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

  第八百三十三章矛盾(為盟主mercury11加更!)

  與西軍一起離開的,還有李朝宗室與戰犯。

  以及這次戰爭的賠償。

  李越王室四代搜刮,交趾的好東西那可是不少。

  在大宋值錢的東西,在這里就是土產。

  比如象牙,大宋如今一貫一斤,一支就是五十貫到七十貫。

  玳瑁,一斤五百貫。

  還有烏木,紫檀,花梨,在大宋可是一等一的上等木料。

  還有蘇木,可以制作紅色的染料,椰子,宋朝光一串椰子殼蒂打磨的念珠,價值在百貫左右。

  各種各樣的香料——沉香,安息香,蘇合香,風脂香,龍蕊香,金顏香…

  食物用的香料——桂香,黑胡椒,白胡椒。

  其余如珊瑚,珍珠,鱷魚,犀牛,琥珀,各種寶石…

  當然最大宗的,黃金,白銀。

  李憲和王中正在王宮里邊轉了一圈,給很多東西貼上了封條,這些東西通通逾制了,必須搬走給陛下用!

  蘇油當然不干,搬走可以,不過必須也算是交趾給大宋的賠償,折價!

  最后將王宮里的奇珍異寶打包,作價七百萬貫。

  還剩下的一千三百萬貫,用各地庫藏的金,銀,香料支付。

  如今大宋,下等香料每斤五貫,中等香料一兩五貫,高等香料一兩百貫!

  很幸運的是,交趾有兩種香料,就列在大宋高等香料里邊,一種叫黑督縟,一種叫白督縟。

  黑督縟一兩三十貫,白督縟一兩一百貫。

  王室里還發現了十斤龍涎香!這玩意兒一兩也在百貫以上!

  王中正和李憲可是見慣了好東西的,也被交趾的庫藏給嚇著了,李越在各地的庫藏,光香料的價值就不下七百萬貫!

  還有近百處金穴產出的兩千來斤黃金,數萬斤白銀,又抵消了三百萬貫左右。

  剩下三百萬貫,用珍珠玳瑁象牙犀角椰蒂珊瑚做賠償,交趾愣是將兩千萬貫賠償給付清了!

  就這樣還有無數的好東西積壓著——比如一種上等的紙張,蜜香樹紙。

  蜜香樹紙是用蜜香樹纖維制成,紙上有魚子紋,自帶特殊香味不說,還水浸不爛。

  當年蘇油在程舍人書坊見過,程文應有一匣子,那是有大客戶上門時拿出來收獲牛牛牛用的鎮店之寶。

  比如翡翠鳥,別的地方的翠鳥,都是翠綠色,而交趾的翠鳥,還有一種是翡色的!

  還有木頭,四通商號也是香料業金字塔尖頂上的大擘,蘇油在杭州的時候,錢和曾經拿出過錢家珍藏的香印,也就是制作香丸的模具,一套烏木的,一套花梨的,價值分別是五十貫。

  就算有雕刻工藝的加成在里邊,木頭的本錢也堪稱喪心病狂。

  最痛苦的莫過于王中正和李憲了,好東西太多了。

  蘇油摸著下巴,要不你們多帶一些,我給你們打個七折?

  王中正和李憲齊齊翻著白眼——謝謝!我們沒那么多船!

  同樣感到慶幸的,還有李道成與黎文盛。

  大宋從來沒有把交趾列入貿易對象,這種狀態,有點類似后世的經濟制裁。

  不管是哪個市舶司,都有明文規定:“大食、古邏、阇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齊、賓童龍、沙里亭、丹流眉,并通貨易。”

  而近在咫尺的交趾,并未被列入市舶貿易國家之中。

  交趾的朝貢道路,按規定是由廣西入境,再由廣西入荊湖赴京。

  走陸路,就帶不了多少東西。

  大中祥符九年,宋朝對入貢國家的人數做出過詳細規定:“每國使副、判官各一人。其防援官,大食、注輦、三佛齊、阇婆等國勿過二十人;占城、丹流眉、勃泥、古邏、摩逸等國勿過十人。”

  仍然沒有交趾。

  琉球,日本,朝鮮,西夏,大理,大宋冊封的都是國王,而交趾,僅僅是郡王。

  不管外交辭令多么的冠冕堂皇,大宋對其實從來都不認為交趾是國土以外的一部分,而是遲早要納入版圖的地方,只是整整一百年沒有騰出手來而已。

  所以交趾的物產雖然很多,但是無法大規模貿易,在其國內價值偏低。

  當聽說蘇油將戰爭賠償的定額,規定在兩千萬貫的時候,李道成差點就暈厥了過去,以為自己被那一臉溫煦好脾氣的蘇少保給騙了。

  可是當他聽說蘇少保在兩名中官面前據理力爭,為交趾謀取價值公平的時候,又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些東西的價值,按照交趾當地價格計算,也就是一千萬貫出頭。

  這就是蘇油敢開口給王中正和李憲打七折的原因。

  當黎文盛扶著李道成,來到蘇油這里向他道謝的時候,蘇油將李道成攙扶起來,還在一臉的郁悶:“本來想打個大廣告,結果倆中官沒見過世面,不是做大生意的格局啊…”

  直到四月,西軍撤離完畢,軍事才算告一段落,蘇油終于有時間回過頭來料理交趾政務。

  現在他手底下,就剩八艘戰艦,一千五百衣錦軍,還有夔州義勇,以及一堆的仆從軍和降軍了。

  首先要料理的,就是仆從軍的問題。

  這里又牽扯到以前的爛賬。

  整個中南半島,就是被紅河,長山山脈,湄公河切割為幾片大區域的火藥桶。

  長山山脈如今稱為富良山,貼著半島東部的海岸線一路向南,直達南部海濱,與半島東部海岸線,構成了一條狹長的通道。

  通道中央,有一座山峰分隔南北,那里中南半島著名的咽喉要地——海云嶺。

  海云嶺的關口叫橫山關,關下山南就是占城國舊都賓童龍。

  賓童龍是一座依靠海運興起的城市,在航海技術還不發達的唐代,這里是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隨著海船和航海技術的升級,船只的航行線路越來越取直,如今的海船,已經可以繞過瓊崖島,直接抵達賓童龍更南邊的地方。

  海商們在那里和當地人一起,新建起了一個繁華的海港,叫因陀羅補羅。

  在宋代航海家的筆記里,賓童龍被稱為舊州,因陀羅補羅被稱為新州。

  李朝交趾崛起之后,向南占領了海云嶺以北地區,將以前屬于占城的地哩、麻令、布政三州納入自己的版圖。

  占城迫于交趾的軍事壓力,遷都到了因陀羅補羅以南百里的王城——毗阇耶。

  而富良山的西面,則是湄公河流域,因為有九條出海口,如今被稱作九龍江。

  流域又分為上游的大高原和下游的大平原。

  湄公河有九條出海口,因此如今被稱作九龍江。

  上游地區是一個國家,被稱作陸真臘。

  而下游地區,則被占城和另一個國家平分——那個國家人口和民族習慣與陸真臘相似,因此被稱作水真臘。

  除了這幾個大國家,半島上還有無數的小城邦,部落,諸國之間常年累月的征戰殺伐,給這片地區帶來了深刻的苦難。

  聽聞交趾被滅,這些國家城邦紛紛前來升龍,要求見大宋官員,不是從屬國的要認宗主,本是從屬國的要哭訴冤屈要大宋裁決公斷,成天吵吵嚷嚷不可開交。

  根據理學關于矛盾的闡述,先要解決主要矛盾,然后才是次要矛盾。

  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占城的三州歷史遺留問題。

  光這個問題就非常復雜,李常杰在三州采用的政策,和蘇油在富良江北干的差不多,打壓社老豪強,解放奴隸,讓耕者得其田,僅僅這一招,就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收獲了大部分的人心。

  而占城國王律陀羅跋摩三世,宋人稱他為制矩,是曾經被交趾俘虜過的,其后簽署了割讓三州給交趾的協議后才被釋放,其號召力和威望,在關北三州中極低。

  此次占城出兵,是賓童龍的酋首,如今大宋冊封的舊州刺史王珍發起的,和占城國王一文錢關系沒有。

  而這個王珍根本不愿意被占城統治,出兵這么積極,原因是看好大宋賭一把,指望著背靠大樹好乘涼。

  如果把三州之地還給占城,舊州就會被占城包圍,王珍當然不愿意。

無線電子書    蘇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