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匈牙利獨立組織高層齊聚一堂,為起義做最后的準備。不對,確切的說是為跑路做最后的準備。
做戲做全套,人生在世名利二字總是躲不過去的。
“利”斯蒂芬等人已經撈得差不多了,足以令他們舒服的度過下半生,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住名聲。
別人可以做叛徒,他們這些獨立組織高層是萬萬做不得的,或者說不能讓人知道他們當了叛徒。
不然出錢出力的美國人,怎么可能放過他們呢?現在他們的家業都在美國,跑得了傳教士跑不了教堂。
斯蒂芬開口說道:“船已經安排訂好了。一旦起義失敗我們就立即前往阿爾巴尼亞,然后從陸路進入希臘,再借道奧斯曼帝國從波斯灣前往亞洲,轉道日本乘船去舊金山。”
索姆拉疑惑的問:“斯蒂芬先生,為什么要繞這么大一個圈子?奧地利人已經承諾他們只會象征式追捕,我們完全可以直接乘船前往美國。”
斯蒂芬解釋道:“沒錯,奧地利人是承諾放我們離開,可是如果發生意外呢?
放我們離開的事情處于高度保密狀態,地中海區域到處都是奧地利海軍的活動范圍,萬一我們運氣不好被逮住了怎么辦?
為了降低風險,我們不得不繞道。從威尼斯乘坐沒人注意的漁船進入巴爾干半島,從奧地利勢力覆蓋不到的地區離開,才是最佳的選擇。”
為了演的更加逼真一點兒,斯蒂芬也是拼了。不能小弟都倒霉了,這些老大一點兒事情也沒有,只少也要表現出倉皇而逃的樣子。
保羅附和道:“斯蒂芬先生說的不錯,這個時候必須要謹慎。盡快返回美國也不一定是好事,現在南北戰爭即將進入尾聲。
如果聯邦政府贏了也就罷了,要是他們輸掉了戰爭,需要各國干預才能夠保住政權。
在那種情況下,為了尋求各國幫助,林肯政府多半會把我們這些革命組織都交出去。
為了安全起見,最好還是在等事情結束過后再返回美國。”
眾人臉色大變,美國人真要是向歐洲各國服軟,交出國內所有的革命組織成員,他們在美國的家業就全沒了。
看出來了大家的擔心,斯蒂芬安慰道:“不要擔心,只要我們還在通緝令待著,就沒有人敢動大家的產業。”
亡命之徒的錢,沒有人敢搶。這意味著有命拿,而沒命花。
奧特科,匈牙利獨立組織的后起之秀。畢業于美國西點軍校,參加過南北戰爭,擔任過營長職務。
在戰場上,以敢打敢殺而聲名鵲起。匈牙利獨立組織的大佬們都是不慕榮利的道德高尚人士,指揮這次威尼斯起義的重任,就落到他頭上。
看著手下的幾千大兵,奧特科是意氣風發。唯一可惜的是缺乏武器,按斯蒂芬先生的說法是為了安全起見。
畢竟是在奧地利人的地盤上,要是出現幾千武裝人員,當地駐軍早就殺過來了。
奧特科覺得非常有道理,奧地利的制度本來就非常嚴格。雖然沒有全面禁止槍支,民間也存在著大量的槍支,可那大都是獵槍。
正兒八經的步槍,還是需要在警察局備案、申請持槍許可證的。
這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拿到許可證的,至少他們這幫人就沒有一個符合條件的。
在奧地利買槍非常的容易,威尼斯就有不下十家槍械店,火炮都有得賣。殖民帝國嘛,沒有武器裝備海外殖民團隊怎么混?
不過武器好買,彈藥就不好辦了。
如果是海外殖民用,那么沒關系要多少有多少;要是在本土使用,就只能拿著持槍許可證,在當地警察局申請子彈。
政府嚴厲打擊一切私造武器彈藥、走私軍火的存在,在地下黑市交易軍火的,警察有權擊斃所有參與者。
時間長了大家也就習慣了,想要玩兒武器,直接去狩獵場、或者是俱樂部,只要有錢大炮都有得玩。
完全沒有必要提著腦袋去黑市,萬一被當成軍火販子斃了,可沒地方說理去。
沒有市場,就沒有買賣。
要購買幾千人使用的武器彈藥,那是萬萬不可能的。所以奧特科這個起義軍總司令,手中只有十支槍,包括八支獵槍和兩支老式左輪手槍。
這都是當地傾向于革命的意大利人贊助的,想要更多就沒有辦法了,只能等起義爆發后從敵人手中奪取。
1865年2月1日,起義軍總指揮部中,幾名意氣風發的少年正在制定作戰計劃。
不要看他們年輕就可以輕視了,這些人都是匈牙利獨立組織中為數不多的軍事人才,大都參加過南北戰爭。
如果不是局勢危急,聯邦陸軍都不會放人,誰都知道美國人現在有多缺軍官。
奧特科打開了一份草圖說道:“這是安姆科先生提供的資料,奧地利雖然允許持槍,但是對彈藥管制的非常嚴格。
所有的武器裝備店,都沒有彈藥。只有狩獵場、槍械俱樂部、警察局、以及當地駐軍手中才有足夠的彈藥。
駐軍不用考慮,就我們手中這幾條槍,估計還摸不到他們的大門,就被鎮壓下去了。
狩獵場遠離城市,我們不可能奔襲到幾十里外奪取武器,然后再趕回來發動起義。
槍械俱樂部中的彈藥儲備量應該不多,他們的彈藥也是來自于警察局,基本上兩三天就會補充一次,這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
想要起義成功,我們必須要先拿下警察局,奪取足夠的彈藥。”
說道了這里,奧特科就非常的郁悶。威尼斯的彈藥庫居然在海軍基地隔壁,根本就沒有可能奪下來。
或者說就算是奪取了也沒有什么用,在海軍火炮的覆蓋范圍之內,不等他們搬走彈藥,就先完蛋了。
“威尼斯不適合發動起義,出門就要坐船,這些小船根本就沒有辦法發揮出我們的人力優勢。
就憑我們手中這幾條槍,要奪下警察局幾乎不可能。就算是人數最少的城北分局,也不是我們可以奪下來的。
況且,這些意大利雇傭兵并不可靠,一旦發生變故,他們很可能會四散而逃。”
提出反對意見的青年名叫塔夫特,同樣參加過南北戰爭,有一定的軍事常識。
只不過為人太過耿直,在革命組織中一直被邊緣化。如果不是這次起義太過重要,他又擁有軍事能力,指揮部中可沒有他的位置。
奧特科耐心的解釋道:“從軍事上來說,威尼斯確實不適合發起起義。就算是占領了這里,這座水上之城,還是在奧地利海軍的威脅之下。
可是政治上我們必須要這么做,軍事要為政治服務。要取得震撼人心的效果,組織才決定在米蘭和威尼斯同時發動起義。
一旦在這兩座城市革命成功,那么倫巴第和威尼西亞地區就會震動,整個奧屬意大利地區都會獨立。
利用意大利地區的獨立,吸引維也納政府的注意力,為組織在匈牙利地區的起義提供掩護。
奧地利人不可能在起義第一時間,就炮轟威尼斯,這就是我們的機會。只要利用這個時間差,整合一支革命軍出來,就可以把戰火燒到內陸地區。
在意大利地區制造的聲勢越大,我們在匈牙利地區的起義成功率就越高。所以從一開始,這次起義就沒有戰略目標。
我們只需要制造出更大的聲勢來,攪亂威尼西亞地區,把更多的人挾裹到起義軍中,勝敗反而不重要。就算是起義失敗,死的也都是意大利人。”
這個解釋眾人還是很滿意的,從小都在美國長大,大家自然也受到了影響,認為政治高于軍事。
殊不知,在奪取政權之前,這個順序正好顛倒了過來。只有軍事上先取得了勝利,才有政治上發揮的空間。
最后那一句起義失敗,死的都是意大利人,直接讓塔夫特無話可說了。
斯蒂芬可沒有命令他們要血戰到底,從一開始就告訴他們:在意大利地區搞事情只是為了聲東擊西,為匈牙利起義提供掩護。
只要聲勢造起來了,吸引了敵人的目光,起義的最終結果并在組織的考慮范圍內。
幾乎明晃晃的在告訴他們,起義失敗就跑路,這支意大利雇傭兵可以當棄子用。
不然的話,奧特科也不可能有這么放松。指望一幫烏合之眾推翻奧地利在當地的統治,那不是腦袋進水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