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這一位嶺南來的公子似乎目的不純。”
當送走了馮智戴之后,來福眼眸帶著一絲警惕在自家老爺身邊說道。
因為跟隨舒安幾十年的緣故,哪怕是來福看人也都有一套,所以不由提醒自家老爺。
“無妨,無非是想要借助影響力,讓其父能夠安心駐守嶺南。”
“人言可畏,可以說得就是如此,各州的上諫,想必讓馮盎驚出一身冷汗吧。”
“甚至皇宮那一位都感覺這是事實了,所以想必馮盎這一次之后想必會留下一些人關注長安朝堂情況。”
“這一次若不是魏征的話,怕是馮盎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舒安眼眸閃爍輕聲說道,之前的他倒是沒有在意這件事情,不過在那一天看到嶺南的車隊之后則時候想起這件事情。
隨后便了解一下,畢竟這個時代可沒有通訊,嶺南的消息到長安,哪怕是快馬加鞭也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所以李世民懷疑是有道理的,自然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至于馮智戴倒算是一個人物吧,至于他的言語舒安倒是沒有信任,這一位青年還是有一些稚嫩了。
若是第一天進入長安就來拜訪的話,那么舒安還信個七分,現在的話最多三分都不到。
或許馮盎對他確實有過推崇,但能夠在混亂之中崛起,雄踞嶺南幾年的時間又怎么會簡單。
當然不信歸不信,這生意還是需要做的,所以舒安倒是不介意假裝相信一下。
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馮盎值得信任,歷史之上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舒安才敢給馮盎背書,不過想必此趟馮盎應該花費了不少錢財,送了不少禮物吧。
不用多想舒安都知曉馮智戴這兩天應該在朝中的王公大臣府邸之間奔波。
有時候名聲也是財富的阻礙,因為他淡泊名利的關系,似乎導致他錯過一筆不錯的財富。
“倒是可惜了。”
舒安想到這里不由暗暗道,誰也不會嫌棄錢多,特別接下來救濟可是要花費不少錢財。
若非是這幾十年積攢下不少家底的話,怕是這一輪下去都不夠,不過這一次能夠救下多少人,就代表他能得到多少的回報。
長安酒樓 因為馮智戴進入長安的原因,加上拜訪各位大臣的緣故,所以哪怕勛貴子弟都在議論紛紛這件事情。
特別隨著馮智戴從安玄公求取一副字之后更是引起了一陣轟動。
用錢財求取,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畢竟這可是安玄公,還有有人看見馮智戴進入舒府并未帶什么東西。
畢竟因為舒門十問的關系,所以諸多士子都在舒府門口不遠處,自然是看見了馮智戴。
有了這樣的證據便率先排除了錢財的可能性,那么馮智戴又是用什么方法求取這一副字。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整個長安的勛貴以及世家好奇,此時處于宮中的李世民同樣好奇。
“這可不像自己這一位岳父的性格。”
哪怕是李世民都不由輕聲呢喃道,對于這一位嶺南而來的馮智戴他怎么可能不關注。
整個長安都在百騎掌控之中,自然同樣不會錯過這一位,這兩天馮智戴都被這一位帝王看在眼中。
“看來嶺南倒是帶來了不少財富。”
李世民看著手中的一份單據不由有一些吃味說道,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收了不少。
這自然是讓李世民不滿了,此風不可漲,似乎只有幾位拒收了嶺南的禮物。
至于這一位岳父的話則看不透了,沒有收取嶺南的任何禮物,然而竟然還給人寫了一副字。
不過李世民雖然好奇但并沒有太多關注,因為則是在想對于嶺南的處理。
“既然馮盎無反意的話,那么讓他既然在嶺南又有何妨。”
李世民最后輕聲呢喃道,事實之上之前派往嶺南的使者就有百騎的人。
對于嶺南的情況自然清楚,馮盎此時在和俚僚人酋帥競爭,所以導致許久沒有入朝。
“正好借助敲打一些人,連朕的利益都敢碰。”
這一位帝王很快就想起了另外的一件事情了,那就是茶樓的收益。
馮智戴雖然從嶺南帶來了不少貢品,但對于李世民而言只是短暫,茶樓才是長久收益。
“這一些茶樓背后這一些人查清楚了么,想必不少后臺怕是不小。”
哪怕李世民還沒有看過這一些茶樓的情況,但也知曉這一些人背后的貓膩。
“陛下,已經調查清楚了。”
李君羨在一旁恭敬道,隨后將一份名單遞了上去。
“駙馬都尉,員外郎,大理司直.....”
看著這一名單,哪怕是李世民面色一陣陰晴變化,最后從名單之上劃去了幾個名字,留下了兩三人。
這一次嶺南送禮幾乎在長安的百官可都有收到一份,就拿這幾人開刀了,至于更深層的原因他自然不會說。
......
李世民的想法舒安并不知曉,此時他先是派人和馮智戴達成了合作,以20文每石的價格買了二十萬石。
平均下來一斗米只要2文錢,是現在長安米價的一半,不過付出的價格便是四十萬貫的價格,加上路上的運費,至少要將近五十萬貫。
這幾乎掏光了舒安多年的積蓄,哪怕是舒安都有一些肉疼,若非產業還在的話,加上沒有戰亂每一年能提供幾萬貫收入,怕是要喝西北風了。
在糾結一陣子之后,舒安便想開了,畢竟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夠用就好。
舒安馬上又將注意力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了,算一算日子的話,冬至快要到了。
若是放在后世冬至并不算什么,但是在這個時代冬至可是一個不小的節日。
“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冬至似乎有祭天之禮。”
舒安輕聲呢喃道,后世的時候甚至為了重現唐代皇家頂級禮制,延續中華傳統文化,每年都有冬至祭天禮。
當然一想到冬至的話,舒安自然是難免想起了湯圓和餃子了,北方冬至吃餃子,而南方則是湯圓。
餃子這個時代倒是有,不過湯圓起源是在宋朝自然沒有了,雖然沒有但不代表不能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