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駕崩,大明帝國并沒有因此而停滯!
以劉健、謝遷、李東陽為首的內閣三閣老,在第二日大朝會中,宣讀了弘治的遺照,恭請太子朱厚照登基。
太子不愿!
百官再請!
太子再次拒絕!
百官三請!
太子勉為其難接受,選擇了吉日登基,隨后安排大行皇帝入葬,這一番折騰完畢,足足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至此,太子朱厚照終于從太子成為了皇帝,年號正德!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即位,不論是朝堂還是內廷,一些職位,都有了變動。
首先變動的,是司禮監與御馬監這兩個被皇帝極為依仗的職位。
原司禮監總管王岳,按照弘治帝的遺囑,被正德安排到了南京做鎮守太監,算是養老了。
新任司禮監總管,由自小陪在太子身邊的劉瑾擔任,同時也兼任東廠廠公,權勢之大,可謂是內廷第一人。
原御馬監總管被朱厚照打發到了太原養老,新任御馬監總管同樣也是自小陪在太子身邊的年輕太監谷大用,執掌武驤、騰驤、左衛和右衛等四衛營。
內廷兩個重要的職位做出改變后,朝堂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動。
首先,閣老劉健致仕,以前內閣首輔、次輔等職位劃分并不明確,而這一次,隨著劉健致仕,李東陽被正式確定為內閣首輔,負責統領內閣,為皇帝分憂。
其次,新帝登基,大力提拔了一批年輕的官員進入朝堂,比如林諾的老友徐渭,被授予了吏部員外郎的職位,官居正五品,有資格上朝議事。
最后的一項任命,則是正式在朝會中任命林諾為錦衣衛指揮使。
雖然之前弘治已經做了任命,但一直沒有在朝堂中當眾宣布,而錦衣衛中的其他勢力探子大都被林諾清理一空,因此百官至今,對于此事都不是多了解。
或許是覺得對林諾這個老師有所虧欠,正德更是加封林諾為五軍左都督,按照等級,屬于武官正一品,在級別上來說,幾乎已經到頂了。
然而,對于正德的這一任命,滿朝文官群情激憤,不是憤怒新帝對林諾的任命規格太高了,而是覺得正德這個新皇帝,實在是太欺負人了!
林諾是誰?
弘治十五年殿試一甲探花,一介寒門學子,不依靠任何關系,全憑自身學識,踏入了大明官場中,可以說是大明帝國無數讀書人心目中學習的榜樣。
而如今,這個文官集團眼中樹立的榜樣,竟然被皇帝給弄到了錦衣衛中,哪怕是給了個正一品的左都督職位,但在滿朝文官眼中,那也是對于林諾的羞辱,連帶著,這也是對于整個文官集團的羞辱。
誰不知道五軍左都督有名無實,只能算是個虛職罷了,皇帝你拿一個武官虛職就要將一甲探花給弄到武官體系中,你這不是惡心人嗎?
寧要文官七品,不要武官一品!這句話,雖然沒有人明說,但在如今大明文人心中,就是這么想的。
誰不知道如今的武官勛貴集團早已沒落,說的難聽點,如今的武官勛貴,那就是文官圈養在羊圈里的羊,只能老老實實的待在羊圈里,任由文官集團安排。
正德將林諾這個被文官集團寄予厚望的明日之星給弄到了武官體系中,頓時惹了眾怒,一個個官員出列上奏,引經據典,明里暗里的數落正德的不是。
一些言官,更是直接開噴,弄得正德很是灰頭土臉,有些下不來臺。
就連徐渭,也是替林諾感到不忿,他倒是沒有多說什么,只是不斷地奏請新帝,希望能將對林諾的職位做些改變,哪怕是再看他不順眼,將他外放到某地做知府也可以。
正德強忍著怒意看著朝會中的這一幕,他還是太年輕了,面對這種滿朝官員意見與自己對立的情況,一時間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
期間他曾多次將目光轉向武官勛貴集團一方,但那些武官勛貴們,一個個老老實實地站在一旁束手而立,一副‘你們隨便吵,我們就看看的樣子’,氣的正德牙癢癢,心里直罵廢物!
這一刻,正德心里終于明白了父皇曾經跟他說過的話,在朝堂中,需要忠臣、能臣,但也需要貪官、佞臣!
貪官可以拿出來立威,佞臣可以站在皇帝一方,與其他官員開撕,不至于使得百官站在一起與皇帝對立。
這一刻,正德迫切的需要有個佞臣能站出來為他分憂,但是可惜,這次將林諾任命為錦衣衛指揮使的事情,已經算是觸犯了整個文官集團的利益,哪怕是有些官員想要當佞臣拍馬屁,也不敢在這時候站出來。
否則犯了眾怒,真的有可能會被活生生打死在朝堂上的!
不過朱厚照這個小皇帝雖然年輕,但脾氣也是倔的很,自始至終,都沒有將林諾錦衣衛指揮使職位是由先帝任命的情況說出來。
其實他若是說出來,完全可以以先帝遺旨的名義強行將此事了結,但那樣一來,日后背負罵名的,恐怕就是駕崩不久的弘治帝了。
其實弘治之所以在臨死前將林諾任命為錦衣衛,而沒有等到太子登基后再任命,就是為了保護太子,愿意替太子背負這個罵名,而不至于讓太子日后因此事而與群臣對立。
只是可惜,父子情深,朱厚照一想到父皇剛駕崩不久,若是因此事而被文官唾罵,那他這個做兒子的就太不孝了。
“父皇是仁君,不應該背負罵名,這個罵名,還是由我這個兒子來擔吧!”
正德心里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一整天,他幾乎滴水未進,就那么坐在金鑾殿上,與群臣對峙,一點也不肯退縮,不愿更改命令。
自始至終,君臣雙方都沒有讓林諾上朝當面做出選擇的意思。
正德是不愿林師為難,李東陽等文臣則是為了保護林諾。
在一眾文官看來,林諾肯定是不愿進入武官體系的,但若是讓他當面在朝堂中表達自己的不情愿,豈不是抗旨不尊?若是因此被皇帝所厭惡,那日后的前途也就算是徹底斷絕了。
不得不說,當文官集團為了自身利益抱團時,哪怕是皇帝,也會產生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而此時的正德,就是這種感覺。
這一刻,對于這所謂的大朝會,他心里沒來由的厭煩,連帶著對于這紫禁城,他都不想再繼續住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