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2章 楊氏再稱雄

  南宋高宗一朝就出現了四個同名同姓的楊滿堂,絕無僅有,名氣最大的要數石井圖的第一猛將楊再興。

  赤旗楊首領楊再興在小商河壯烈殉國,城步寨的人民對此非常不滿,倍感朝廷的無能和昏庸。

  當年楊再興帶了城步的子弟兵數萬人,北上抗金,落得個馬革裹尸的下場。朝廷雖然招安了楊再興一部北上抗金,但是沒有在武岡軍兌現承諾,優撫城步苗、瑤人民,反而加重課稅,土地兼并現象日益突出。

  幾乎是同一時期,湖南路武岡軍又出來一個起義領袖楊再興(原名楊滿堂),此楊滿堂非抗金英雄楊再興,乃再興族人,出生于元豐四年(1081),武岡軍城步寨(治今湖南武岡縣城)南境苗首,出身于豪強世家。

  北宋末年,楊滿堂就有了一定的勢力,在湘西南(現城步南境)一帶秘密結社,暗中鑄造武器、募兵操練。建炎元年,他就將自己的部隊帶出了武岡軍,活動在嶺南地區。

  建炎四年(1130)二月,鐘相在金人屠殺潭州(今湖南長沙)、從戰場上潰敗下來的孔彥舟軍隊進犯澧州(今湖南澧縣)、鼎州的危急時刻,率眾起義,保衛家鄉。建國號楚,年號為天載(一作天戰),鐘相自稱楚王,立子鐘子昂為太子,設立官屬。

  鐘相義軍抗擊潰兵游寇集團搶劫,破州縣、焚官府、殺貪官,口號是“等貴賤、均貧富”,得到鼎、澧、潭、岳、辰(今湖南澧縣、長沙、岳陽、沅陵)等州19縣的民眾響應。

  南宋朝廷驚恐不安,視之為心腹大患,遂遣軍往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三月,遭宋廷潰軍游寇集團孔彥舟一部前往鎮壓,義軍奮力抗擊,初戰獲勝。后來因孔彥舟遣間混入義軍作內應,鐘相毫無防備,重傷被俘,而后孔彥舟殘忍的殺害了他。

  鐘相犧牲之后,數十萬義軍沒有被嚇到,在楊幺、夏誠等率領下轉入洞庭湖區,據湖泊港汊為險,瀕湖設寨,兵農相兼,繼續與官府抗衡。

  楊滿堂得知鐘相義軍在洞庭一帶起事,聞風而動,他決意第一個響應號召。紹興元年(1131),楊滿堂和軍師諸葛暮光在根據地古田合計。

  楊滿堂曰:“今宋廷征斂無度,奪我苗民土地,作為官田,實乃欺人太甚!”

  諸葛暮光道:“大王,我聽聞石井圖楊滿堂亦起事,不如與他合力抗擊朝廷?”

  楊滿堂想了想道:“不可,此人雖我族弟,可出身窮苦之家,不妥。再者,楊氏若兩支義軍結為聯盟,樹大招風,朝廷必視為大患,于我于他不利。”

  諸葛暮光道:“那大王意欲如何?”

  楊滿堂道:“洞庭湖楊幺、夏誠義軍正如日中天,與他聯絡,不至于我部腹背受敵。”

  諸葛暮光道:“大王,洞庭湖離我古田于千里之外,沅州據我較近,且楊幺之部將夏誠已據之,不如遣人與之洽談,行否?”

  楊滿堂道:“善。事關重大,誰可堪當此任?”

  諸葛暮光道:“我愿為大王效犬馬之勞,前往沅州。”

  楊滿堂道:“此去兇險無比,且軍中無軍師不成。”

  諸葛暮光道:“世子二人,文韜武略,能否遣之?”

  楊滿堂搖頭:“正修雖然機智,心浮氣躁,不妥;正拱依仗武力,必出亂子。”

  諸葛暮光道:“大王莫非是想親自前往沅州一趟?”

  楊滿堂道:“知我者,諸葛也。孤不得已而為之,孤不去,誠意不夠也。”…

  一從沅州回來,楊滿堂與兒子楊正修、楊正拱統領苗、瑤、侗九十團峒的各族人民,以臨岡為據點,舉行起義。

  義軍活動于武岡、全州、永州、邵州等州軍,截斷了嶺南和中原的聯系。義軍勢力之大,圍攻寨市(綏寧縣治),時刻威脅著宋廷的統治機構,縣治不得不遷往綏寧縣北境有武裝控制的蘇家洲,流亡長達二十余年之久。

  與此同時,武岡軍的盆溪有一叫莫六名的道士,此人善跑,晝夜可走三百里,多次冒犯大宋法令,擁有部眾千人,他又有錢百萬,用來招募武士。

  莫六名得知楊滿堂于臨岡起事,也加入了義軍隊伍,兩支義軍合二為一。自此,湖南路的五溪地區的乎成了農民軍的天下。

  趙構自1127年在臨安稱帝,即位才幾年,農民起義遍地開花,金兵也時常南下劫掠。為此他寢食難安,內部不穩定,皇帝的位置就不穩靠,“攘外必先安內”這是他的一貫做法。

  宋廷火速派遣鼎澧鎮撫使兼知鼎州程昌寓率水軍乘車船、海鰍船攻打夏誠水寨,于下沚江口(今湖南漢壽東北)被義軍擊敗。

  義軍繳獲了大量的官軍車船后,大規模砍伐鼎、澧地區松杉、樟楠等木材,大造車樓大船,嚴密設防,陸耕水戰,既取得水戰優勢,又獲田蠶興旺,實力日益增強。

  而洞庭湖義軍分支武岡軍苗族人楊滿堂已擁兵萬余人,劫富濟貧,驅趕官軍,威脅著今湖南西南、廣西北部地區的安全。

  鑒于湖南路局勢紛亂,宋高宗只好派丞相張浚帶兵親往洞庭湖鎮壓鐘相、楊幺的義軍主力。而湖南路安撫使席益則遣統制官吳錫率部討伐五溪地區的楊滿堂一部。

  楊滿堂的暗探早就得知官軍要前來鎮壓,果斷地將隊伍化整為零,統統拉進大山里面,打起了游擊戰。

  貓兒山、大古山、崀山等地的義軍派出小股部隊,不時襲擊進山的官軍,來去無蹤。追擊的官軍攜帶的火器難以發揮優勢,甚為頭疼,一籌莫展。

  統制吳錫一到綏寧武陽砦,就重新組織了當地的政府武裝、地主武裝,改變作戰方案,決定先端掉義軍的中心據點——“臨岡縣”,給楊滿堂一個下馬威。

  官軍在蘇家洲隨便抓了幾個鄉民,要他們帶路去攻打楊滿堂義軍。哪知道這幾個鄉民恰好是楊滿堂安插在臨時縣治的眼線。誰不好抓,吳錫一抓就抓到了對手的探子,這有得吳錫喝上一壺的了。

  幾個“鄉民”在宋軍的威逼下,為官軍當向導,一路到了宋溪水,吳錫勒馬停止了前進,執馬鞭問一個向導:“此地叫什么來著?”

  向導說:“回將軍,這里為宋溪。在溪水的西面,有高山名曰一線天,乃天然關隘,易于設伏。肯請將軍不要帶兵再往前了,我等害怕苗王。”

  吳錫抬頭看了看西面的山峰,果然山形陡峭,就相信了向導的話,認為賊寇楊滿堂必然分兵把守一線天,乃問軍師章顯松:“可有良策否?”

  幕僚章顯松曰:“將軍,我們宜避實擊虛,在運動中尋找戰機,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吳錫曰:“軍師言之有理,傳我命令,往大古山走,突襲盆溪賊寇的老巢。”隨命向導帶路,向東行進。

  鄉導知道吳錫上當了,暗自高興,裝作很聽話的模樣,帶著官兵沿著鋪頭、杉坊一帶行走,進入了高聳入云的大古山。

  大古山方圓近百里,地形復雜,溝壑縱橫,大坳連著小坳,有大片大片的古木和竹林,竹木叢生,岔道密布。楊滿堂率義軍精銳千余人早已在此等待多時了,以逸待勞,就等吳錫他們送上門來,給他們一個迎頭痛擊。

  楊滿堂的部下莫六名打伏擊戰很在行,他帶數百人在大古山的各險要處挖了不少的陷阱,樹林里設置了許多一觸即發的暗器機關,楊滿堂對此甚為滿意。

  官軍在山里面迂回走了大半天,直到下午酉時尾,爬上了大古上的鐵崖嶺,只見山頂地勢陡然平坦起來,一片郁郁蔥蔥的竹林一望無際。

  由于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義軍的抵抗,一向小心翼翼的吳錫隨時也放松了警惕,下令給部隊:“兄弟們,咱們歇一會。”

  “是,將軍。”

  于是宋軍將士也松懈下來,往竹林里面去了。才一坐下,怪事發生了。不少士卒的腳被埋在竹林里面的鐵夾子夾住了,怎么也拔不出來。還有一些直接掉入了深達數米的坑內,瞬間被陷阱的竹簽刺穿,慘不忍睹。

  “不好,我們中計了。”吳錫趕緊讓官兵往竹林外邊走。亂成一鍋粥的官軍如驚弓之鳥,不戰自亂,碰觸到竹林里面暗藏的機關,預先設置在那里的弓箭自動發射了,集中了數百士兵。

  俄而林中亂箭齊發,官軍紛紛中箭倒下。吳錫不由大駭:“今日我等是死期到了。”

  楊滿堂站在鐵崖頂上,身披黑袍,威風凜凜,手執兩面不同顏色的小旗幟,揮動了數下,滿山滿嶺出現了數千義軍,宋軍嚇得腿腳發軟,都驚呆了!

  居高臨下的楊滿堂彎弓搭箭,“嗖嗖”向吳錫射去了兩支羽箭,吳錫躲避不及,肩上中了一箭。

  吳錫忍痛折斷了箭羽,朝楊滿堂所在方向奮力甩出了一個小圓球。“砰”的一聲巨響,濃煙滾滾,一股刺鼻的味道隨后而來。

  “趴下,都趴下。”楊滿堂趕緊叫道。

無線電子書    榮華路之我不為刀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