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02章 錯過的風景

無線電子書    舌尖上的神豪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回到京城,休息幾天,無意間看到一個綜藝節目,叫我們是真正的朋友。

  突然想起還有幾個小國家沒有去過,比如節目中的緬甸?

  在毛淡棉白塔旁,沿著海向東邊遙望。那里有一個緬甸姑娘,我知道她在想念我。棕櫚樹林里輕風婆娑,塔上風鈴響動…在通往曼德勒的路上,飛魚在嬉戲,黎明像驚雷,自中國而來,照徹海灣…

  相對于吉卜林詩歌里浪漫化的緬甸想象,奧威爾筆下悶熱、矛盾而又惹人憐愛的緬甸更具真實感。造訪這個已有上千年歷史的西南角鄰居之前,莊臣的認知可能就倆字兒:

  很窮!

  第一站,仰光。體會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腳去丈量。走在仰光市區街頭,恍如進入一個多元交錯的空間,這里混合著輝煌的佛塔寺廟、低調的清真寺、衰微的殖民建筑、殘酷的貧民棚戶區、拔地而起的新大廈,車水馬龍,鴿子和蒼蠅都在這里找到天堂。

  這里不僅有緬甸本土人,還有數量眾多的華裔和印度人。他們融合在同一座城市,又保持著自身鮮明的文化特色,著名的唐人街是城里最為熱鬧的地段之一。

  形形色色的小商販,看似卑微卻給城市帶來生氣。身著紫紅色袈裟魚貫而行的僧侶,則代表著精神信仰的堅守。走在街頭上另一大樂趣,就是欣賞穿著籠基特敏的苗條清秀的男生女生。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他們的學生制服,綠色的籠基搭配白色的襯衫,好清新脫俗!

  很多人的兩邊臉頰和額頭上都涂抹著白色的粉脂,這是本土通用的防曬措施,看習慣了倒是別有一番風味。相比之下,緬甸男人的血口很難讓人接受。他們熱衷嚼食檳榔,久而久之牙齒就被染成血污色,張嘴就好似要噴血。

  順著蘇雷佛塔往北走,旅行者眾多的昂山市場并沒有給我帶來多大新鮮感。反向,往南,走到仰光河的碼頭,卻受到了不小的視覺沖擊力。

  遠觀這條河,在太陽的照射下,交通往來,還能拍出「泛舟」之美。到了碼頭,眼見泥濘渾濁的江水,遍地的垃圾,擁擠的小船,辛勞的赤腳工人,甚至還有搬運沉重貨物的孩子…

  走路走累了,接下來就是搭乘仰光環線火車。小火車每天十幾班,環城一圈,總時長三小時,沒有空調。如果覺得繞完一圈太長,也可以看心情隨意選一站下車,再反向坐回起點站。

  中央火車站很有歷史感,像是民國時期的建筑風格。這里并不是熱門旅游地點,車站里也大多是當地人。一路問過幾個熱心的工作人員,恰好趕上正要發車的一班。

  最大的特點就是慢。最快的時候時速大約也就30公里。每節車廂都沒有車門,經常看到當地人在火車還沒到站時突然跳下車。

  每個站上車的人都不太多,車廂里卻熱鬧非凡,很少有一直玩手機的低頭族,說笑聲、叫賣聲、火車哐當聲交織。車門很窄,有高高的臺階。

  狹窄的空間里濃縮了當地人最真實的生活姿態,燥熱擁擠,卻又生氣蓬勃。每到大一點的站臺,售賣各種商品的小販就扛著籃子或竹筐上車,如同濃縮的移動市場。

  頭頂竹籃的大姐和端著鐵盤的大叔賣著緬甸人最愛的炸物,還有木瓜和芒果,厚厚蘸上一層辣椒粉或者香料拌一拌,如同當下的天氣一樣熱烈濃厚。臉上涂著厚厚香木粉的女孩拎著幾包煮好的鵪鶉蛋和花生,一個個問乘客要不要。

  皮膚黝黑的小哥抬著滿滿一桶加了檸檬的冰水,杯子朝下扣在桶蓋上,有人要喝就拿起來就舀上一杯。各類新鮮的水果也是熱銷的產品,橘子、西瓜、蘋果、雪梨,一滿筐新鮮耀眼,不一會兒就賣出大半。

  熱鬧一會兒,仿佛約好了似的,小販們或者走到其他車廂去叫賣,或者半路下車去了,車廂里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不過再經過兩個站,又會有下一波扛著各種食物和水果跳上車來。

  99米高,從皇家湖的角度看過去,在天際線上連接天地。絕對是仰光的名片也是緬甸的名片,所以現在既看到有人說東南亞三大佛教奇跡是婆羅浮屠,吳哥窟和蒲甘的組合,也有看到說是婆羅浮屠,吳哥窟和大金塔的組合。

  考古學家們說大金塔是在公元6世紀到10世紀的樣子由孟人主持修建的;不過歷史傳說不買賬,在緬甸的傳說中,他們堅信大金塔有著2600余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塔。為了供奉兩兄弟路途遙遠帶來的佛祖的八根頭發,大金塔開始榮耀的歷程。

  就連二戰中的英軍士兵也得脫鞋脫襪登塔,唯一例外是讓我們的鄧爺爺穿襪子上去,因為老人家當時年事太高,身體抱恙。

  與其說是大金塔,倒不如說是一個塔群。主體大金塔旁邊還有64座小塔,象征圍繞須彌山的大千世界。勃固王朝時期,大金塔所在的北圣山頂被推平,打造這個廣淼的平臺,修建一個塔群圣地。

  大金塔供奉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的杖,正等覺金寂佛的凈水器,迦葉佛的袍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全塔上下貼金,加上小塔在內,共用黃金3噸多,5000余顆寶石,2000余顆鉆石,最上面的一顆鉆石,76克拉!!!!

  大多數本地人都是順時針的方向繞塔,可以加入當地人的隊伍,跟著他們的腳步一起繞塔,也可以自己選個僻靜清亮的小塔,坐著等日落。

  緬甸人用八種動物代表八個星座,指代自己出生的日期,除了星期三分了上下午之別,其他的日子都沒有分,這樣加起來正好八個。

  鵬鳥ga乳da(日)、虎(一)、獅(二)、有牙象(三上午)、無牙象(三下午)、鼠(四)、天竺鼠(五)及龍(六)。居然象還分了有牙和無牙?鼠還分了天竺鼠和其他?

  緬甸木偶戲很有名,處處都能見到木偶戲的表演,提絲木偶也叫線偶或線戲,就是在木偶的重要關節部位如頭、背、腹、手臂、手掌、腳趾等各綴絲線,演員拉動絲線以操縱木偶的動作。

  傳統木偶戲源自11世紀,主體圍繞緬甸神話故事,到16世紀的緬甸戲劇便形成了獨特風格,木偶戲也與時俱進,木偶的衣著形象也越來越精致、顏色鮮艷,表現著緬甸人民的真實生活,情節風趣幽默,透著一種民間的狡黠與機智。

  女人的手工刺繡都是她們一針一線描繪出來的精致,真是美的沒話說,每幅作品就是一個故事,各有它的寓意。很多工坊進門處都是半開放的空間,大多是男工木雕房,屋內是女工刺繡。有很多女工還帶著孩子在工作,環境很簡陋。

無線電子書    舌尖上的神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