爽,而且他也已經吃了很多次,但作為夫君,他并不想就這么一直吃下去。
他,林諾,也是要面子的啊!
他也想有朝一日,可以站在修煉的盡頭,迎接著秀兒那崇拜而又仰望的目光!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有蕭辰這個新任宗主的支持,在將國內的各種政策推行穩固下去,待內政一切走上正軌后,寇仲終于將目光,轉向了外部。
武朝九年,武帝寇仲下旨,拜李靖為征東元帥,統兵三十萬,征伐高麗。
同年,李世民被封為征北元帥,統兵三十萬,征伐突厥。
兩線作戰,但文武百官沒有任何人敢反對,只因天下第一正道中,發布了征伐高麗和突厥的任務。
任何武者都可以接取任務參軍入戰場,根據軍功的多少,可以獲得圣地的宗門積分,而依靠積分,可以從圣地中兌換各種修煉秘籍,只要積分足,據說連長生訣、天魔秘法那等絕世神功,也能兌換到。
天下第一正道的這一舉措,頓時使得整個武朝的武者陷入了狂歡中,無數來自于天南地北的武者,在接取了任務后,紛紛選擇了李靖軍團或者李世民軍團加入。
這也使得兩大軍團雖然號稱軍力三十萬,但實際上,在這三十萬大軍身后,更是各自組建出了一支數量不下十萬的高級武者軍團,這是一股,足以使得世界任何大國都感到驚恐的力量!
武朝十年,突厥與高麗領土基本上已經全部被收入武朝版圖中,至此,武朝的對外戰爭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外再無戰事發生。
武朝十七年,天下第一大宗師林諾出關,初一現世,便震驚天下各方。
出關當日,天地似乎都有所感應,狂風大作,萬雷轟鳴,天色陰沉如墨,宛若世界末日一般。
在萬眾矚目中,大宗師林諾引動天地之力,與廣場中樹立一尊三十丈高巨大石碑,之后以指為劍,洋洋灑灑,刻印出數萬小篆,為后世,留下了一部武學圣典。
之后破碎虛空,在萬雷轟鳴聲中,白日飛升,進入了新世界!
這部天下第一正道祖師所留下的武學圣典,被宗門無數強者稱之為武經,百年后,更是被一代代武者以這部武經為根本,演化出了一整套全新的修煉體系。
“練肉”武生,“練筋”武徒,“練皮膜”武士,“練骨”武師,“練內臟”先天武師,“練骨髓”大宗師,“換血”武圣,“練竅”人仙。
更有史學家,將林諾的事跡記錄在史冊中,為其著書立傳,成為萬民膜拜的武道之祖。
“武祖林諾,籍貫不詳,最先現身與揚州地界,武帝寇仲之義父,曾一人獨戰道魔兩派而勝之,創立天下第一正道,后以一人之力滅殺三大宗師,坐實天下第一之名傳說,武祖得大機緣,領悟戰神圖錄,得以破碎虛空,不忍天下武者苦覓大道而不得,遂將其感悟刻于圣碑之上,為武道之起源.”
至此,在后世的記錄中,林諾,也被武者,稱之為,武祖!
而林諾破碎虛空之日,也被后世修煉界,稱之為武祖傳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