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一章 舍利子

無線電子書    南山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事實證明,觀摩別人的東西真的能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小時候,老師教同學們學習別人的文章,從中領悟作者的某某思想感情,大了點,學畫畫的人觀摩名家字畫提高自身畫技,學音樂的人聽名曲提升自己技藝…等等諸如此類。

  說白了這種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玄乎,不過是根據前人留下的東西在腦海中想象還原某些東西罷了。

  當然,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觀摩領悟到的也不同,某些人根據別人的東西領悟到的甚至要超過對方,有的人想象到的東西恰好契合前人,而更多的,則是瞎想一通什么都沒有得到…

  “人的想象力還真是奇妙”看著白石塔劉秀‘愣神’片刻心中自語。

  就他觀看白石塔的這會兒,根據塔身上的痕跡,居然在腦海里面腦補想象還原出了當時那個刀客揮刀劈山雕刻白石塔的畫面,劉秀可不認為當時的情景就真的如同自己腦海想象中的一樣,當不得真。

  根據腦海中憑著塔身幻想出來的刀客揮刀畫面,劉秀突然就有了一種感覺,如果此時手中有一把刀的話,他似乎懂得如何揮刀更省力更快,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沉淀在心底。

  如此種種猶如幻覺,他再看那白石塔,依舊只是一座蘊含歷史滄桑的普通石塔而已。

  心有所感,劉秀微微轉身,看向數十米外的一棵樹下微微點頭,旋即邁步走向石塔大門方向。

  在那邊,不知何時,之前在山下和劉秀對話的老和尚出現在了那里。

  此時那老和尚見劉秀轉過身來原本是想過去交談兩句的,但劉秀微微點頭后又轉身走了,只能輕輕搖頭作罷,也轉身離去。

  “他身上有大妖的氣息,應該是攜帶著某種大妖的物品,不知是否偶然得到,希望別給他招來災禍才好,原本想勸他放棄,奈何緣淺,罷了,凡事不可強求,此子天性純良福緣深厚,觀白塔應有所得,自身亦具備莫測實力,想來應該知道輕重”

  一聲輕語隨著老和尚的離去而悄然消散在風中…

  白石塔是不限制游客上去的,這點從隨意進出的人群就可看出,不過每個進去的人都會受到僧人一番善意的告誡,劉秀也不例外。

  當他來到石塔大門口的時候,一個中年和尚上前說道:“居士有禮了,老僧有兩句話告知,還請稍微留步”

  “不知大師有何賜教?”劉秀停下腳步點頭道。

  老僧笑了笑說:“賜教不敢當,只是兩句注意事項罷了,居士,此塔嚴格的說起來并非本寺所有,是以并不禁制游客踏足,然里面存放著一些本寺物品,還望居士游玩之時莫要毀壞”

  “那是當然”劉秀笑道,心說隨意毀壞物品的人怕不都去山下耕田種地去了吧,接著又好奇問:“不知都存放了些什么東西?”

  “倒不是什么貴重物品,些許佛經典籍而已,若居士有意的話,也可隨意卷抄翻看,還請不要隨意帶走,很多典籍都是孤本”中年和尚提醒道。

  微微一愣,劉秀下意識問:“全部都可以隨意卷抄翻看嗎?”

  也不怪劉秀由此一問,畢竟在他的認知中,這石塔存放著白云寺的典籍,算得上是‘藏經閣’一類的地方了,如此重要的地方不但讓人隨意游玩還可以翻看,心中怎能不古怪。

  那和尚開懷一笑說:“有何不可,都是一些勸人向善的東西,莫說卷抄翻看,若是能流傳天下那才是最好的”

  聽到這句話,劉秀感到由衷的敬佩,這才是出家人應該有的胸懷,他們不去鼓吹自己有多么善良慈悲,但卻希望更多的人擁有善心行善舉,區區典籍,任你觀看,甚至流傳出去更好,畢竟本就是勸人向善的東西。

  本來劉秀還想問問這里面有沒有武功秘籍什么的,想想還是算了,這擺明了不可能的事情,不說這白云寺眼中所見的任何和尚都不像是練過武的樣子,即使是有,豈能放在這里認人觀看?

  和尚有文武之別,明顯這白云寺的都是文和尚,但見識了之前山下的那個老和尚,劉秀可不敢小看這些文和尚,武和尚練武打磨自身,而文和尚則是禮佛修心,誰知道他們從天地自然中領悟出了些什么神通?

  這倒不是劉秀妄自腦補,有那老和尚的事實證明不提,他自身不也一樣么,不練武,但短短一年時間就能做到御風而行,雖不是真正的飛翔,但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個世界只有練武這一條路!

  自己尚且如此,那些活了一大把年紀的老和尚沒點手段怎么可能?只是人家不刻意炫耀而已,有道是滿瓶水不響半瓶水晃蕩,那些蹦跶得歡實的人看看有幾個得善終的?

  辭別門口和尚,劉秀踏足白石塔第一層,入眼所見的是一尊三米高的雕像,處于正中間,這尊雕像和外面大廳供奉的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因為雕刻的人技藝更高,是以看上去慈悲之意更加明顯。

  此地也有人跪拜祈福,劉秀稍微駐足后就沿著樓梯向上來到二樓。

  二樓擺放著很多書架,一本本書籍琳瑯滿目,有很多人都在這里安靜翻看,邊上還有白云寺提供的座椅供人休息卷抄。

  好奇之下劉秀也翻看了一些書籍,正如門口和尚所說,這里擺放的都是一些勸人向善的東西,書籍內容主要是各位高僧大德游歷天下行善積德的故事以及醫藥典籍。

  醫藥典籍自不必說,都是治病救人的東西,而那些高僧游歷的故事,劉秀看了幾本覺得頗有意思。

  實際上那些故事主要是本寺僧人的游歷記載,從中劉秀了解到,那些僧人出去不化緣,不鼓吹佛法培養信徒,也不售賣平安符之類的東西,只是憑借一手醫術游走四方,治病救人也不收取錢財,只取一點果腹的東西,總之就是不行那不勞而獲的事情。

  如此這般,劉秀不得不再一次感嘆,這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從二樓開始往上都是如此,一層層擺放的都是類似的書籍,三十多層樓,劉秀估摸著這里的存書不下于十萬本,他到不覺得多,這白云寺估摸著有千八百年歷史,一代一代收集下來,這些書籍算是少的了。

  稍微留意了一下,劉秀發現,來這里看書的大多都是一些醫者,其實想想也能理解,白云寺是以‘醫術起家’的,這里的藏書也大多都是醫藥典籍,在這里他們能學到更多治病救人的良方和實際‘醫案’,難能可貴的是人家白云寺絲毫不藏拙任人觀看。

  劉秀猜測,或許其中很多醫者都會把自己拿手的功夫留在這里以供他人學習,就這段時間劉秀的了解,這個世界的醫生大多都是品行高潔之輩,真正的做到了寧愿柜上藥生塵,莫使世人有病痛。

  當然了,世上有好人自然就有壞人,總的來說還是好人更多。

  如此這般,走走停停,不時翻看書籍,時間悄然過去,下午時分劉秀才登上了白石塔的頂層第三十三層。

  站在這最高層,放眼望去,山巒起伏,遠處的白塔鎮盡收眼底,夕陽下的景色倒是不錯。

  這最高一層擺放的不再是書籍,只有一個供桌,供桌上有香爐,有人跪拜祈福,每當有人跪拜,邊上一個老和尚都會敲響一次缽盂。

  人們跪拜的不再是雕像,而是供桌上的一顆珠子。

  那珠子龍巖大小,成土黃色的不規則形狀,它位于一個蓮花狀的托盤之上。

  看到那顆珠子,劉秀眼中閃過一絲難掩的異色,因為那顆珠子在發光,發出柔和的金光,且還是懸空的漂浮在蓮花狀托盤一尺上空!

  “舍利子”

  當看到那顆珠子的時候劉秀心中頓時蹦出了這個名字,除了這種東西他實在是想不到其他的了。

  舍利子劉秀曾經聽過卻沒有見過,哪怕是他曾經闊了之后也沒有見過,在他的認知中,舍利子并沒有什么神奇之處,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可現在看到的這顆舍利子,卻顛覆了劉秀的認知。

  當然,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凡的世界,稍微驚訝劉秀就很快平靜了下來。

  從周圍那些人的小聲交談中,劉秀了解到,這顆舍利子是曾經那位白云尊者坐化后留下來的,一直存放于白云寺中直到如今,每天都有很多人前來參拜,千百年來依舊。

  懷揣著對舍利子的好奇,劉秀等著前面的人參拜后準備近距離一觀。

  慢慢的,隨著前面的人跪拜后離去,劉秀一點點接近舍利子,當他距離舍利子差不多十米的時候,猛然眼皮一跳停下了腳步。

  這一刻,四周的時空仿佛靜止了下來,一切都定格,那懸浮著的舍利子柔和金光大放,一個由金色光影組成的慈眉善目老僧出現在舍利子上方的虛空中,他的出現,仿佛世界的中心,其他的一切種種都黯然失色,宛如佛陀臨塵。

  他面色慈祥的看著劉秀,緩緩抬手,伸出一根手指點了過來。

  劉秀發現此時自己動彈不了了,但思維還是很清晰的,無法做出其他動作,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由金色光影組成的老僧一指點來。

  那一指,帶著慈悲,仿佛跨越時間長河而來。

  就在此時,劉秀懷中出山時鄰居贈與他的鱗片有了異動,像是在憤怒…

  (求推薦收藏)

無線電子書    南山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