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七十三章 量子力學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星辰大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接下來的幾天,吳斌就仿佛成為了裴佳敏家里的一個“固有景點。”

  他總是往那客廳沙發那一坐就是一整天,除了吃飯和向剛回家的裴振華他們打招呼外,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座雕像。

  顧佳琪曾躡手躡腳的走到吳斌旁邊看一眼,但很快就被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英文和大量不知名符號給震退了。

  “吳斌,準備吃飯了。”剛把湯端到桌子上的呂妙梅朝著吳斌喊道。

  “阿姨你們先吃好了,我還有點驗算要做。”吳斌停下手中的筆帶著些抱歉的看向呂妙梅。

  “好,那我夾幾塊肉放在蒸鍋里,幫你熱著。”

  “謝謝阿姨。”吳斌點點頭,繼續看向電腦。

  “敏敏姐,把餐巾紙遞給我一下。”剛吃了一塊走油肉的顧佳琪對裴佳敏說道,但聲音卻是小到裴佳敏根本聽不清。

  “什么?”裴佳敏問。

  “餐巾紙”顧佳琪一邊繼續用極小的聲音說一邊指向桌角的紙盒。

  “哦喲…”裴佳敏聽完無奈的看了她一眼,并抽出兩張餐巾紙遞向她說:“你要不要這么浮夸啊?”

  “我怕影響到吳斌哥的研究,成為人類史上的罪人。”顧佳琪的說話聲依舊小聲。

  呂妙梅聽完忍不住戳了一下顧佳琪的額頭,“鬼靈精,就知道人來瘋,好好說話。”

  “我是說真的嘛…”顧佳琪委屈的用筷子戳了戳碗里的飯,“他看的東西讓我懷疑自己根本沒有上過學。”

  “等你上也上了大學就能看懂啦。”一旁的裴振華笑著說。

  “真的嗎?”顧佳琪說完看向裴佳敏,“姐你能看懂嗎?”

  裴佳敏自然不想回答她,只是向她展露了一個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偷笑兩聲的顧佳琪又看了眼吳斌,發現他的神情一如既往的專注,仿佛和他們這邊的世界隔斷一般。

  ‘大概這就是學霸吧…’

  此時正驗算著公式的吳斌突然感到大腿處震動了一下,于是便將手機給掏了出來,看了眼來電顯示人是李巖之后便按下了通話鍵。

  “咋了?”

  “周日下午有場潘教授的講座,要不要去聽?”

  “潘教授?哪個潘…嗯!?難道是潘建偉教授!?”

  吳斌突然激動的聲音把隔壁吃飯的一桌人都嚇了一跳,紛紛看向他這邊。

  朝著裴佳敏他們露出一個抱歉的微笑后,吳斌繼續聽聽話那邊的李巖說。

  “是啊,周日有個墨子沙龍,報名就能去。”

  “是關于什么的講座?”

  “公益科普類的,不會講太深,不過我覺得應該會很有意思。”

  “去去去,必須去,現在還能報到名嗎!?”

  “你急個啥,這是科普講座啊老哥,又不是演唱會,還能一票難求不成?行了,已經報上名了,周日我來接你?”

  “不用麻煩了,我自己去就好。”

  “客氣啥,反正順路,那周日見,拜”

  掛掉電話,吳斌在心里感慨了句這家伙還真強勢之后便繼續準備做他的驗算。

  “吳斌哥,潘建偉教授是誰啊?難得看你情緒這么激動。”這時沒忍住好奇心的顧佳琪的走過來問。

  要說潘建偉,這也是國內一位“飽受爭議”的頂級科學家。

  在他歸國不久后,方舟子就以一篇《潘建偉是騙子的嚴密證明》的文章將他給推到了公眾視野中。

  而他抨擊的是什么呢?自然就是潘建偉教授的研究領域,量子信息。

  首先何為量子?簡單來說它就是“離散變化的最小單元”,比如你登臺階時,只能上一個臺階,腿長一點的能上三個,四個,但你不可能上半個臺階,這就是離散的感覺,而量子就在微觀世界中扮演著臺階這個角色。

  如何來準確的描述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理論,就是量子力學。

  目前量子力學為人類做了哪些貢獻呢?

  非常多。

  因為宏觀物質的性質是由微觀結構決定的。

  就比如同樣是一塊玻璃,有的一摔就碎,但有的卻可以防彈,這就是改變了它的微觀結構所產生的變化。

  在1900年,普朗克研究“黑體輻射”問題時,第一次發現必須把某個物理量當作離散變化的,在黑體輻射中這個物理量是輻射攜帶的能量這個基礎之后。

  愛因斯坦、波爾、德布羅意等人都先后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概念,慢慢的就形成了量子力學龐大的應用范圍。

  期間有個讓許多吃瓜群眾誤解的真相就是,愛因斯坦其實是因為在解釋光電效應時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得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不是大眾所熟知的相對論。

  再之后,海森堡和薛定諤又進一步強化了量子力學,這兩人一個先用矩陣的數學語言給出了一套能夠精確描述任何微觀現象的理論,一個用微分方程的數學語言又給出了另一套理論,并且很快證明這兩個人的兩種理論是等價的。

  從那以后,人類就算是闖入了這個神秘的微觀世界,并創造出了大量可以被稱為奇跡的事物。

  因為量子力學為人類解釋了導電性、導熱性、硬度、超導、超流等一系列日常中可以見到的多種物理現象,所以后來現代社會的技術成就,幾乎都和量子力學有關系。

  而要初步了解潘建偉教授研究的量子信息是什么,你就得知道量子力學的框架,其中包括了疊加,測量以及糾纏。

  而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對量子態的變換。

  這些概念對人類來說全都充滿了神秘感。

  首先比特是計算機科學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一個有且僅有兩個可能的狀態,也就是0和1的體系。

  這就像拋硬幣,結果不是正面,就是方面。

  這時量子力學中的第一個神秘概念,“疊加原理”就登場了。

  它表述的概念是如果兩個狀態是一個體系允許出現的狀態,那么它們的任意線性疊加也是這個體系允許出現的狀態。

  著名的“薛定諤的貓”實驗就是說的這種現象。

  指的是箱中的貓處于死與活的“疊加”狀態,必須要等到打開箱子看一眼貓才能決定它的生死。

  這就是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的事情,除非你進行觀測,否則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星辰大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