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才是統一的核心

  圣彼得堡,隨著亞歷山大二世的遇刺身亡,整座城市的氣氛都緊張了起來。

  軍警不斷的出動,四處緝拿革命黨成員。監獄都快要人滿為患,然而幕后的黑手仍然沒有浮出水面。

  冬宮,按照俄羅斯帝國的慣例,從亞歷山大二世去世開始,亞歷山德羅維奇就以皇儲的身份主持大局。

  或許是受到了父親遇刺身亡的刺激,亞歷山德羅維奇走上了另一個極端,直接宅在家里不出門。

  待在家里也不影響辦公。緝拿兇手不需要皇儲親自上陣,下面有的是人想要借這個機會平步青云。

  亞歷山德羅維奇問道:“人找到了沒有?”

  警務大臣尼古拉斯·費德羅顫抖的回答道:“找到了,可惜我們的人晚到了一步,嫌犯已經死了。

  表面上是自殺身亡,經過我們仔細查驗,發現死人生前做過激烈的心里斗爭,應該是被逼自殺的。”

  由不得他緊張,發生了這么大的案子,他這個警務大臣難辭其咎。回家種地不可怕,可怕的是遲遲拿不出一個結果,被新沙皇當亂黨給處理了。

  沒有什么不可能的,亞歷山大二世遇刺案疑點太多,必須拿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答案,給大家一個交代。

  政治是殘酷的,真要是查不出來真兇,找人頂缸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誰都知道警務大臣尼古拉斯·費德羅是亞歷山大二世的親信,不可能策劃刺殺案,但是他恰恰是有能力完成滅口掩蓋案情的人。

  沙皇出行外圍的警戒是警務部負責的,案發當日附近發生了一起大規模暴力打砸事件,亞歷山大二世命令這些警察前去制止,給刺客創造了機會。

  這個責任肯定不能由亞歷山大二世來背,警務部必須要扛下來。后面大量的嫌疑犯“自殺”,負責調查刺殺案的警務部,更是難辭其咎。

  作為警務的老大,尼古拉斯·費德羅實際上已經無法脫身。除非能夠找到真兇,要不然他的嫌疑就洗不清。

  亞歷山德羅維奇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呵斥道:“廢物!知情者一個個都被自殺了,你們居然連一點兒蛛絲馬跡都沒有發現,是不是哪天你也被自殺了,才知道啊?”

  尼古拉斯·費德羅臉色發青,身體不斷的顫抖,仿佛隨時都有可能倒下去。

  “你也被自殺”,這話的含義實在是太多了。尼古拉斯·費德羅承認自己被嚇到了,如果皇儲開始懷疑他,那就完蛋了。

  證據?

  那完全是想多了,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證據。涉及到了弒君案,只要有懷疑對象就夠了,有沒有證據并不重要。

  看著警務大臣的表現,亞歷山德羅維奇心里沒來由的松了一口氣。知道怕就對了,如果警務大臣不為所動,那就真的有問題了。

  沒有辦法,亞歷山大二世走得太突然,亞歷山德羅維奇完全沒有做好繼位的準備。

  留用父親之前班底,那也是逼不得已。現在就算是想換人,亞歷山德羅維奇也不知道該換誰上。

  警務大臣尼古拉斯·費德羅真的很無能么?顯然不是的,真要是廢物也不可能身居高位。現在的表現不堪,那是被現在的情況嚇著了。

  作為這次弒君案的牽連者,如果還能夠冷靜應對,要么是心如磐石,要么就是無所忌憚。

  無論是哪一種,對即將繼位的亞歷山德羅維奇都是一種威脅。

  停頓了一下,亞歷山德羅維奇繼續說道:“既然你們查不到,那就交給有能力的人來查吧!我已經邀請了歐洲各國偵探,你們負責配合好了。”

  請外援不怕丟臉么?

  答案是:不怕!

  皇帝都被刺殺了,沙皇政府早就沒臉了。對亞歷山德羅維奇來說,不把幕后黑手找出來,他就睡不著覺。

  相比自身安全來說,臉面也不是那么重要。這次刺殺案,明顯有國內的利益集團參與,亞歷山德羅維奇不知道誰可靠,尋找外援也是迫不得已。

  當然,這都是明面上的,故意做給外界看的,讓大家認為他這個皇儲技窮了。

  暗地里,伊萬諾夫元帥真帶著有功之臣趕回來接收封賞,這些人才是沙皇真正的根基。

  不是說圣彼得堡沒有忠臣了,問題是亞歷山德羅維奇現在分不清誰忠誰奸,為了安全起見,他只能調軍隊回來。

  不管能不能找到真兇,一場大清洗都是少不了的。不同于上一次亞歷山大二世對國內的清洗,這回是要見血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第一次普俄戰爭后,亞歷山大二世以反腐為由進行的大清洗,為接下來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同樣也為自己遇刺埋下了隱患,從1871年開始,亞歷山大二世就過上了隔三差五遇刺的好日子。

  這么多年下來,被沙皇政府絞死的刺客都超過了四位數,仍然沒有阻擋利益受損者前赴后繼的熱情。

  亞歷山大二世時代爆發的刺君案這么多,能夠查到真兇的卻很少,基本上都是革命黨或者是愛國人士背鍋。

  查不出來真兇,實際上也可以進行推測。誰的利益受損了,需要報復?誰最想要亞歷山大二世死?

  這兩類人一起抓了慢慢查,總是能夠查出來一些東西。就算是和這次刺殺案沒關系,找到之前刺殺案的真兇,同樣也是不錯的收獲。

  息事寧人,那是不存在的。普俄戰爭剛剛才結束,亞歷山大二世正處于如日中天的時候,不拿出一個滿意的結果來,亞歷山德羅維奇可沒辦法給國人交代。

  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普德談判。柏林政府是真的慌了,原本在領土上寸步不讓的立場,也軟化了下來。

  現在雙方爭議的主要交易價格,到了這一步,實際上已經算是塵埃落定。

  倫敦,普德談判取得的了突破性進展,阻擋北德意志建立的第一重障礙被掃清了,本杰明首相卻沒有感到高興。

  事情進展的太順了,順利的超乎想象,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放下手中的合同草案,本杰明首相:“愛德華爵士,奧地利沒有出手么?”

  外交大臣愛德華:“不,奧地利人出手了。只不過他們這次反應的有些慢,干涉力度也非常小。

  可能他們認為能夠依靠德意志聯邦帝國議會否決掉這次交易,才沒有急著動手。

  當然,突如其來的亞歷山大二世遇刺案,也是原因之一。根據使館傳來的情報,維也納政府現在的精力大都集中到了俄羅斯帝國。”

  這些理由還是有些站不住腳,精力再怎么集中,也不可能全部投入過去,分散出來的一絲絲,同樣可以給普德談判增加難度。

  等著帝國議會去否決,這太被動了,不像是奧地利的作風。況且,德意志聯邦帝國議會也是可以避開的。

  北德意志帝國計劃也是分步走的,普德合并是最后一步。現在才剛剛開始,現在和普魯士王國談判的是漢諾威,可不是德意志聯邦帝國政府。

  在德意志聯邦帝國獨特的體制下,邦國有獨立的外交權,包括和其他國家締結條約的權力,漢諾威和普魯士之間的交易不需要帝國議會批準。

  第一步領土交易,第二步是漢諾威和普魯士王國結盟,第三步是普漢建立聯合王國,最后一步才是建立北德意志帝國。

  實際上普漢合并的時候,普魯士王國就已經進入了德意志聯邦帝國,帝國議會連阻攔的權力都沒有。

  造成了既定事實后,再反過來逼迫帝國議會同意,阻力要小得多。

  理論上,類似的事情奧地利也可以效仿,實際上根本就不可能。

  為了生存下去,普魯士王國可以放下身段不要面子,以漢諾威為主建立二元制國家,共同主宰接下來的北德意志帝國,換了奧地利就不行了。

  弗朗茨還丟不起這人,奧地利民眾也無法容忍這種事情發生。大國就要有大國的樣子,不能什么事都干。

  本杰明首相點了點頭:“但愿如此吧!讓他們加快談判進度,早點兒造成既定事實,免得再節外生枝。”

  疑惑歸疑惑,到了現在這一步,就算是知道前面是個坑,倫敦政府也必須要跳下去。

  這個時候退縮,那就為奧地利統一德意志地區做貢獻。

  人心是最復雜的東西,倫敦政府能夠說服普魯士和漢諾威,就是因為大家不看好奧地利能夠統一德意志地區。

  如果這個時候英國人縮了回去,大家的思想觀念就要發生變化了。很多人會認為倫敦政府是怕了奧地利,不敢直接和他們對抗。

  這種想法一旦產生,大家就要重新考慮“奧地利有沒有實力統一德意志地區”的問題了。

  統一的核心在于思想,如果所有德意志人都認為奧地利有實力統一德意志地區,愿意加入到統一的大帝國中,那么誰也攔不住。

  本質上維也納政府不敢邁出這一步的原因,就是擔心沒有來得及整合德意志地區,就遭到了歐洲各國的聯合圍攻。

  內部不穩,又遭遇外敵威脅,誰也頂不住。當年拿破侖沒有完成的偉業,弗朗茨不認為自己能夠完成。

  要是人人都想著統一,那么什么別說了。歐洲各國連干涉的動力都沒有,因為干涉也沒用,隨便怎么拆分人家還是會統一。

  現在英國人能夠出手分化,最關鍵的就是大家不認為奧地利有統一德意志地區的實力,甚至有不少人認為統一是死路一條。

  即便是各國的親奧派更多,也知道大統一的好處,還是沒人敢踏出這一步。北德意志主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壯大的。

無線電子書    神圣羅馬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