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80章 誰是誰的風景?

無線電子書    舌尖上的神豪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上次去烏鎮,感覺還行,這次來西塘,聽說有種丁香姑娘的韻味。

  早晨是寧靜安詳的,經過一晚上雨水的洗禮,清晨的太陽雖然沒有露出笑臉,但依然可以感覺到空氣里的清新,充沛的雨水讓這座水鄉古鎮更加地靈動。

  順著小路再往前走,進入到當地人的小巷子里,古鎮已經開始蘇醒。被雨潤濕的小巷里,家家戶戶會把做飯用的爐子搬到巷子里,瞬時間這里便是人間煙火彌散。

  來到一家小店坐下,叫了一碗南方的小混沌便成今日早飯,昨晚飯桌上暢飲的梅子酒,在這里的每家店里都有,似乎是南方小鎮的靈魂,所謂有酒游天下。

  繁鬧擁擠的西塘真正顯出了原貌,清晨的寧靜氛圍似乎一下子被外界的吵雜聲打破。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是一下子涌進了這個不算大的古鎮,窄窄的巷道立馬擁堵不堪。

  天空瞬時被烏云壓低了,雨點又開始淅淅瀝瀝地滴落,烏篷船在河道里慢悠悠地劃動著,旁邊的宣傳牌里寫著這是碟中諜3的取景地。似乎想要把這里的景色提高一個檔次,但是古鎮的美就放在這里,并不需要人為刻意的描繪。

  送子來鳳橋的涂鴉,兩旁休息的人群,嘈雜的聲音,這一切都構成西塘獨有的特色,而這特色卻不一定是千百年里的原本樣貌。莊臣甚至不敢想象,在古代這樣的一個人間居所,會被千萬人所一同闖入,水泄不通的臃腫或許并不是這個古鎮所向往的樣子。

  小船路過一座青石板橋,兩位游客在向下取景,而我卻在向上取景,這種感覺何嘗不是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悠長的石板路,兩側林立的小樓房,木質門板的嗒嗒響聲,河道流水的嘩嘩細聲。雖見不到過多的當地人的本色生活,但是一路走來,青石板路上的滴滴答答,偶爾一兩聲的游客喧嘩,并不妨礙去體會原本古鎮該有的寧靜韻味。

  偶有婦人在門前的河邊洗衣,那份安寧,是我一個外人不忍心去打破的。空中的鳥兒嘰嘰喳喳著,偶有鄰里鄉親的寒暄問話,河水靜靜地流淌著,房屋的倒影在水面上綽綽約約,似一幅古代水墨畫。

  你曾路過誰的身旁,一場難以啟齒的夢境。一人拖著一個執念,于這沉默的世間停留。從北方而來的想念,在屬于南方的一個小鎮上飄搖,尋一個結果、一個恍若隔世的寄托。

  獨行是一場紛亂的掙扎,一段沒有句號的嘆息,一眼望不盡的塵埃暮色,一路碎碎念的躊躇。

  清晨和沉暮有著獨屬一份的靜默。于是順著心境啟程,尋一尋那日出和晚霞的柔光。時光居然石板路上揮霍用盡,不過400米左右沿河蜿蜒而生的百間民居,卻是來來回回竟也衍生出那些悲與喜。

  隨著時間一刻一刻的流逝,雙腳在石板路上敲擊著節奏,才發覺,那馬頭墻高低錯落,竟也生出了別樣的情趣,白墻在古樹的掩映下,似娟秀的女子不敢袒露藏匿許久的心聲般讓人動情。

  沿河而筑的民宅并非是一間間的復制,有的樓為充分利用空間而筑騎樓;有的樓則前連披檐,便可行一步有一寸的景,心里便也生出了些許的喜悅。

  既可以在雨季避雨,夏季遮陽。而百間樓的封火山墻,有三疊式馬頭墻、也有琵琶式山墻,各樓之間又有券門相隔,沿河的石砌護岸整齊。

  時光流淌,傍河而筑飲盡這人間煙火,趿著拖鞋的阿婆在石砌而成的河埠上浣洗著衣物;戴著帽子的阿公在石板路上安靜地釣魚;聽見店門口老板娘的招呼聲,看見隔著木窗欞向外望阿婆的眼睛。

  這人間離愁與歡喜,忽然在他們的渲染下變得沒那么重要了,內心的欲念索性被拋在了別處。

  當你停下來腳步,那些時光留下來的生活碎片卻能讓你動情。一間間的民居有的大門緊閉,有的虛掩,而有的卻毫無顧忌的敞開著,一瞬間竟不敢往里觀望,怕是窺探這家人的秘密。

  坐在河邊一旁的木凳上,望著對岸的人家,望著時不時走過的游人。我在想,若是我生在這里,活在這里,是不是也會如他們般,可以把大門開敞,讓過路的陌生人探尋著我生活里的蛛絲馬跡呢?

  只是轉念一想,這不過是他們的生活呀,而我們這些外來人才是突兀的。

  不過趿著拖鞋,或在河邊浣洗衣物,或坐著馬扎安靜的釣魚,或收拾晾曬的被子。而穿的花里胡哨隨處合影的我們,才是尷尬。

  忽然之間,生出了些許的悲涼,城市中生活久了,鋼筋水泥鑄就的家里,哪日不是緊閉的房門,連碰見隔壁的老人也是漠然的走過。

  不知你是否曾走過她的巷尾,飄著飯菜香的午后,路中間還殘留著女主人潑水的痕跡斑斑。不知你是否在夕陽的末梢,看見橋上站著陌生的男女,停駐片刻卻美得讓人有些難過。

  曼妙的絲竹聲悠揚而起,搖櫓船從石橋下而過,蕩漾在河畔,伴著一曲《江南絲竹》,每年秋季的長街宴開始。臨河岸客人們陸續進場入座,一副熙熙攘攘的景象。

  擺桌于廣場前沿河的石板路上,長度近百米,大家相擁而坐,形成百米長桌,百人共食的團圓盛況。

  這里水網交織,盛產鮮魚,春吃魚頭夏吃尾,秋吃背脊冬肚皮,一年四季都是要吃魚。品味菜肴、談笑風生間隔岸望去,一群江南女子身穿旗袍搖曳著曼妙的身姿,讓人看盡了江南的風姿;月里嫦娥,

  葉眉含黛,纖纖玉手,

  折桂一枝,獻與眾人;一段魚兒戲水的古典舞,歡快律動;

  薄薄施鉛粉,盈盈掛綺羅,嫦娥仙子又緩緩而來,帶著玉兔們乘船巡游…

  待到宴席快要結束時,嫦娥仙子和她的玉兔們向游客發放河燈。此時天色漸暗,游客們踱步來到河畔,將河燈點亮,放置于河面上,河面頓時星光熠熠。

  河燈隨著晚風輕輕搖曳,慢慢蕩漾至河塘中央,滿載著人們對生活美好祝福,飄然遠去…

無線電子書    舌尖上的神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