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九章伏波將軍

無線電子書    大魏能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閱讀.

  人間圣地,西羌草原,

  鮮花綻放,青草芳香,

  放馬牧羊,高聲歌唱,

  牧民們過著無比幸福的生活…

  啊!…啊!…啊!

  從東方殺來了一個妖魔,

  心如鑌鐵,目放火焰,

  屠刀高舉,血流成河,

  可憐的人們呀,

  飽含淚水,告別故鄉,

  去遙遠的西方,尋找新的天國……

  故土難離,人之常情,不走又不行,在漢軍強大的壓力下,牧民們垮上駿馬,趕著羊群,告別生養之地,踏上西征長途,心中無限的悲痛,以及對妖魔的仇恨,只能用歌聲來表達了!

  歌聲哀怨,催人斷腸,很快就在草原上傳唱開了,牧民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東方妖魔》,子孫牢記,千年流傳…

  哀怨的歌聲四方傳唱,最后傳到了漢軍營中,聽完之后,鐵石心腸的‘鬼面蕭郎’,也不禁落下了同情的淚水,而后連下三道軍令:

  其一:調撥戰甲三千副,長槍一萬桿,箭簇二十萬支,粟米十萬斛,分給各族部落,資助他們西征之用!

  其二:秋風一起,牧草變黃之時,各部落立刻動身,敢有四處躲藏、滯留不走者殺無赦!

  其三:西涼各郡城池戒嚴,漢軍將士準備出擊,時間一到,立刻接收各部落的草場、河流、山脈…,正式劃入大漢版圖!

  同情是一回事,土地是另一回事,二者不能混肴,這就是軍人的抉擇!

  為了幫助各部落西征,蕭逸也是真用心了,又送軍械、糧草,又幫他們下決心,就像一只報曉雄雞,不停的高聲鳴叫,督促他們快些啟程,充分表達了漢家睦鄰友好的傳統!

  當然了,必要的防范也不能少,當前的情況來看,各部人馬迅集結,正在準備出征的事宜,不過嗎,草原狼一向奸詐狡猾,萬一他們喂好戰馬,磨亮刀槍之后,突然調轉馬頭,向東方殺過來怎么辦?

  身為漢軍統帥,蕭逸必須防患于未然,嚴令漢軍將士做好準備,鄰居們乖乖的搬家就好,如果不聽話,那就送他們去另一個地方鬼門關!

  逼迫也好,勸說也罷,在蕭逸的全力督促下,西征的事情有條不紊進行著,阻力確實不小,大勢卻不可逆轉了!

  與此同時,漢軍挑選兵將,準備聯軍西征的事情也在進行中,為了防止意外,蕭逸先透了些風聲出去,試探反應,結果出奇的順利!

  “大丈夫,行非常事,立萬世名,末將愿意統兵西征,為大漢開疆拓土,揚威異域,還望大都督成全!”

  聽聞消息,馬放下軍務,日夜兼程,一溜煙的跑到大營中,見面之后,立刻單膝跪倒,爭取聯軍統帥的位置,或者,先鋒官也可以,再不行,軍中一卒也沒問題呀!

  人都有一個夢想,馬也不列外,他對中原內地沒什么興趣,相反的,對神秘的西方世界很是癡迷,小時候就立下志向,垮上戰馬,手持長槍,一路向西征戰,打到日落之地,看看大地盡頭什么樣子?

  如今機會來了,豈能錯過,就是拋下一身富貴,也要完成夢想呀,否則性格剛烈的‘錦馬’,豈會下跪求人,準確的說,他跪的不是蕭逸,而是自己的夢想呀!

  “西征路途遙遠,前程吉兇難測,孟起乃是國家上將,棟梁之材,本都督心中不舍呀!”

  人家主動請纓,蕭逸反而不好意思了,相識以來,自己沒少暗中算計馬家父子,如今又要人家冒險西征,真有一點不忍呢,做人要厚道呀!

  “戰死沙場,馬革裹尸,人生大幸也,末將縱然九死無悔,還望大都督成全,若不然,立死帳下!”

  說話間,馬拔出佩劍,橫在脖子上,目光中滿是決然之色,不讓他統兵西征,就要自刎而死,反正夢想破滅了,生不如死!

  “哎!…孟起真乃漢家勇士,西征之事非將軍不能勝任,營中人馬,任意挑選,軍械糧草,預備充足,擇吉日,祭旗出征!”

  一聲長嘆,蕭逸點頭答應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馬的人生就該在征途中度過呀!

  建安元年秋,十月初六,大吉,利在西方!

  大軍出征儀式在‘冠軍城’舉行,為了顯示莊重,蕭逸下令筑造了一座‘點將臺’,上下三層,方圓數丈,上面遍插五色旌旗,中央置青銅巨鼎一尊,焚香祭祀,祈求保佑!

  參加出征儀式的人很多,西涼的武百官、士族名流、各族酋長…全部到齊,另有數萬將士站立臺下,放眼望去,人如猛虎,馬似蛟龍,旌旗一眼望不到天際,真是威風無比呀!

  “漢軍出征,蒼天護佑,炎黃之血,萬古長存…請孟起將軍登臺受印!”高臺上,蕭逸焚香上拜之后,宣布出征儀式開始!

  “神威將軍…萬勝!”

  “神威將軍…萬勝!”

  西涼之地,誰不知道‘錦馬’的威名,漢軍將校、各部酋長,以及出征的數萬士卒,無不振臂高呼,聲震九霄!

  再看馬,白袍銀甲,精神抖擻,敏捷如豹,疾登上高臺,抱拳行禮“末將參拜大都督!”

  “蠻荒之地,征途路遠,將軍好自為之呀!”蕭逸輕聲囑咐之后,從懷中取出一枚四寸大小的黃金印,翻轉之后,露個六個大字‘大漢伏波將軍!’

  伏波將軍馬援,東漢開國功臣,也是云臺二十四將之一,平定南蠻,屢立戰功,后來病逝軍中,馬革裹尸而還,實現了一個軍人的最高價值,此外,他也是馬的祖先!

  馬家世代鎮守西涼,就是按照先祖的遺命,為大漢鎮守邊疆,抵御外患,二百多年來,馬家人一直想恢復祖上榮光,如今蕭逸賜給‘伏波將軍金印’,對于他們說,無異于最大的榮耀了!

  “多謝大都督賜印,末將定然竭盡全力,開疆拓土,不辱先祖之名!”雙手接過金印,馬緊緊抱在懷中,血灑疆場,馬革裹尸同樣是自己的夢想呀!

  “萬勝!…萬勝!…萬勝!”

  將軍接印,號令三軍,數萬將士再次高呼起來,馬能夠承襲‘伏波將軍’的稱號,他們同樣榮幸無比!

  看著傲立臺上的馬,觀禮的馬騰不禁熱淚盈眶,一方面,愛子西征,路途遙遠,吉兇難測,心中很是不舍,另一方面,馬家受此殊榮,建功立業,留名青史,也是深感榮幸呀!

  昨天晚上,大都督單獨召見了他,二人相談良久,最后達成了協議,馬家放棄西涼基業,家主入朝,子弟從軍,徹底的歸附朝廷,蕭逸也指天為誓,確保馬家平安無事,世代富貴榮華!

  對于這樣的安排,馬騰很是滿意,自己有多少斤兩,心里清楚,強行割據稱雄,早晚被人捻成齏粉,不如放棄權勢,保住富貴,總比人頭落地,變成別人喝酒的器皿強呀,至于馬家的榮耀嗎,自有長子去開拓了!

  與此同時,心中上下起伏的還有梁興、侯選、程銀、李堪四人,他們站在隊列中,滿身戎裝,一起從軍西征!

  說實話,蠻荒之地,他們本不想去的,可是不去不行呀,在蕭逸的強勢壓迫下,他們一點反抗的心思也不敢有,馬家父子都了,他們又能如何,從軍西征總比掉腦袋強吧,再說了,他們也不是一點動力沒有!

  想到這里,四個人摸摸懷里,那里藏著一份鈞令,丞相府的空白鈞令,這就是他們西征的最大動力了!

  昨天晚上,蕭逸也召見了他們,做了一番動員工作,對四個徹頭徹尾的小人,說什么民族大義、青史留名根本沒用,想讓他們賣力,必須有足夠的好處才行!

  蕭逸也沒廢話,每人一份空白鈞令,再加幾句話就搞定了:“西域之地,百人為英,千人為杰,萬人稱雄,小國林立,金冠不計其數,四位能有多大的前程,就看自己的本領如何了!”

  話說的很直接,也很功利,四個人卻是牢記心中,蕭逸說的有道理呀,他們在西涼待著,官不過郡守,爵不過封侯,俸祿不過二千石,還得小心謹慎,低調做人,生怕得罪了上官,死無全尸呀!

  西域就不一樣了,山高皇帝遠,無拘無束的,憑他們四人的本領,加上麾下數萬兵馬,打下幾座城池,割據一方,自立為王也不是難事,那該是何等快活呀!

  一想到自己頭戴金冠,建國稱王,呼千歲,納后妃…,梁興四人就激動的渾身顫抖,蒼天保佑,自己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不過嗎,他們肯定想不到,昨天晚上,蕭逸也給了馬一份密令:“監視四將的一舉一動,若有反叛大漢之心殺無赦!”

  吉時已到,幾名士兵牽過一頭青牛,一匹白馬,用‘鬼頭刀’斬殺之后,把鮮血涂抹在一面軍旗上,雙手交給了馬!

  “旌旗所至,皆為漢土,一路向西,不到天際絕不收兵…殺!”馬高舉旌旗,指向西方,下達了出征的命令!

無線電子書    大魏能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