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08章 內附遭暗算

  “當今是趙家的天下,北邊遼國數次興兵犯境,而我楊家將卻坐視南方,有愧于楊家將之稱號。”楊正修說道。

  “可也未見宋朝皇帝使使前來,莫非視我誠州為方外之國,棄我楊家于不用?”楊正衡說。

  “或許宋朝皇帝不恥于向未歸附之地下詔,網羅人才,我等總不能學姜太公釣魚釣周文王前來吧?”楊正隆說。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大哥,我有一策,不知可行?”楊正修說。

  “請講——”楊正隆說。

  “今我誠州之地方千里,擁百萬之眾,強兵數萬,卻無用武之地。如入東京獻版圖,不知妥否?”楊正修建議。

  “先父曾教導我兄弟十人,忠勇愛國,國家大一統,人民安居樂業,全憑武將不惜死、文臣不貪財。歸宋之事,我常日夜思之。”楊正隆微微頷首。

  “趙匡對擁立他為帝的武將極不信任,杯酒釋兵權,怕有朝一日仿效他篡位。伴君如伴虎啊!”楊正巖不以為然。

  “他自有他的道理,只要我等忠心耿耿,諒他也不敢把我兄弟怎么樣。”楊正滔見寶劍往桌上一放。

  “若趙家有負于我家,我誠州父老鄉親有尚武之傳統,均聽命于我楊家。全體峒民舉兵起事,把他拉下馬也不是何等難事,要他吃不了兜著走。”楊正巖捋捋胡須。

  “我兄弟十人,不可全都進京,一旦羈縻不返,二弟正滔、七弟正修留守,還有機會護守誠州之地。”楊正隆點頭應允。

  “也罷,此等大事,得和他們合計合計。”

  于是楊正隆、楊正巖就飛鴿傳書各峒主,前往誠州飛山議事…

  宋開寶八年(975),楊正隆兄弟自從父親楊再思辭世以后,唐祚已終,人心歸宋,乃順應歷史潮流,進京面圣,稱臣朝貢,獻誠州版圖。

  東京(今河南開封)皇城紫宸殿內,宋太祖接見來自誠徽州的楊正隆、楊正巖等兄弟一行。

  “朕已稱帝十數年,爾等為何今日才覲見?”趙匡一臉怒氣道。

  “臣惶恐,南漢時常侵擾我誠州邊地,越南吳朝、西南諸部族虎視眈眈,忙于戰事,故來遲也。”楊正巖不卑不亢對曰。

  “那趙家天子楊家將,作何解釋?”趙匡追問道。

  “此乃傳言,非出我楊氏之口。我楊家素來奉朔正統,而今陛下定天下,民心歸附也。”楊正巖對曰。

  “換朝不換將,又何解?”趙匡仍不高興。

  “陛下乃真龍天子,楊家當世世代代忠于朝廷,別無他意。”楊正隆道。

  “哦。趙家天子萬萬年,此話朕喜歡,有楊家將輔佐,鎮守疆土,我趙家可高枕無憂也。”趙匡改容道。

  “先父自唐末以來,守土護疆,保一方平安,未曾依附梁、楚等。百年之后,家父遺言,待中國統一,務必勤王,我楊家有圖騰‘鯉魚跳龍門’為證。”

  于是宋太祖趙匡龍心大悅:“楊氏父子濟世良策,守土有功,乃靖邊楷模。”愛卿,朕該如何賞賜爾等?”

  “不敢,誠心固守足矣。”楊正隆、楊正巖道。

  “今兒朕高興,兵不刃血得地千里,得大封你們楊家罷。步城不足以代表誠州之地,就改稱城步寨好了。”

  “皇上圣明,萬歲,萬歲,萬萬歲!”楊正巖兄弟磕頭謝恩。

  不費吹灰之力,威服誠徽州等域外方國,大喜過望的宋太祖遂降旨,封楊正巖為誠州刺史,世襲父職,治誠州,封楊正隆為臨州知州,治洞口。封楊正滔為湖耳、古州、柳州等處防御使,治湖耳。封楊正修為刺史,治城步,轄今綏寧、城步、新寧、武岡等峒寨。

  封楊正約為古州八萬軍民安撫使,治古州。封楊正款為洪州刺史,治洪州。封楊正綰為播州知州,居綏寧。封楊正嵩為防疆使,治防疆。封楊正權為太尉,治潭溪。封楊正儉為威勝將軍,鎮黔陽。

  宋太祖還追封楊再思為誠州刺史,賜爵英惠公、英惠侯,立楊英惠侯墓碑,嘉獎旌表,由朝廷賞賜兄弟絹帛回籍。從二世起,隨官任職,散居十地。子孫開始與土著峒苗各族聯姻融合。

  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置總管府、軍民總管府、都護府等地方政權。自三世起,楊再思后裔世襲土府的有古州八萬軍民總管府等,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現了空前盛世。朝廷思念楊氏治世之德,九次褒封楊再思為王侯,弘揚德范,賜廟供養。

  五溪地區各民族人們也紛紛建立廟宇,祭祀楊再思。至今仍然香火不斷。后來南宋詩人陸游,到飛山廟祭拜,感于楊再思的忠心愛國,乃題飛山廟廟對聯云:澄清烽火煙,赤膽忠心昭日月。開辟王化路,宣仁布義壯山河。

  975年,趙光義通過“燭光斧影”政變,奪取了權杖,他的主要精力是和北面的遼國作戰,奪取幽云十六州,也認為楊正巖的苗蠻領土乃“方外之國”,歸順大宋就夠了,不屑用兵,故宋初楊正巖誠州之地為羈縻州,楊氏集團依舊據之。

  太平興國四年(979),飛山蠻首領楊通蘊(楊正修之子)獻土始內附。太平興國五年(980),楊通寶(楊正巖之子)入貢,太宗皇帝命其為誠州刺史,繼續做他的苗王。

  淳化二年(991),誠州刺史楊正巖復來貢,是歲政巖卒,以其子楊通盈繼任知州事。

  慶歷三年(1043),朝廷竟然下達了一條荒唐的命令到湖南路各軍營,說“殺一蠻人,賞錢十千”,鼓勵宋軍多殺蠻人,并到處張貼告示。

  一些有正義感的官兵對朝廷的做法很是困惑,誠徽州之地早已歸附大宋多年,蠻人也是大宋的子民,此舉必然會引發局勢動蕩不安。

  一些貪財的將士則認為,有錢不拿算是白從軍了,何況蠻人的守護神楊家將已經去了北方和西夏、遼國,鞭長莫及,殺了誠徽州的苗蠻,楊家將也不敢怎么樣,更何況這是皇帝的旨意,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云云。

  于是,這些駐扎在五溪地區的宋軍紛紛舉起屠刀,朝手無寸鐵的苗民頭上砍去,痛下殺手,有時一些宋軍還為分錢打了起來。

  一時間,誠徽州成了宋軍的屠宰場,人心惶惶,苗民們都不敢外出種田、種地了,只好藏在家里。可那些喪心病狂的劊子手仍不放過,只要是有人煙的地方,就三五成群的涌向村寨,挨家挨戶的搜查,見人就殺,殺完之后將財物洗劫一空,而還然后付之一炬。

  五溪地區的苗民紛紛逃入深山老林,躲避宋軍的追殺,原來居住的地方莊稼熟了沒有人收割,有些苗民實在是餓得忍不住了,只好乘著月色去搶收,天亮之前必須退回山中。在宋軍的蹂躪下,苗民已無立錐之地,在痛苦地掙扎著。

  城步寨南境屬于西原蠻和桂州蠻活動范圍,歷來有個傳統,一旦有事就會互相支援,團結一致,就算是戰斗到最后一滴血,也不會屈從于暴力統治的。

  古田山高谷深,大樹參天,叢林密布,有九曲回腸之水穿過,糧食年產十萬擔,若苗民據之,官兵想要攻打進來,沒有一定的能耐可以說癡心妄想。

  嘉佑三年(1058),武岡軍(縣治今城步儒林鎮)苗民實在是被逼得走投無路,三千苗民聚集在古田起事了,首領叫楊昌晉。

  古田離武岡軍縣城120里,武岡官軍奉邵州知州郭逵之命,前往剿滅。宋軍步行到了古田山腳下,已經是筋疲力盡了。義軍居高臨下,早就準備好了大量的滾石和圓木,給官軍迎頭痛擊,宋軍大敗而回。

  古田數月不下,極大鼓舞了苗民的斗志,誠徽州九十團峒紛紛加入,反抗朝廷的昏庸統治,義軍人數增加到了數萬人,占據的土地越來越多。

  義軍乘勢追擊,殺到了武岡縣城,攻破了衙門,打開官府的糧倉,發放糧食給苗民,并鎮壓了一批土豪惡霸。

  遠在汴梁的皇帝慌了,道:“莫非傳說中的真龍又要在古田現身不成?換朝不換將,難道說的就是此事?還說趙家天子萬萬年,扯淡!”遂下詔,令廣西、湖北、湖南三路宋軍進入城步寨,協助郭逵鎮壓起義。

  郭逵從各處調集了大批火炮和火銃、火箭、火球等武器,組成一支火器特種部隊,領兵兩萬,將武岡城圍得像鐵通一般,城內的義軍插翅難逃了。

  在古田的楊昌晉,得知5000義軍被圍困在縣城,兒子楊晟天也在城內,心急如焚,親領兵2萬余,全速向北行進,救援武岡城,而對郭逵的神秘部隊卻一無所知。

  宋軍分兵一萬,攜帶了火器,埋伏在兩江溪谷的走廊地段等險要的隘口,張開口袋等義軍鉆進來。宋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數十門火炮拉上了山,藏在樹叢深處,黑洞洞的炮口均已調好位置。

無線電子書    榮華路之我不為刀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