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

  沙皇政府在行動,柏林政府也沒閑著。不同于俄國人家底厚實,有足夠的抵押品,普波聯邦就要窮逼的多了。

  拿資源抵押?

  抱歉,普波聯邦的礦產資源很有限,最有價值的大概是波蘭地區的農產品。

  遺憾的是農業危機還沒有完全過去,國際農產品交易市場上仍處于供大于求,根本就不值錢。

  如果只是價格問題,也不是不能商量。資本逐利,打打折還是可以商量的。

  關鍵是安全性無法保障,一旦普波聯邦戰敗就全部打水漂了,俄國人可不會承認這些貸款。

  資源抵押不行,那么領土、稅收、鐵路、港口呢?

  理論上這些東西都是有抵押價值的,前提條件是銀行家們肯買賬。

  涉及到的資金額度太大,除非能夠說服財團接手,要不然即便是獲得各國政府支持都不行。

  沒辦法,誰也不敢肯定普波聯邦能夠贏得戰爭。輸了戰爭,柏林政府的所有承諾都是空頭支票。

  不同于俄羅斯帝國,即便是輸了戰爭,也亡不了國。現在沙皇政府拿出的抵押品,即便是普波聯邦贏得戰爭,也沒有能力去占領。

  普波聯邦不一樣,他們的家底有限,一旦戰敗就全部賠進去了。

  沒有人懷疑俄國人的胃口,就算是無法吞下普波聯邦,還可以拿去抵債。維也納政府對波蘭沒興趣,但是對普魯士地區的野心卻是人盡皆知。

  口號喊的久了,假的也變成了真的。弗朗茨的大德意志計劃,喊了這么多年,早就已經深入人心。

  除了政府高層有限的幾個人外,剩下的奧地利人都是以統一德意志地區為奮斗目標。

  柏林政府不可能,也不敢拿自家核心領土做抵押。要不然俄國人還沒打過來,國內的容克貴族就先政變了。

  不要和他們扯大局,如果容克貴族都有大局觀念的話,原時空德國也不會那么悲劇。

  柏林王宮中,威廉一世期待的問道“有銀行肯接手么?”

  這年頭的國際貸款、發行債券,最佳的方式是先搞定銀行財團,由銀行出面擺平政府。

  只要和銀行簽訂了協議,基本上都能夠獲得批準,可以省下很多政治上的附加條件。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截止到目前為止,只要五家銀行表示出了興趣。

  這幾家都是小銀行,想要豪賭賭一把,就算是談成了,最多也就發行幾千萬馬克的債券。距離我們的預期目標,差距甚遠。”

  (馬克約合黃金0克)

  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乏賭徒,即便是外界普遍不看好普波聯邦,同樣也有人敢接生意。

  沉默了片刻功夫后,威廉一世緩緩的開口“和猶太人聯系吧!只要他們肯替我們發行債券,或者是提供貸款,就支持他們獨立建國。”

  威廉一世不喜歡猶太人,但是現在不得不和猶太人合作。因為沙皇政府反猶的關系,俄國的猶太人遭到了血腥屠戮,雙方的關系非常糟糕。

  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這個年代猶太人沒有安全感,尤其是俄國反猶運動爆發后,為了自身的安全猶太人必須要進行反擊,讓世界看到他們的力量。

  原時空的日俄戰爭中,日本政府能夠支撐下來,除了英國人的支持外,猶太資本也是出了大力的。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陛下,這恐怕不夠。猶太人反俄不假,可是猶太資本更注重實際利益。

  主張獨立建國的只是一部分普通猶太人,本身的話語權就不高。就算是他們愿意和我們合作,也沒有能力承接多少債券。”

  這年頭猶太人建國的呼聲還不高,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還是一盤散沙,沒有團結起來。

  猶太資本就沒有國家概念,只忠誠于利益,遭到了歐洲社會的排斥,處境一直都不怎么好。

  大部分猶太資本家都擔心猶太國家建立,自己會遭到所在國家政府的猜忌、甚至受到打壓,一直反對獨立建國。

  沙皇政府的反猶運動,確實震撼了不少人。可惜沒有什么用,倒霉的大都是普通人,資本家依靠資本的力量,提早就收到消息跑路了。

  “哎!”

  嘆了一口氣后,威廉一世無奈的說“嘗試一下吧,盡可能的多籌集經費。外交部做好準備,我要出訪歐洲。”

  現實很殘酷,即便是再不愿意,為了籌集到足夠的戰爭經費,也不得不送上門去讓人狠宰一刀。

  首相毛奇“陛下,剛剛收到消息,今天早上點分,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元帥逝世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普俄戰爭一觸即發的當口,軍方的警天柱又倒下了一顆。

  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是普魯士三杰中知名度最低的,但是他對普魯士王國的貢獻一點兒也不低。

  單單是主導了軍制改革,建立了強大的普魯士陸軍,就足以留名青史。

  羅恩在普魯士軍隊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充當著軍方和政府之間權利斗爭的潤滑劑。普俄戰爭過后,柏林政府能夠穩定實現權力過度,他是居功甚偉的。

  威廉一世沉聲說道“準備國喪!”

  看的出來,他現在的心情非常糟糕。早在兩個月前,羅恩的就已經臥病在床,威廉一世已經做好了準備。現在真的發生了,他還是難以接受。

  政治人物抗打擊能力,都是強大的。威廉一世很快就從悲痛中走了出來,開始考慮羅恩去世帶來的影響。

  要平衡軍方和政府的力量,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羅恩去世后,必須要找到新的接替者,充當潤滑劑。

  這個人可不好選,必須要在軍隊中足夠的威望,能夠令大家信服,同時還必須要敏銳的政治判斷力。

  威廉一世首先就想到了毛奇,很快又排除掉了。毛奇在軍隊中的威望確實夠了,可惜政治眼光真的不咋地。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毛奇才能夠成為首相。要是換了一個政治能力超強,又在軍隊中擁有影響力的主,威廉一世也不敢讓他出任首相。

  君權和相權也是要相互博弈的,功高震主的事情,在東西方都一樣。弒殺功臣還不至于,要是手下人能力太強,制衡、打壓還是少不了的。

  猶豫了再三過后,威廉一世還是決定先穩住。普俄戰爭一觸即發,柏林政府不能再起風波了,再大的問題也只能戰后再說。

  帶來的后遺癥,他已經顧不上了。贏得了戰爭,才需要解決;要是輸了戰爭,都流亡海外了,操心也是白搭。

無線電子書    神圣羅馬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