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零二章 甘大知州的大修大建大計劃

  回到泉州城,甘奇親自“押”著蒲志高去買宅子,當然,甘奇也是十足的“好心”,為了幫助蒲家落戶泉州,甚至親自出面去幫蒲志高談價格,做思想工作。

  古人的宅子,除非家庭變故,一般是不會發賣的,特別是祖上傳下來的祖業,那更是難買。

  所以甘奇出面就很有必要了,思想工作其實也有一些仗勢欺人的味道,但是甘奇也不是那種黑心的人,在蒲志高買宅子的價格上,那是舍得的,哪怕高出市場價兩倍,甘奇也自己做主了,一口應下,只等蒲志高拿錢來付。

  蒲家買宅子,買一處是不夠用的,得買一排。不過事情也很快就搞定了,有甘奇“仗勢欺人”,自然沒有什么大問題。

  其余的甘奇就不管了,最近甘奇也有事情忙,那就是招兵,清溪兵招得最多,不過短短幾日,清溪當兵的漢子就有七八百之多。

  之所以清溪能招這么多的兵,是因為清溪這里多山,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幾千座之多,平均海拔都有六百米左右,山民無數,耕地卻少,大概也是這種原因,所以才能出產后世鼎鼎大名的安溪鐵觀音。

  這里還出鐵礦,所以在礦山討營生的極多,這個時代的礦工,那是真正的高危職業,收入還少,當兵相比而言還是比較不錯的營生。

如今甘奇大幅度提高了軍漢的待遇,當兵對于這些山民礦工來說,那就更是一條好路子了。反正泉州之地,也不打仗,幾百年不打仗了。操練什么的?還能有挖礦辛苦嗎  宋朝的軍隊,幾乎是沒有退伍制度的。當然并非真的沒有,朝廷也有規定,六十歲以上的軍漢,六十五歲以上的將校,會成為剩員,不再操練或者上陣,只在軍營里做一些打雜的事情。其實這也不叫退伍,首先是不會離開軍隊,其次是這個年代當兵的又有幾個人能活到六十歲?

  有時候還有一些政策,比如五十歲以上的軍漢可以遣返歸農,這個政策有些無厘頭,有田地務農,誰還來當兵?如是真把這些人遣返歸農了,不是餓死就是上街乞討了,這把身子骨了,連攔路搶劫都搶不到。

  所以說來說去,宋朝的退伍制度,只是規定中的一句話“內有軍隊練汰離軍之后,殘篤廢疾不能自存在外乞丐之人,仰本軍隨營分措置收養,毋致失所。”

  意思就是軍隊退伍,只要不能生活的,皆在原本的軍營里養著,隨著軍中的火頭營吃個一日三餐。上面那句話,其實也說明一些問題,那就是現實情況中,那些退伍的軍人,其實有很多是“不能自存在外”的,也就淪落成了乞丐之人。有這種現實情況,才會出來這種規定。

  甘奇的泉州大營里,還有幾百號老弱病殘,也沒有退伍的安置措施,也不能往外趕。但是也并非沒有辦法處置,想來想去,養著就養著吧,每一頓多一些筷子的事情,還能做一些雜事,時不時甘奇也能給他們發一些養老零花錢,但是得辦個手續,全部遣返歸農。

  遣返歸農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占名額,如此甘奇就可以直接在禁廂編制之下,實打實養上一千多號年輕力壯的軍人了。

  其實古代當兵的,并非一定沒有退伍養老機制的,在唐朝前中期,軍功能換土地的時候,有些老軍漢退伍之后,家中還有幾十上百畝土地,還會爭著把自己的兒子孫子送到府兵里去服役。打起仗來也是勇猛無比,軍功掙來,就是家業。只是這種制度,到得人口大爆炸之后,也就沒有辦法維持下去了。

  招兵,訓練,甘奇也并不隨意去插手,訓練軍隊這種事情,也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比如史洪磊與折克行。

  甘奇倒是知道怎么訓練軍隊,不過那都是后世的經驗,拿到這個時代來,是并不一定適用的,甘奇若是盲目插手,那也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中國古代的軍隊極為能打,訓練制度從春秋戰國到漢唐,體系早已極為先進,與冷兵器作戰也是天作之合。隨意去改,反倒是畫蛇添足。

  甘奇要做的是后勤工作,比如軍械兵刃甲胄,馬匹,伙食。

  這些甘奇是舍得的,何況還是用的公款,如今泉州的財政,養些兵馬是不在話下的。

  稅丁隊伍也在不斷擴充,從原先的幾十號,已經擴充到了七八百號之后,還在不斷招收,甘奇甚至把稅丁安排在軍營里一起訓練,連技戰術都如出一轍。

  甘奇當了知州,連衙差都擴充了許多。大宋的許多規定其實還是很完善的,只是大多廢弛了,比如衙差需要上街巡邏,日夜都要巡邏,但是在大多數地方,這種規定早已成了一紙空文。

  甘奇來了,自然不能讓這些規定成為一紙空文,該巡邏就得巡邏,不僅要巡城,還要下鄉巡視,碼頭上也有常駐的衙差隊伍。

  什么潑皮無賴,欺壓良善,收保護費的,一律押下大牢,一頓老打了再說。

  若是有胡番作奸犯科,那更是慘不忍睹,堂里的刑罰,都得吃個遍。

  有錢了,什么修橋鋪路啊,那都是小事,甘奇甚至之在輿圖上看一眼,抬筆一畫,便道:“清溪城到青陽鐵場的馳道要修通,得能三車并行之寬。”

  下面的官員便也只能拱手點頭,絲毫都不敢說這個工程翻山越嶺有困難,只能看著甘奇在地圖上畫出來的那條線,不斷皺眉。

  所謂馳道,從秦統六國開始,中國就開始到處修建馳道了,也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能讓馬與車飛奔起來的道路。

  可別小看了馳道,在古代連金屬工具都缺乏的時期,要修出貫穿全國的高速公路,工程量大到不可想象,比修長城的工程量還要大。但是大秦,還真就把縱橫全國的高速公路給修出來了,遺跡都后世都能看到。

  甘奇要修通青陽鐵場的馳道,只因為鐵很重要,高質量的器具、兵刃甲胄軍械,以后可以通過海路水路,源源不斷往北方送去,成本極低,時間極短。若是真要與遼國開戰什么的,從福建來的軍備、糧食等物,乃至成建制的軍隊,源源不斷從河北滄州上岸,那這種能力就厲害了。

  這甚至不比京杭大運河的意義小,也許意義還要更大,中國南方,還有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以往這些地方的重物質是很難往北方去送的,有了一條成熟的海上運輸線路,一切都將改變。這就真正完全把整個中國合在一起,大大加強了國家實力。

  甘奇雖然有一些思考與計劃,但是也并未想得太過長遠,眼前就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做,鐵場的馳道修好,然后大規模加大生產,哪怕就是往大宋北方傾銷鐵器,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沒人挖礦?或者挖礦危險,死傷慘重?

  甘奇也有想法,萬惡的西方資本主義,發明了一種解決勞力不足的好辦法。興許暫時可以用一用。

  只是這個辦法太過喪盡天良,但是甘奇心中是可以接受的。甚至甘奇都沒有想過非洲黑奴,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群島,印度次大陸,又近又好用。

  不過得有一批心狠手辣的人去干這事。

  泉州有三個鐵場,還有銅礦,臺灣島有硫磺,就福建這一圈,其實在這個時代而言,要啥有啥。甚至還多說一語,福建還有煤礦,儲量還不低。福建除了不產石油,幾乎要啥有啥。相比而言,海峽對面的臺灣島,那是要啥沒啥。

  這些事情,倒也不是甘奇計劃好的,這都是他到了泉州之后,才慢慢開始計劃的事情,也是甘奇知道了福建能出產大量的鐵之后,還有這么好的貿易環境,甘奇才開始想得多一些。

  也是到得福建之后,甘奇腦中隱隱起來了一個很大的計劃,計劃還不明朗,卻隱隱有了大概。

  要想富,先修路,這話甘奇從小就深深記在了腦袋里面。

  甘奇修路,很是粗暴,一張地圖,一群官員,甘奇只管在地圖上橫七豎八的畫,各地官員,一個個抓耳撓腮的拱手領命。

  預算這個詞,也是這些官員第一次聽到,還要一個預算表,這也是為難人了。好在甘奇還會事無巨細教導一下。

  但是教導也是粗略的,甘奇也知道,到得決算之時,怕又是有許多官員要回家種田了。

  修路修橋,修港口碼頭,修城池,修下水道,修軍營,修各地學堂,修灌溉的河道溝渠…

  反正有錢,甘奇是一通修,也畫爛了一張又一張的地圖。

  待得最后,甘奇自己也嚇到了,有些尷尬,這么花錢,到時候要給東京繳稅的時候,也不知老皇帝還會不會有意見。

  甘奇也只是這么一想,管他那么多,反正泉州的稅收高得嚇人,怎么修也花不了太多。

  甘奇忙忙碌碌著,到處動工在修,出徭役的百姓卻還能拿到工錢,雖然很少,但是也有。

  所以甘奇這青天大老爺的名聲,自然也越來越大,連街邊小孩子唱歌,都唱:“自從有了甘青天,百姓從此賽神仙…”

  各處各家各戶,請甘奇吃什么婚喪嫁娶宴席的,那更是多如牛毛,甘奇也吃不過來。

  官有時候真的就這么好當,前提就是有錢。甘奇忽然也想起了后世,為何地方債務居高不下?此時甘奇是明白了。

  大修大建的,甘奇自然也不當甩手掌柜,時不時還要到各地去巡查一下,問問干活的有沒有拿到工錢,問問官員工程進度如何,該表揚表揚,該批評批評,干得一塌糊涂的,甘奇也要再問一句:“你可知道本官在京城還寄祿了一個什么官職嗎?”

  “下官知曉,下官知曉,御史臺侍御史。”

  “知道你還敢如此敷衍本官?”

  “下官不敢,不敢不敢,實在是山嶺難越,下官一定加快進度,一定把徭役的百姓都照顧好。”

  “哼哼…”甘大知州冷笑幾聲,起身離去。

  此時甘大知州身邊的鐵甲軍漢,還一個個手按刀柄,對在場官員怒目而視。瞪得眾人是惶恐不安。

  經常帶著一眾鐵甲軍漢到處逛的甘奇,說起來還真是威風凜凜。只要甘奇到哪里,十里八鄉的百姓都要來看熱鬧,看著那些鐵甲軍漢渾身泛光,壯碩如牛,一個個都是嘖嘖稱奇。

  也免不了有人從哪里跑出來,往地上一跪,然后就是:“冤枉啊…青天大老爺,小人冤枉啊!”

  甘奇便是腳步一停,擺開左右人馬,搬來座椅,當場升堂。

  這個時代的百姓,極為淳樸,真有冤屈事情的是多數,無理取鬧的還真不多,關鍵是這個時代的百姓,也不敢無理取鬧,連到知州面前鳴冤叫屈都要莫大的勇氣。

  不過這些冤枉之事,大多也都是誰奪了誰家的田埂,誰打死了誰家的耕牛,什么仗勢欺人,強買強賣,也不是難以調查的事情。

  說一句有一定道理的歪理,有時候越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反倒越是淳樸可愛。

  擼幾個官吏下獄的事情,那也是有的。

  甘青天這波名聲,那是賺得盆滿缽滿。

  在甘奇忙碌的這一段時間里,蒲家也很忙碌,搬家進城的事情,有條不紊在進行著。

  蒲希爾是第一批搬進城里的人,已經入城一個多月了,只是一次都沒有見到甘奇。因為甘奇正在大修大建,到處視察工作,還要忙著給百姓伸冤做主。一個月幾乎沒有幾天在泉州城內,即便是回來了,也是與家里人見一見,然后又開始下縣下鄉了。

  興許等到所有馳道都修好了,甘奇下鄉或者回城就不那么麻煩了。

  小姑娘蒲希爾,越是見不到甘奇,莫名之間便越是憧憬,興許也可以說是想念,但是她又不好意思說,便也只好沒事就到門口看幾眼,又或者在自己小院門口倚著門框往外看著,只希望忽然有人來報,說甘大知州上門了。

  蒲志高倒也不知道自己女兒的這些小心思,這天剛好路過女兒的小院,見得她正倚著門框發呆,便問一句:“女兒這是作甚呢?為何無故發呆啊?”

無線電子書    回到北宋當大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