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考試結束了,劉嫚的考試可沒結束,她下午還有一場專業課的考試,她考完這門課,又馬不停蹄的去蘇教授的辦公室,向他匯報書法考試情況。
蘇邑在看過劉嫚發給他的書法照片集錦后,選出若干讓她發微博,他說,“把這幾張寫得不錯的發到網上去,讓大家看看。”
劉嫚指著其他幾張龍飛鳳舞的字,疑惑道,“那這幾張呢?”
“連我這個老家伙都知道,大家最喜歡看學霸和學渣的對比,得增加話題性!”
蘇邑表面上跟一樣,笑呵呵的,說話中氣十足,只有他自己清楚,他現在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他很擔心哪一天他的天命就到了,因此他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劉嫚這個小徒弟身上,除了讓劉嫚繼承他的衣缽,他還希望劉嫚把首都大學書法課發揚光大,最好讓它成為一個經典選修課,讓將來每一屆學子都能了解和學習書法。
要求劉嫚代課是他做過最明智的決定,不試怎么知道劉嫚還有當老師的天賦。劉嫚五節課視頻的總觀看量都過億人次了,在教育視頻中大受歡迎,除了有她是網紅的原因,更重要的一點是她講課確實好。
實際上,蘇邑把五個視頻都看完了,其實劉嫚講得都是他教給她的內容,他卻覺得她比他講得有趣多了,他是個急性子,每次給劉嫚上課,都是一股腦的全部倒給她,至于她能否理解,不在他考慮的范圍內。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劉嫚的底子和腦子的,同樣的授課方式并不適用普通人,經過劉嫚改良過的知識不僅通俗易懂,還詼諧有趣,更貼近年輕人,或許這就是一種“網紅風格”吧。蘇邑一點都不排斥網紅,從古至今文化傳播渠道一直在變化,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風格,適應時代,順勢而行,才是正道。
于是當天晚上,劉嫚謹遵蘇教授的囑托,連續發了兩條微博。
第一條微博,她寫道:“首都大學第一次開設楷書公選課,今天順利落下了帷幕,上午我監考了課程的結業考試,有137名同學選修了該課,一共137人參加了考試,無人缺席,可喜可賀(鼓掌),我和我的老師蘇邑教授精挑細選出幾幅優秀作品,供大家賞析。”
這條微博的配圖是九宮格圖片,是九幅書法,其中有寫文言散文的,篇幅寬闊;有寫名言警句的,短小精悍,每一幅字體都是楷書,整潔美觀,賞心悅目,讓網友們大感意外。
“這都是首都大學學生寫的?看起來一點也不業余,字真好看。”
“仔細看,每一幅有瑕疵,不過初學者能有這個水平已經算不錯了。”
“本來就只是一門公選課,要求不能太高。”
“這門課我在網上看了視頻的,我覺得我手殘,寫不出來,學霸就是不一樣,學什么都快。”
“我最喜歡第六幅,‘漢有游女,不可求思’,字不多,但讀起來很有味道,我打賭,這幅字的作者一定是個男孩子。”
劉嫚把大家落款的姓名班級馬賽克了,除了她和作者本人,誰也認不出來這些作品屬于誰。
熊杰的字被蘇教授一眼看中,蘇教授可不知道其中真意。他告訴劉嫚,他可以看出來其他同學寫得好,是因為有一點書法基礎,譬如小時候被父母報過書法興趣班這種,而熊杰的字一看就是現學現練的,比劃稚嫩,但重在態度認真,一筆一劃,富有感情。
劉嫚聽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八個字,熊杰寫了一個小時,能不認真么?
沒想到網友們最喜歡的也是熊杰的字,只能說大家在網絡上接觸了太多事物,各個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熊杰寫的這句話也火起來,很多人去找原文看,有網友留言說,“這篇屬于《詩經》中比較生僻的文章,作者挺有文采的,但是單單寫這一句,我感覺有向誰表白的意圖吧。”
看到這條留言,劉嫚一身冷汗,趕緊發了第二條微博轉移注意力,寫道:“我剛才是發的是‘同學們理想狀態的考試作品’,但實際上,大多數人的作品都是這樣的:”
第二條微博依然搭配了九張圖片,然而畫風突變,第一幅字寫的是“劉嫚學姐善良美麗,求讓我高分通過考試,你的大恩大德我沒齒不忘!”;第二幅字寫的是“未來杰出書法家XXX處女作品”;第三幅字寫的是“馬到成功”,但是作者的字寫得奇形怪狀也就罷了,還在旁邊畫了一只像狗(馬)一樣的動物?
每一幅作品無論是寫的內容還是寫的字跡都讓網友無語的同時忍不住捧腹大笑,
“哈哈哈哈,這些學生太油菜花了。”
“我就說怎么各個都那么流弊,搞了半天這才是正常情況(捂嘴笑)。”
“恕我才疏學淺,我想知道第四幅寫的是什么?我辨認了半天都沒認出來。”
“別笑話別人,讓你們自己寫,估計還不如人家。”
在一群留言的網友中,劉嫚竟看到了蘇教授的昵稱,他寫了好長一段話:“年輕人就應該像這樣張揚個性,寫得好寫得差都沒有關系,只要敢寫就是值得夸贊的!成年人從頭學書法成為書法家的可能性很低,但發展成興趣,養成良好書寫習慣,修身養性,是可以受益終身的。”
蘇邑大概是怕這種強烈對比會打擊第二組作品作者的積極性,才發這條評論解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首都大學學生都關注了蘇邑的微博,因此蘇邑的留言很快就積累了最高贊,被頂置在最高處,有學生回復他:
“剛看到我的爛字被曬出來,我的心哇涼哇涼的,(笑哭)看到蘇教授的話,我一下子又有信心了,以后我一定要堅持練字!(握拳)”
“蘇教授威武!下學期我也要選修書法課!”
“原來書法也沒有我想象中那么嚴肅啊,如果能在這么輕松的氛圍下學習,誰還怕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